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留给我一首歌(1 / 1)

风吹着你的衣衫/我看见/你笑得眯成一条线的眼/时光坐在我的对岸/向我挥着手/说好久不见/再遇见那个夏天/我抱着吉他轻轻弹/盼望着夏天、盼望着假期、盼望着老屋门前/再听你唱起/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小宝贝睡着了

林婉清坐在七月的风中,唱起这首歌。风温柔地撩拨着她瀑布般的长发,空气里有若有似无的草木香,很淡很淡。歌声被风吹到天边,直到消失不见。她仰起头,望着大朵大朵棉花糖似的云朵,流动着藏入蓝天之中。

距离外婆离开人间,已经整整十年。

她的脑海里,浮现出外婆瘦小的身影。这首歌名字叫《1998年的夏天》,是林婉清自己作词、谱曲的歌,写给她的外婆。

“外婆,你看你看,天上好多小星星呀!”1998年的夏天,某个夜晚,刚刚入暑,在地图上都找不到位置的一座小村庄里,林婉清和外婆躺在院儿里的竹**,愉快地说着话。四周是青蛙呱呱的叫声,还夹杂着蝈蝈的唧唧声。外婆捏了捏她的小脸蛋,温柔地说:“清清,星星是思念。”

林婉清不懂,问为什么。外婆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地上人对亲人的思念。”林婉清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

小村位于河南中部,没有青山绿水。抬眼望去,春天,是辽阔无边的麦田;夏天,是正在拔节生长的玉米苗;秋天最有趣,小村的人忙忙碌碌,却不觉得辛苦,因为那是收获的季节。林婉清最不喜欢冬天,因为她喜欢的大树落了叶,光秃秃的,天气又冷又干,像被人类遗忘那般,毫无生机。

她枕着夏夜,安心入梦。梦里,她看到外婆望着天上那颗最亮的星发呆。外婆,在思念外公吧。

01

1998年,再回首,仿佛未曾走远,但细数流年,却已相隔二十余年。那一年,她八岁,读小学二年级,盼望着夏天,盼望着暑假。

林婉清是家里的二女儿,读小学之前,她是在外婆家长大的。那时,婉清的奶奶想要男孩,所以,在婉清姐姐三岁的时候,婉清出生,只是,很可惜,没有如奶奶的愿,她仍旧是女孩。

婉清的爸爸妈妈比较明理,所以,她的童年并没有因为奶奶的老思想而有阴影。然而,刚出生的她没有办法上户口,于是被寄养在外婆家。外婆家在距离她家二十公里的小村,那条去往外婆家的田间小路,她闭着眼睛,都能认得。

外婆很爱很爱这个粉雕玉琢的外孙女。一角钱四个的糖果,外婆一个都舍不得吃。她看着婉清吃完一个后奶声奶气地说:“外婆,糖。”再拿出另一个,剥开,送到婉清的小嘴里。女儿拿来的水果,她放在那个老式橱柜里,给婉清留着……

婉清在外婆的呵护下渐渐长大,会说话了,会走路了,会跑跑跳跳了,一晃眼,要上学了呀。

终于有了户口,是五岁那年。林婉清被爸爸妈妈接回家里,同年九月,她入学,读育红班。

那是个春天,外婆站在老屋门前,日光明亮,风温柔,这个孤独的老人,看着婉清远去,不停地挥手,挥手……直至小小的婉清,消失在无尽的田野。

02

爸爸妈妈很疼爱婉清,在家里,还有个大婉清三岁的姐姐也护佑着她。小小的孩子,不懂爱与珍惜,只是顺着大人的意,一天天地过着。外婆家,成了走亲戚时去的地方,与外婆的点滴喜乐,亦不过是平常的祖孙情,没有深深的思念和不舍。

长大后,婉清想起外婆。多少个黄昏日暮,那个孤独的老人,心里都住着想念吧。

外婆三十五岁那年,外公去世,她独自拉扯三个女儿长大,各自成家,女儿的孩子,唯有婉清,从小与她最亲。

婉清的到来,是这个孤独的老人最珍惜的好。如今,这小小丫头亦要回到她的生活中去,朝夕相伴的时光,如那个挥手不舍的春天,远去,远去……婉清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后,陪在这个老人身边的只有那座布满光阴的老屋和那只沉默的猫咪。

03

1998年夏天,婉清放暑假,跟随妈妈去外婆家。那天中午,外婆做了许多好菜,都是幼年时,婉清在外婆家爱吃的。

下午要回家的时候,外婆说:“清清住几天吧。”妈妈看向婉清。“院儿里的梨子快熟了,这些天还有些涩,住下来再等几天就可以吃了。”外婆又说。婉清听到梨子,开心地点点头。

八岁的婉清,六十五岁的外婆,还有一只猫咪,是那个夏天里最纯粹的记忆。

夏天的日光很长。天气晴好的时候,六七点太阳才缓缓西下,余晖落在老屋的薄瓦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光。外婆在夕阳下烧火做饭,林婉清一会儿跑到外婆的身边,帮外婆添几根柴火,一会儿跑到院儿里,抱着猫咪独自玩耍。

两个月的暑假,林婉清在外婆家住了一个多月。

妈妈回家后,日常琐事让她想不起来去接婉清回家,而婉清自小就没心没肺,亦不想念。

04

外婆是个优雅又美丽的老人,她懂一草一木的情分,珍惜土地与光阴。

外婆的家不大,但很诗意。堂屋通往褐色木质大门,铺着一条青石砖小路,小路一侧,是一个种着许多应季蔬菜和花儿的小园子,另一侧种了两棵梨树,一棵结褐色皮梨子,一棵结绿色皮梨子,梨树旁边,是一个小小的灶火。

外婆摘了园子里的黄瓜和西红柿,用白糖凉拌西红柿,黄瓜用清水洗了,可以直接咬着吃,林婉清跑跑跳跳到那个老式橱柜前,踮起脚尖,拿一根刚清洗过的黄瓜,“嘎巴嘎巴”地咬起来,黄瓜的淡淡清香,让夏季的清晨变得清甜。

林婉清喜欢吃糖拌西红柿,既可以是一道菜,还可以当小吃。九十年代,这就是难得的美味。

外婆种了许多月季,这种月月开花的植物,让农家小院儿四季芬芳。月季颜色极多,奶白色、水红色、紫红色,还有橙黄色和柠檬黄。婉清最喜欢摘一小朵,用玻璃瓶子装满清水养着。小屋里因为这朵月季,芬芳满堂。

林婉清在外婆家“沉醉不知归期”。1998年的夏,成了记忆里珍惜的美好。

05

一朵花,结了花苞,盛开,最后凋零。人生,就是一朵花的红尘历经。

林婉清小学毕业了,中学毕业了,要上大学了。外婆越来越沉默,小院儿里的蔬菜和花木,再不见丰韵的模样,变得荒凉、落寞。后来,外婆连从堂屋走到小院儿,都需要拐杖的辅助。母亲把外婆接到家里照顾,但外婆已不记得身边的人和事,每天坐在家里,像个空气人,更加沉默和孤独。

2008年,林婉清十八岁,考入省内一所艺术院校。外婆七十五岁,平静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匆匆忙忙赶到家,林婉清看到躺在**的外婆,面容祥和,仿佛睡着了那般。那一刻,她的眼泪无声无息地落下来,湿了脸颊。人到心空的时候,是不会号啕大哭的,只会无声,就连落泪都不惊天动地,好像一株草木,静默、无言,但是慈悲、平和。

栀子花开,栀子花落,过去的终究只能是过去,但我相信,生活的每一步安排都是精彩的,走过的路是不会重来的记忆,未知的路是踏步向前追寻的美好。

外婆的墓地,在小村外的田地间。妈妈在四周种了柏树,外婆一生与田园为伴,生生世世与田园为伴,她与外公合葬在一起,年年岁岁,永不分离,守着一方田地,自在耕耘,静默欢喜。

06

时光,带走了青春年少,但会留下拥有过的美好。

林婉清大学毕业,工作,旅行,发生了太多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那个贫瘠又富足的年代。1998年的夏天,外婆说:“清清住几天吧,院儿里的梨子快熟了,这些天还有些涩,住下来再等几天就可以吃了。”

天上的月,清清凉凉,安静无声,星星眨巴着眼睛。一个孤独的老人,一个天真的孩童,还有一只猫咪、一缕花香、一座老屋、一寸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