她唱着:“雨绵绵情依依,多少故事在心里,烟雨蒙蒙唱扬州,百年巧合话惊奇。”
她唱着:“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四月,我是听着她的歌声,遇见扬州、遇见另一个江南的。
对扬州的初印象,是少女时代看的一部爱情剧,叫《上错花轿嫁对郎》。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扬州。当年,对于生活在中原大地的我,看到烟雨蒙蒙,看到亭台楼榭,看到碧波如烟,心中总是期待,想要去看一看这美丽的风景。
其实,这些年在苏州,这里亦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那些扬州有的,在苏州也都寻得到。可到底对扬州有情结,念叨了许久,还是踏上了旅途。
从苏州坐巴士到达扬州两个多小时,沿途有农田、有屋舍、有水溪,还有鸭、鹅。车窗外,风景一点点地倒退,四月的江南,褪去三月的万花芬芳,换上初夏的明媚。在扬州西站下了车,出站,马路两边的绿化林木,葱葱郁郁,让人的心情也跟着明快起来。
果然不负期待,一入扬州城,就被一城的绿震撼着。一座像森林的城——这是我对扬州的第一印象。
瘦西湖,思念总比西湖瘦
到了扬州,瘦西湖总是要去的。瘦西湖原叫保障湖,其实,我觉得瘦西湖好听。就这一个“瘦”字,便有道不尽的风情。何况,西湖,总比保障湖好听吧,再加上“瘦”字,要多江南就有多江南,要多诗意就有多诗意。总之,就是这个“瘦”字,让这片湖水有了风骨,有了灵魂。
这名字源于清乾隆年间钱塘诗人的一首诗。当年,钱塘诗人汪沆慕名而来扬州,看过扬州美景之后,就秀口一吐,赋诗一首:“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整首诗我读完,最后那句瘦西湖是真的妙。诗人把扬州的“保障湖”与自己家乡的“西湖”作比较,可见这湖的风景有多美。
瘦西湖景区的景点很多,如果来扬州,瘦西湖至少要游玩三到五个小时,否则是很难全部看完的。这么多的景点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桥、长堤春柳、万花园、盆景园等。
走进景区,先是被一条瘦瘦小小的湖水打动。湖水真绿呀,夹岸的迎春花,只剩下寥寥数朵,但它那垂下的枝条,映在水中,那样婀娜,杨柳依依,午后的风轻轻吹着,好一派江南风景。
有小船缓缓驶来,在湖中悠然自得。走过小桥,一株盛开得极好的紫藤花,清淡素雅。也许是因为水吧,那紫藤颜色格外鲜亮,有紫藤的花垂落到湖边的石上,每走一步,都是一处风景。
一镇,一院,一盏茶,一抹时光,这样的好,是静,亦是寂。与生活握手言和的人,从来都不怕寂寞,因为他们懂得,繁华终归会散去,清净才是长情。
因为水,花更明媚;因为花,水更清澈。还因为四月的绿,让一切都显得那般恰到好处。微风路过的每一处,都有温柔停留。
琼花是扬州市花,韩琦有诗“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来赞美琼花,在瘦西湖风景区内琼花非常多。四月中旬,琼花都开好了呀。那片片雪白、瓣瓣圣洁的花儿,置身花下,宛若撞见一场浪漫纯净的爱情。
说起琼花与扬州,就不得不提隋炀帝杨广。据说隋炀帝三下扬州,就为了看琼花。但琼花有着洁身自好、不屈权贵的品质,这隋炀帝就三次都失望而归。关于隋炀帝到扬州,是否真为琼花而去,并无正史记载,不过《隋唐演义》中有“看琼花乐尽隋终,殉死节香销烈见”的描述。
我喜欢琼花,是因它清白无瑕的花色,朴素自然的花形。稍不留神,就被这小小的花朵吸引,一侧湖水,琼花伴着湖水开;一侧绿植,琼花也对着绿植开。人走在小道上,与花同在,淡淡的植物香在空气中流动着,慢慢地送往每个旅人的鼻尖,深深吸一口,心也跟着生长出清幽的香。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名叫《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首诗的意境真美,我突然想起苏州的枫桥。大多数人知道枫桥和寒山寺,是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传唱至今,很入人心。我知道二十四桥,则是因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所以,诗,是很美的存在。古诗,更是美到惊人。
关于二十四桥,有很美的故事。起初读杜牧的这首诗,我以为是二十四座桥相连,但《扬州画舫录》中说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扬州鼓吹词》中又有“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其实,这样来讲的话,倒是与杜牧的诗比较吻合。
今日,在瘦西湖,五亭桥西边的景区,是为广大外地游客所熟知的二十四桥。景区内主建筑熙春台东面有杜牧的诗碑,刻着《寄扬州韩绰判官》。这又让我想起枫桥景区,亦有《枫桥夜泊》在。现代人总爱把古人对这个地方的赞誉拿出来,不过,我觉得这样蛮好,至少,我们还未忘记诗的美。
万花会,以花为媒
扬州万花会在每年的4月8日到5月8日举行,瘦西湖景区内,我们很巧地遇上了这场以花为媒的约会。自宋代起,扬州就有“万花会”的活动。大好春光,再慵懒的人,都该走出去,与花花草草们恋爱,与自然风景相遇。
各种各样的郁金香,争相开放,还有专门布置的盆栽花卉。走过那一条“花道”,淡淡清香混杂在风中,精巧的布局设计,错落有致的景观,真是步步生香。
盆景小世界
扬派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站在扬派盆景博物馆门口,就能感受到它如诗如画的江南美。走进去,先是室内展馆,枯木、花卉组合在一起的艺术美,简直太震撼人的眼睛。扬派盆景最显著的特点是融“诗、书、画、技”为一体,宛若一幅清雅的中国画,有着“清秀、古雅、飘逸、写意”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
每一盆盆景,都蕴含着中国古典生活美,简单、秀雅。
室外展示馆,更像是个盆景园林。小小的盆景在白墙的映衬下,很古意。还有江南风情的窗,每走一步都好像步入画境中。盆景园内,有拿着水管浇花的园艺人,他穿着靛蓝色的衣,水管在他的手中仿佛一根魔法棒,一会儿工夫,一盆盆盆景上就水珠涟涟。正是午后,阳光温柔而浪漫,水珠挂在老枝上,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
做个园艺人,真好。日日与草木为伴,那些被他呵护过的草木,虽无声,却情深。园艺人安静、沉默,有许多话,说给植物去听吧。这样的感觉,有绵长、恒远的浪漫。
我用相机为园艺人拍下了几张劳作的画面,回来翻看的时候,心里隐隐的感动,为这样的静好人生。
杉树,美人树
我很喜欢杉树,高大笔直,形状也极好看。记得去年在绍兴的云杉驿,院内就植有许多杉树,漆黑的夜晚,明月挂在树梢,杉树静默无言,心安的感觉在心头油然而生。
从瘦西湖北门出来,对面是观音山,中间的路两旁竟种满了杉树。
北门往东关街去的路上,车子好像行驶在森林中,又如田园水彩画般浪漫。一座大量种植杉树的小城,我喜欢。杉树从树根到树梢,呈现伞状,而且又瘦长,如美人。这个季节的杉树,叶子又嫩又绿,抬眼之处皆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即使你有再多烦恼,都会被这一路的绿清洗,心会跟着杉树,一路清宁。
这一刻,我竟无法用语言表达想要告诉你的美,如果有机会,就来扬州吧,看看这一路的杉树,是怎样的静好。植物虽沉默,却有着强大的精神。要不然,那杉树如何挺立路旁,直插云霄!所以,人类得向植物学习。
我知道,你的生活一定会有困惑,毕竟,这不是梦里桃源。你有复杂的人情世故,等着;你有老板急着要的报表,等着;你有孩子的奶粉钱,等着;你有家人的一日三餐,等着;你还有年迈的父母,等着。可你在等什么呢?你也有你的梦等着你!
把生活交给生活,你只管去爱它就行。像一株杉树那样,努力向上生长吧。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行走、不断寻找,从故乡到江南,乡情成为珍藏的美好,远方又成为追逐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