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情绪是如何引发疾病的(1 / 1)

本章提示

情绪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虽然不比通过内分泌腺的严重,但是前者这类影响要更加常见而且不适感一点也不少。常见的情绪性神经表现就是肌肉紧缩现象;肌肉紧缩会产生疼痛,不管这块肌肉是在腿部还是在血管壁上抑或是在胃里。

所以,情绪会引起颈背、胃部、结肠、头皮、血管及骨骼肌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而产生疼痛。情绪引起的肌肉收缩可以导致类似溃疡、胆囊炎的疼痛,以及一般的头痛、偏头痛和许多临床症状。血管肌肉的收缩还可以导致神经性皮炎,几乎30%的皮肤病都属于神经性皮炎。有一种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胀气”,它实际上是小肠肌肉因情绪的作用而发生**。大多数打嗝则是因为胃部肌肉对情绪产生了反应。

情绪的表现是通过神经系统来作用于人体的。神经系统中与情绪有关的部分我们叫做自主神经系统。它不受人们意志的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枢纽叫做下丘脑,它同样也是脑垂体刺激的中心。在后面我们就能见识到,脑垂体这个表现情绪的媒介比自主神经系统还要强大。

肌肉紧张与痛感的产生

肌肉紧张是引起一般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们也都曾亲身经历过。**时的剧痛就说明肌肉疼痛是十分严重的。如果你将手握拳,不要太紧,但是请保持这个姿势,起先你不会感到疼痛,但是没过一会儿因握拳而收紧的肌肉就会开始隐隐作痛,并越来越强烈。

不良情绪通常表现为骨骼肌与内脏肌肉的收缩。如果这些能造成肌肉收缩的情绪持续了很长时间,或它们不断地机械重复的话,那肌肉就会开始作痛了。

情绪表现所牵扯的肌肉群通常是我们最常用的肌肉。例如,颈背肌肉。它的使用频率比任一块骨骼肌都要多。像颈背肌肉这样的肌肉群是强烈的情绪症状发生最频繁的地方。在抱怨自己头脑到颈背都在发疼的病人中,有85%是因为情绪引起了这些地方的肌肉收缩而产生了疼痛。这种疼痛的起因在多年之前就被一位明智的实践生理学家发现了,他第一个说:“我脖子痛的原因跟这个差不多。”这句话很是贴切。

如果你想证实一下情绪是如何让你颈背后的肌肉收紧的,那么请你今晚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坐下,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你就集中精力想想某些烦心的事。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肯定会觉得颈子有点僵硬,所以你开始扭动,伸展自己的脖颈,接着它很有可能就会开始疼了。

心真的能提到嗓子眼吗

生活中有人遇见紧张的事情时常常会发出惊叹说:“我害怕极了,心脏都到嗓子眼了。”

而比之更常见的是病人跟我说他的喉咙里有个肿块。自然,他们一直在担心自己是不是长了某种肿瘤。事实上,他们中95%的人都是因为情绪不快引起了食道上端的肌肉紧缩,于是就会有长了肿块的感觉。如果此时有人试着吞咽,他会在食道肌肉放松之前感到有一瞬间的停顿,就像是要窒息一样。接着他就更加确定自己的喉咙出了很严重的问题,他感到那个肿块更加烦人了。假如你的情绪改变,回到了正常的状态,就会发现那个肿块已经消失了。

与食道上端的肌肉相比,食道下端的肌肉在情绪显现的过程中并不常见,幸亏不常见。因为,当食道下端的肌肉收缩时,它们会惯性地维持这种“压缩”状态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星期,在此期间,食物甚至连水都无法进入胃中。如果这个时候再不对这样的病人采取措施的话,那他一定会慢慢饿死的。

只有一半的人真正得了胃溃疡

胃部是情绪表现作用最强烈的几个器官之一。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受到胃部的情绪活动。当你的生活一帆风顺时,你的胃口大开,这是因为此时的胃正在表现快乐的情绪。然而,当遇到不顺时,我们突然就觉得什么也吃不下。不过此刻要是从天而降一则喜讯,比如你远方某个不知名的叔叔给你留下了一百万财产,那你的胃口肯定就会立马恢复。

如果因为某种不良情绪造成了胃部肌肉收缩,我们就会感觉在腹部上端似乎有一个肿块;有些人说这是一块“石头”。

当胃部肌肉的紧缩程度加深时,疼痛便产生了,有时候会疼得非常厉害。这种疼痛感很像胃溃疡的那种疼。我们将在下一章看到情绪是怎么引起胃溃疡的,不过现在我们要说的并不是这个,而是肌肉疼痛。

来诊所抱怨说自己得了胃溃疡而疼痛的病人中只有一半是真的得了溃疡,剩下的一半不过是因为情绪引起的肌肉紧缩而造成的疼痛。

即使一个人得了胃溃疡,他疼的原因也并非溃疡而是因为挨近溃疡的那块肌肉在收缩。你若明白这点,你就能懂得为什么这两种疼痛这么相似了。不管是溃疡还是情绪引起的**,同样都是剧烈收缩的肌肉所引起的疼痛感,感受当然也是一样。

一些时日之前,我接待了一位杂货商病人,他的胃部出现了情绪性疼痛。与连锁商店的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就足以让他得这种病了。然而,这还不是这个可怜的人仅有的烦心事。我相信要是我娶了他老婆,那我一定也会像他一样。不过这还没完——他还有个处处惹是生非的儿子;惹得还不是一点点麻烦,而是数不清的麻烦。于是,既要为杂货店的生意烦心,又要为妻子与儿子分神,这位可怜的杂货商胃痛频繁发作。当然,有些时候某些健康顾问会说他得了溃疡。结果他真的感到了溃疡般的疼痛。然而无论他去了哪家医院,只要是清醒的医生都不认为他有溃疡。不过这并没让他的病情好转,反而加重了他的疼痛,因为他更加摸不清自己的病因了。

不过最后,他终于相信自己并没有得溃疡了。每年他都会去威斯康星州钓鱼,并保持着一年两次的频率。每次他只需抵达贝尔维尔(Belleville)即可,这座城镇位于他家北面25英里的地方。就是在那里,在贝尔维尔的大街上,他的疼痛消失了。直到两个星期之后,在他回家的途中,当他来到园格鲁夫山(Round Grove Hill)看到了家乡政府的大楼时,疼痛感才又再次袭来。

梅约诊所(Mayo clinic)有位有名的医师,他也是胃部那里疼痛难忍。他知道这种疼痛意味着什么,但是他说只要他在罗切斯特(Rochester)一天,只要他要为这些病人忙进忙出一天,只要他心有所系,他就会一直与这疼痛为伴。要想摆脱其实很简单,他只要登上火车前往维诺娜(Winona)——不,只要火车开到密西西比河的(Mississippi)桥中央时——疼痛便会消失,直到他乘车返回罗切斯特车站,看到窗外竖立的诊所大楼,疼痛才会回来。

为什么在桥中央时疼痛就会消失呢?他认为这是因为从这里开始,火车就已经离开明尼苏达(Minnesota)了,他从未喜欢过明尼苏达。

我的那位杂货商病人说他一直很憧憬贝尔维尔——也就是说,他一直想住在那里——所以他身在贝尔维尔的大街上那一刻是他这几个星期以来第一次觉得自己很幸福的时刻。就是在这里,他不再感到疼痛了。

结肠是情绪的镜子

同样地,小肠也可以产生**让人感觉疼痛。这种疼痛也的确发生过。小肠长达28英尺,位于胃部下方,其中结肠部分是最易发生**的地方。与其他器官相比,结肠就是情绪的显示器,它与情绪关系十分紧密。曾有一位费城(Philadelphia)的医生在几年前这样总结道:“结肠是心绪的镜子。当心绪不安时,结肠也会不安。”

情绪最引人注目的症状都是通过结肠来表现的。接下来我希望你们能集中注意。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体中,同样的情绪每次表现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他只要一焦虑颈背的肌肉就会收紧,那么每一次当他焦虑时这个部位的肌肉都会如此反应。

某些人,他们会因为某种相似的情绪引起结肠大概3英寸长的部分收缩,那么只要每次这种情绪出现时,都会是这个部分做出反应。

如果恰巧是腹部右上位的结肠部位发生了**,那么产生的疼痛感会很类似结石绞痛。50%出现典型“胆结石”症状的病人胆囊实际上并没有异常。他们的疼痛都是情绪不安所引起的结肠**或附近其他的肌肉**导致的。芝加哥的生理学家安德鲁·C. 艾薇医生(Dr. Andrew C. Ivy)曾证明过情绪引起的胆管口括约肌**所产生的疼痛并不比胆囊炎轻松。

胆囊炎也难逃情绪法网

大概每一个医生都曾将情绪性结肠**误认为成了胆囊问题。我承认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

我曾经去看过一个病人,她的症状和检查结果都显示她得了特别严重的胆囊结石。任何在那天看到她的医生都会给出相同的诊断。我给她“皮下注射”了三次,她的疼痛才得到缓解。然而我却没有注意到一个事实——这位病人唯一的儿子正在两天前收到了征兵通告。

她儿子离家参军的两天后,同样的疼痛感又不请自来了。这次的症状依然与胆囊病症十分接近。我再次给她皮下注射了三次。

第三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发病是在三个月后。就在发病两天前,她接到自己儿子已离开纽约奔赴海外战场的消息,而具体去了哪里她却不得而知。就病人当时的状况,她的病状非常严重所以我不得不把她转移到医院治疗。然而做了胆囊X光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她的胆囊没有任何问题。即使如此,我还是认为她的胆囊里长了结石,因为X光是照不到结石的。于是我建议手术将胆囊取出。我得到了病人的同意,胆囊被顺利移除了。

接下来几个月,病人状态一直不错。我觉得自己真是聪明绝顶。

然而疼痛又第四次出现了,这一次是在她的右上腹部,这一次并不是胆囊的原因。在此两天前,她接到消息说她的儿子在北非登陆了,报道称美国已在北非和德国开战。

第五次发病是在她得知儿子受伤的消息时。

后来,她儿子回家了,从此她就再也没犯过病。

这个教训让我铭记许久,于是在后来的诊断过程中我也经常告诉自己:治病千万不要只看表皮,千万要弄清病情是不是由于情绪引起的。

情绪性阑尾炎

如果情绪性结肠**发生在右下腹部,那么它就会与阑尾炎非常相像。

即使是再敏锐的医生也可能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在小孩子身上很难分清结肠**和阑尾炎。为了以防万一,医生会划开患者的腹部,但大多数时候都只能看到一个正常的阑尾和一堆剧烈紧缩得都发白的肠子。

有些人整条结肠都会产生**疼痛,相信我,这些人的生活都极其不幸福。

多年的研究证明,情绪会引发很多结肠病症,这些病症逐渐有了各种各样的名字,比如说“结肠**”,“应激性结肠”,“非典型溃疡性结肠炎”等等,这些全都是“情绪性结肠”的同义词。

有一种折磨叫“胀气”

人们最常抱怨的问题中就包括“胀气”或“腹胀”。他们会这样说道:“医生,我们吃下去的东西都变成气了。”“医生,我吃的东西都膨胀起来了。”或是“吃下去的东西变成气体之后,我感觉我的心里都胀满了。”有位病人甚至说她腹部的气“是她吃进去的食物转变的,这些气冲进她的胸腔,通过她的脖子,从她的耳朵中呼啸而出。”

然而在我们的消化过程中哪怕是一点点的气体都不会产生,每当听到这个事实时不论是这些病人还是我自己都觉得惊奇。我们胃里和肠子中的气体都是在我们进食时或咽口水时吞下去的。

当我们“胀气”或“腹胀”时,其实是我们小肠的一段或多段三英寸节产生了强度的收缩。由于这些部位收缩过度,守住了“门口”于是暂时任何东西都无法通过这里。这种收缩阻碍可能会持续几分钟,有时候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然而随着肠道的正常蠕动,肠内的**和气态物就会冲破这些阻碍,于是肠子也就随之膨胀起来了。因此当事人就会觉得这种伴随着**的膨胀或腹胀非常的不舒服。当**突然放慢后,膨胀的肠子内部的物质就会直直射出而发出咯咯的声响,我们都曾感受过,也经常能听到这种声音。当这种压力得到放松时,我们就会自言自语道:“啊,气终于出来了。”

我消化不良的朋友们呐,这就是所谓的胀气。在X光下,我见识过一个人的身体在同一时间内发生过18或20次这样的抽搐。相信我,他过得很不开心,而且这绝非他的想象。

我们将一组彩色照片放在了手术台上,给我们这些“胀气”患者观看。照片上是被剖开的腹部。这个腹部属于一个前科颇多的年轻人。由于某种医学原因,这次腹部手术中他只做了局部麻醉,所以只有他的腹部是没有感觉的。当腹部被剖开时,小肠和结肠全部呈现在我们眼前——它们都是正常的。

拍了第一张照片后,主刀医生对病人问道:“你最近有碰到过警察么?”虽然他很清楚警察就在医院门口等着这个病人出院。不到一分钟,病人的小肠就能看到明显的抽搐动作,接着小肠就开始膨胀了。然后拍第二张照片,主刀医生又问:“现在你觉得怎么样?”年轻人回答道:“我整个人都鼓起来了。”

这么多事例说明的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即使是明显的胃肠胀气,还是要考虑到精神的原因,情绪和你的胃肠挂钩在以前想来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可它确实存在着。

打嗝绝对是一种情绪疾病

打嗝跟胀气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胀气是在胃里。当然我不是指那种酒足饭饱之后像头健壮的野兽一样打嗝,而是很多心事重重或遇到压力的人打的那种令人十分尴尬的嗝。

我认识一个很优秀的公共演讲者,他在刚上台前十分钟的适应过程中一直在试图压抑打嗝的欲望,虽然很少能成功。但是一旦他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不再紧张后,他就不想打嗝了。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1942年接待的一个病人。这位悲惨兮兮的人基本上每隔30秒就会打一个嗝!不管是身在家中还是在教堂还是在我的办公室,他总是在打嗝。他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星期。相信我,他绝对想赶快摆脱这个噩梦!然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没什么效果。一位外科医生甚至建议他切断横膈膜神经来制止隔膜运动。

我们还是追问一下他的嗳气是怎么来的吧:1942年春,他卖掉了自己的农场买了一间面包店,这个领域他从未涉及过。你知道,1942年的时候,像糖、面粉、猪油这种面包房所需的配料的供给是严格定量的。这个可怜的人不仅面包店生意经营不善,对数学更是一知半解,很快他就在当地的供给委员会那里碰了壁,接着联邦调查员也涉入进来。后来,他唯一的希望——他的面包师也被一纸征兵书招去了战场。此时,他已是手足无措了。最后,这位可怜的面包店老板开始打嗝——换做你或我,很有可能也会如此。

很显然,治疗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卖掉他的面包店退出这场风波。当我们向他这样提议时,我在他脸上看到了笑容——这是自从我看到他以来的第一次。当交易达成后12个小时,他就不再打嗝,永远地痊愈了。整个人的状态也改变了不少。

这下我们知道了情绪在消化道中是如何体现了吧?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当你感到右腹部不舒服时,一定要试图改变一下情绪,让这种情绪体现到你的左腹部去,因为那里极少有疾病的发生。有人会说了:“我怎么可能让它转移过去呢?”当然了,这是我们不必要知道的,我们要做的只是改变情绪。

偏头痛:血管肌肉的情绪表现

目前我们只讨论了消化系统肌肉的情绪表现所产生的症状。然而,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也在被情绪影响着,尤其是器官壁上的肌肉,包括那些最细小的血管。血管最常见也是最明显的情绪反应就是脸红了。不过还有很多其他的反应。

在头颅外部和内部分布着中等大小的血管,它们对情绪的刺激最为敏感。若这些血管因情绪而收缩的话,病人就会感到头疼。有的头疼很一般,有的就要严重一些:如偏头痛。

85%的头疼症状都是由情绪引起的。在某些人身上,情绪动**和头疼的联系很容易察觉。但有的时候这种关系就没那么明显了。

情绪刺激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潜藏的麻烦,人们甚至自欺欺人,即使能说也不愿告诉他人。然而很多头疼症状背后的情绪很容易就能辨别。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病人患有很严重的偏头痛,她每次进城后都会头疼欲裂,在**躺上一天。她是个挑剔的家庭主妇。进城之前她都要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给孩子洗好澡穿好衣服,思量着自己要去城里干哪些事情,担心着怎么和城里人相处,因为她是个很害羞的人。她启程去城里的时候头疼便开始了,当她回到家中时,她就只能躺在**。解药其实很显然——不要进城。她也这么做了,当然只是偶尔不去——她有时是去看医生。她依然带着头疼回家了。

情绪引起的皮肤问题

然而血管的情绪表现还能发挥更值得注意的影响。

美国30%的皮肤病患者被皮肤科医生称为神经性皮肤炎。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染上神经性皮肤炎。血管分布在皮肤的第二层,当某种情绪发生时,这些血管就会持续地挤压变形。每当血管挤压时,一小点血清就会通过血管的薄皮喷出。就这样周而复始后,在皮肤组织内就会堆积相当一部分血清。起初,皮肤会开始变硬,接着变红。很快血清堆积到足够的程度时就会喷涌而出直达肌肤表面,所以有些人的皮肤会渗出**,有些人的死皮会脱落,有些人会觉得皮肤瘙痒,这些全都是神经性皮炎的成熟症状。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73岁的病人,得了十分严重的普通型神经性皮炎,已经好多年了。在他68岁之前他从没得过什么皮肤病。67岁时,他的第一任妻子去世了,68岁时他娶了他第二个妻子,跟他一样岁数。正当他们在外度蜜月时,他发现自己得了顽固性皮炎,回到家后,病状就变得十分严重了,于是他才来到医院就诊。住院一个星期后,他皮肤好转很多。然而他回家后很快又会悲剧重演的。

回到家里没多久,他的皮肤病又犯了,不过由于工作的原因,他还没来得及治疗就被派去到几百公里远的小镇上出差,在那里待了一周,他的皮炎症就痊愈了。回到家后,皮炎又一次造访,好在他不久又被派去到一个更远的地方出差,于是在外地一周后,生活又恢复了正常。回到家里,他的妻子恰好去外地照顾一个生病的亲戚,他一个人在家身体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不过当他的妻子再次回来时,皮炎症再次出现。个中奥妙,大家也都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吧。

我们问他:“你觉得你妻子在蜜月时表现得怎么样?”他的回答简直是脱口而出:“我发现她十分专横,控制欲很强。我真受不了!”然后我们找来他的妻子,跟她解释说是她造成了丈夫的皮炎。她不愿意相信,但也答应退一步海阔天空,试着温顺一些。她做到了,于是她丈夫的神经性皮炎就彻底痊愈了。虽然偶尔还会出现一丝皮炎的症状,但我们只要跟他妻子谈谈便没事了。

骨骼肌的情绪表现

我们在这章的一开始知道了颈部肌肉的收缩是如何导致大多数人脖痛的。

二战期间的有关研究显示所谓的肌肉风湿,又称肌纤维鞘炎或纤维组织炎,基本上都是情绪压力造成的。一战期间,战壕里有相当一部分士兵患了纤维组织炎。人们认为这是因为战壕里潮湿不堪及暴露的生活条件造成的。然而到了二战时,前线几乎有相同数量的士兵也染上了纤维组织炎。不论战场是在寒冷潮湿的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还是在酷热干燥的北非,得此病的人数都是一样的。

另外,有关调查发现纤维组织炎发生的频率随着士兵们从大本营转移至前线而稳步升高。最后结论得出:是情绪在作祟——当一个人被召集去做一件自己不想做却被施压去做的事时,这种情绪便产生了。

就当时那种情况,他不得不壮起胆子,于是造成了某些肌肉的萎缩——很有可能是肩胛带那块肌肉。当然,同样的事也会发生在平常人的生活中,这些人往往会碰到自己极力避免的境况。如果这种境况很危急并且持续时间很久的话,那么疼痛便产生了。

这类疼痛常常会出现在左胸肌上。当然右胸肌上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但是人们通常注意到的多是左胸肌的疼痛,而且随着疼痛的持续他会越发担心,越来越害怕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脏病。接下来他就会去看医生,然后医生会告诉他:“你的心脏出了点问题。”于是他就陷入了情绪性疾病反反复复的影响中,看的医生也越来越多。

纤维组织炎是人类产生疼痛十分常见的原因。大多数人总会在某个时候得过纤维组织炎,有些人却从未摆脱过它。我就恰巧属于后者;纤维组织炎已经伴随我很长时间了。当然这都是情绪引起的。每天我都必须要接待很多病人,多得已经超出了我的职责范围——要将他们都彻底地检查一遍就对身体和情绪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我经常会感到这里那里的疼痛,尤其是当某些特殊患者的家人怒气冲冲地堵在我回家的路上。

而当我出去度假时,我的纤维组织炎就没再犯过,当回到办公室之后,它就又出现了。比如说现在,我右肩膀的纤维组织炎就发作了——很严重,我甚至连一扇纱门都打不开。但关键是我知道我的疼痛是什么,导致它的原因是什么。所以我并不担心。

许多人,他们不是医生,于是就会十分担忧这种纤维组织炎。也许他们还在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或是什么严重的风湿病,他们害怕自己会残疾甚至瘫痪。不过这些跟事实都毫不沾边。

如果你还在为你的纤维组织炎担心,就请听我一句劝告:纤维组织炎只是个小毛病,它永远都不可能发展成为能够导致残废的疾病,除非你自己放弃了自己,否则,这种病是不会严重到让你成为一个无用的人的。你要时刻记得,这种病只不过是情绪引发的疾病,调整好了情绪,你就会发现其实它早就已经远离了你。

清醒认识情绪疾病

虽然有点跑题了,但我还是想让你们注意到这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没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你就准备长期与腹痛作挣扎吧。

在繁忙的一天中,我们若是停下工作自问:“哪里在疼?”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些疼痛点,也许是脚,也许是小腹。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就会突来一阵刺痛:也许是在大腿上,也许是前胸,这种痛十分厉害,甚至使我们在忙乱中突然停了下来。这样的疼痛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知道为什么,疼痛神经末梢就受到了刺激了,血管就剧烈收缩了,肌束就开始抽搐了。对于这种疼痛,有些人会比较敏感,这是因为他们的痛点比一般人要低。

纽约已故的E·利布曼医生(Dr E·Libman)是美国最伟大的医师之一,几年前,他宣布了一项发现:有些人更容易受到疼痛的折磨,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像孩子一样娇气,而只是纯粹地更容易感到疼痛而已。为了说明一个人对疼痛的敏感度能达到何种程度,利布曼医生还特别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试验中他对位于耳垂下方,颔角后方的茎状突施压。一个不敏感的人在此过程中是不会畏缩的,而一个对疼痛敏感的人会立即跳开,满脸苦相。

“一个对疼痛敏感的人就连肠道的正常蠕动也会让他觉得疼。”我将这句话突出出来是因为它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总觉得他们的腹部难受或疼痛。除非他们能认清自己是个敏感者,认识到自己腹痛的原因,要不然这些人一生都会活在病痛的梦魇下,成为这个国家内科医生的刀下人。

任何人,当他感觉到一种一般人每天都能感觉到的疼痛时,如果他将所有的注意力和意识都放到这种疼痛上,那他一定会对此铭心刻骨。想让这类小痛小痒更加剧烈,我们只需要对它集中注意。接着,痛感就会起变化,它变得越来越张扬,越来越强烈,最后让人难以忍受。

哪怕最微弱的疼痛,在紧张的状态下也会得到扩大或加重。经历虽千差万别,但是结论只有一个——在焦急的状态下,人的痛点会降低。我们所认为的痛痒或是在开心时就很容易忽略的感受都会在我们感到压力时大展身手。

这大概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在情绪不安时会觉得背部下方疼痛了。每个人都曾感到背部下方的疼痛。通常情况下,这块肌肉只会轻微的收缩一下然后产生很不易察觉的疼痛;但是当人感到不安时,痛点降低了,于是背部的疼痛感就会被无限放大。

在这一章,我们列出了一些情绪通过肌肉引起的常见的、有意思的症状。然而这种症状是不胜枚举的,我们身体中的肌肉,器官的肌肉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不过要是我把它们全都写下来,那不仅费时也太没意思了。

我不过是想让你们知道我们的情绪是如何引发病症的。

如果我们认清了这一点,那我们就知道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这样我们就不会再为身体产生的各种不适而担忧不止了。在我们人类能感染的众多类型的疾病中,有很多病症的发病率会更高,导致更多人行动不便,制造更多的悲剧,引发更多的懈怠以及更多的意外。而认清事实便是我们在避免此类病症的路上迈出的一大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

所以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这很重要,重要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