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年前,她像李宗盛歌词里写的那样: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
她曾奋不顾身地爱过一个人。高中三年的暗恋,甜蜜却也酸涩。她像揣着一个遥远的梦,不敢触及又渴望靠近,只能默默地关注着他,爱得沉默,爱得执着。
清晨七点多钟,他会路过柳枝巷,在巷口的那家小卖部买牛奶和面包。傍晚五点多钟,他会再次路过柳枝巷,骑着单车,蓝白色校服在风中忽闪而过。
……
她把关于他的日常都写进了日记,小本子明白她的情深,可他却不懂她的心事。
高中的毕业晚会上,她喝了酒,有些微醺。路过他身边时,她在擦身的刹那轻声说了一句:“我喜欢你。”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见。聚会上太嘈杂,酒杯碰撞声、告别声,声声入耳。
02
她填了与他相同的志愿,去了本省的一所师范学校。其实,她本可以选择自己热爱的音乐学院,继续学习钢琴。她从五岁开始就一直与钢琴为伴,她曾经的梦想就是考上音乐学院。可是,遇见他之后,她的梦想就变成了与他执手。
开学那天,她给他打电话,说:“我们一起走吧。”他答:“好的。”
整个班级,只有他们两个人选择了这所师范院校。作为老同学,总归要相互有个照应。她慢慢地与他熟络起来,而他,似乎并不讨厌她。
爱情在大学里遍地开花,不是没有人给她写情书、向她表白,只是,她把那些情书撕碎,都丢到了风中。因为她的心早已给了他,从十六岁他们遇见的那天开始。那是高一新生报到的日子,她站在他的身后。不知道是因为那天的阳光刚好,还是那天他穿的白衬衫耀眼,她抬起头,仿佛看见一束明亮的光,细碎、轻盈、温暖。
03
秋去冬来,她学着宿舍里的姑娘,在学校门口的精品屋买了毛线,一针一针地编织自己的爱情。她把织好的围巾缠上丝带,系上蝴蝶结,递给他。
冬月二十,是他的生日。
“喏,给你织的,戴上试试行不行。”她低着头,小声说道,“第一次织,还不太精致呢。”
冬月,小城下了雪,雪花飘飘洒洒,落在她的长睫毛上,落在校园里昏黄的路灯上。他接过她手中的围巾,说:“你帮我戴上吧。”
她错愕,以为自己听错了,呆呆地站在雪中一动不动,样子又傻又乖。
“你帮我戴上吧。”他又说了一遍。浑厚的声音在空气中凝结成一朵雪花,飘进她的耳朵。
她小心翼翼地为他戴上自己亲手织的围巾,又低下了头。她在他的面前总爱低头,仿佛应了张爱玲的那句爱情名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你喜欢我。”他的语气不是疑问,而是陈述,似乎也不需要她的回答。
“我们,在一起吧。”他又说了一次,依然是不容置疑的语气。
她抬起头。他的唇已经贴到了她的唇上,凉凉的,像雪花。
这段爱情里,她的痴,是注定了的。她想,从十六岁的暗恋开始,这爱情就注定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但是,爱情这东西,只有一个人是不够完美的。
大学四年,她的心始终炽热,为他,也为这份爱。而他,似乎只停留在最初的心动。在相爱的那几年里,他未曾辜负过她。只是,走到毕业的十字路口,无法确定的未来终究让两个人渐行渐远。她想过,毕业后他们就回到家乡,过平淡安稳的日子,两个人相守相伴,共度余生。她的每个计划里都有他,但他的每个计划里,她都只是过客。
毕业后,她独自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中学老师。而他选择了离开,杳无音信。七年的爱情,三年苦涩暗恋,四年甜蜜相伴,也许,这已经是上帝的慈悲吧。她没有歇斯底里地哭闹,也没有一蹶不振,只是,那曾经炽热的心,已然结了冰。
04
他离开的几年,她生活平静,如同原野上的一株野草,随着寒来暑往生长枯荣,没有起伏,没有波澜。
二十八岁那年,她在大学闺密的婚礼上遇见了青木。她是伴娘,他是伴郎。那天,她坐在台下,听着这对新人的海誓山盟,竟然落了泪。这些年,她心如止水,以为自己不会再为爱情动容。可是,真的面对其他人牵手宣誓的刹那,她还是悄悄地掉了眼泪。
闺密与如今的爱人,大学相识,毕业后共同奋斗,直到如今走入婚姻殿堂。读书的时候,他不是最帅的那个男生,而闺密是系里的系花,追求者络绎不绝,情书堆满了她的抽屉。
可是她却偏偏看上了并不帅气的他。在那个男生追求女生都疯狂送花、送精品小礼物的年代,唯有他,送了她一套《三毛全集》。他并没有准备很浪漫的表白,只是笨拙地说:“知道你喜欢看书,我就买了套《三毛全集》,希望你喜欢。生日快乐啊。”是的,这套书竟然是生日礼物。但就是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大学毕业,他们一起去北京打拼。开始时条件很艰苦,他们一起住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后来日子慢慢好些,他们从地下室搬到了隔断间。半年前,闺密和男友去安徽宏村旅行。两人被这里的风景迷住,那种原始的春耕秋收,让他们开始审视如今的生活。
从宏村回来,他们做了个决定,拿着准备在北京买房的积蓄,打包好行李,再次回到了宏村。他们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片山清水秀之地,开一家客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归自然的他们,每一天都是喜悦的。他们在客栈种了许多花草,养了两只猫咪。旅游旺季,他们在客栈忙碌着;淡季,他们把时光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旅行、写作、阅读,日子平淡又安稳。
几个月前,她收到闺密的喜帖。他们终于走向了爱的另一种形式:婚姻。于他们而言,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喜悦的延续。
她的脑海中回放着新娘与新郎的种种往事,又想起他,那个她暗恋三年,与之相爱四年,却与自己再无关联的男人。她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真爱是多么美好,只是,她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婚礼很热闹,她并没有注意到坐在旁边的青木。直到后来,青木才告诉她:“那天,我看着你望向红毯的眼睛,有一种让人爱怜又捉摸不透的蒙眬。”
她不胜酒力,不知是因为感动还是伤心,她竟然又喝了许多。是青木送她回的酒店,当她醒来,看见青木站在窗前。她惊讶地起身,青木转过头,问:“你醒了?”她点点头。原来,那个夜晚青木一直没有睡,守着她直到天亮。
四季轮回,又到了冬天。小城下了雪,青木手捧白百合,轻轻地说:“我们在一起吧。”咖啡店里的音乐太温馨,空气中仿佛都染上了温暖和爱意。她接过百合花,点头说“好”。
青木很懂生活,天气冷的时候会煲汤给她喝,暖胃又暖心。曾经,她是个不吃早餐的人,和青木在一起后,青木每天清晨都会变着花样为她做早餐。在这样的爱中,她又慢慢找回了爱人的能力。
小城的生活,缓慢又充满烟火气。他们会踏着夕阳的余晖,并肩走在菜市场,为两人的晚餐准备材料;他们会在春天来临时,一起种下她爱的花,期待满园芬芳;他们还会在风清月明的夜里,泡一壶淡茶,两人对坐,无言却深情。
有了爱,剩下的就是慢慢享受生活。
05
世间有许多爱,需要跋涉万水千山才能遇见。相爱时,用心用力去爱;道别时,转身释怀地离开。爱是两个人的懂得与付出,如果只有单方面在努力,那就像跷跷板,总有一边高一边低,找不到平衡。爱应像舒婷的诗中所写,以同样的姿态并肩站在一起,分担挫折与失意,共享美好和梦幻。两个人各有各的思想,坚强又独立,而不是一方完全依附于另一方,也不是单纯的狂热和痴迷。
你来了,我们一起看世界。你不来,相信你一定在来的路上。你走了,我会在心中把美好珍藏。你在身边,我会带着爱与你共同向前。
愿世间人,都能拥有爱,付出爱,得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