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要求的管理者更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部下(1 / 1)

不要过度追求完美

你是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的人吗?

对给部下安排工作时仔细说明具体的做法,即便部下出现很小的错误也要求对方改正的参与型管理者来说,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不去追求完美主义。

参与型管理者的完美主义会阻碍部下的成长,结果只会使管理者自己无法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你将一直以来都由自己制作的会议资料交给部下去做,当你看到部下提交上来的资料之后大吃一惊,资料的格式乱七八糟,还有许多错别字……

而你之前做的资料在每一个细节上都非常完美,读起来非常顺畅。

于是你将错误全都指了出来,让部下彻底修改。

部下会怎么想呢?

请你站在部下的立场上感受一下。

在接受工作的时候,上司就事无巨细地做出了许多指示,按照上司的要求完成资料后又被要求修改。

遇到这样的情况,任何人都难免会想:

“真是个斤斤计较的人。以后还是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好了,不要自作主张。”

这样部下就无法成长,结果就是你总也轻松不下来,团队也很难取得成果。

正确的做法是对部下说:“OK,但有些问题要下次注意。”

将工作交给部下去完成的话,就必须适当地放松要求。但这里说的放松要求并不等于没有要求,关键在于“适当”。

绝大多数的专门管理者都清楚这一点,所以不会去追究部下工作上的细节问题。十分精通现场业务的参与型管理者往往会不自觉地用部下的工作成果和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对比,对细节问题抓住不放。

尤其是性子比较急或者不好意思让部下反复修改的人,最终还是会选择自己做,认为自己做更好、更快。

上司放松要求,更能激发出部下的创造力

完美主义的参与型管理者如何才能做到放松要求呢?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性格上的问题,恐怕很难有所改变。当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难以改变的部分,但只要稍微改变对工作的思考方法,就能极大地缓解完美主义带来的问题。

最明显的就是对格式的要求。完美主义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追求完美的格式,但懂得放松要求的人则并不重视格式。

他们甚至认为追求格式属于无用功,只看重是否能够取得成果。

仍然以前文中提到的让部下完成会议资料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在给部下分配任务的时候,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做出指示,只要将条件告诉对方即可。

传达条件时,要明确区分必须完成的条件(Must条件)和虽然不是必须,但如果能够完成的话会锦上添花的条件(Want条件)。

首先传达Must条件。

·现状、为了打破现状而需要做的事情,以及这样做的结果

·为了能够定量把握行动造成的影响,需要进展度、覆盖率等数据

·定性信息

·检查是否存在错漏

·有不明白的地方找××先生确认

·后天上午10点之前做完并提交

然后传达Want条件。

·尽量总结到一张A4纸上

·尽量用逐条列举的格式整理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资料便于阅读

像这样将两个条件明确传达给部下,部下就会知道哪些部分是必须按照要求完成的,哪些部分可以自由发挥。

两天后,部下将完成的资料提交上来,你发现部下为了对状况进行说明而特意添加了照片。但这张照片破坏了资料的整体格式。

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部下拿回去重新修改。

因为格式并不属于Must条件。

“你专门加了照片进行说明,非常好。但下次加图片的时候,不要直接贴在资料里,可以用附件的形式来添加。”像这样对部下进行建议之后,这次的工作任务就算完成了。

这样做不会打击部下的工作热情,而且下次再交给他同样的工作任务时,他应该就能拿出更好的成果了。

只要重复这个过程,部下就能成长,而管理者自己也能够摆脱对完美主义的追求。

Point

不要事无巨细地做出指示,稍微放松要求,才能创建出强大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