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凡和解·(1 / 1)

昨夜星辰 高盛元 580 字 8天前

我们再读一首杜甫的诗,《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像戴叔伦一样,在旅途中,一个人很容易想到的是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在漂泊,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却还一事无成。而这就是杜甫在这首诗里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他说名声难道是要靠文章来获取的吗?因为对古代的男性来讲,文章反而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你要做官,你要加入士大夫的队伍。可是他说“官应老病休”,朝廷给他的任命迟迟没有下来,他觉得可能永远也不会下来了。自己现在已经这么大岁数了,而且一身病,可能等不到了。难道自己的名声是要靠这些文章传扬下去吗?

甚至最悲哀的就是,可能他对他自己写的诗文也没有那么自信。虽然他在诗里面不断夸耀,比方说,他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他说自己“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但是当他过分强调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没有那么自信的杜甫,对吗?他对自己能不能靠文章而传名于世这件事其实也没有那么自信。他在问自己,当然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的问题:

这样平凡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会不会觉得甘心?

杜甫在这首诗里创造了一个特别宏阔的空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在这片平原上面,我们看到了满天的星星。我们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这可能不是杜甫写的。如果说李白写出这样的句子,我们会觉得比较适应。可是这的确是杜甫写的,杜甫说“月涌大江流”。月光照在大江上面,奔腾不息的江水从自己眼前流过。他听到的,是江水流过的声音,他看到的,是穹苍中的星斗。一个非常壮阔的画面。

但杜甫不是要写空间的大,他是要写什么?他是要写细草,他说草是那么渺小。他是要写危樯,他说桅杆是那么细瘦。他是要写夜舟,他说停泊在那里的小舟是如此孤独。他是要写鸟,他说在天地之间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鸟的影子。

他是为了写这些,所以他会写一个特别大的空间。而在这么大的一个空间里,他写的也不是草,也不是危樯,也不是夜舟,也不是鸟。

他写的是他自己。

对杜甫来说,他就是那棵小草;对杜甫来说,他就是细瘦的桅杆,就是停泊在岸边很孤独的船;他就是沙鸥。

可能总有一天我们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可能实现不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了。那些宏大的东西已经离我而去了。曾经我不断宣扬说要改变世界,可是到了这把年纪,已经被世界改变得没有继续改变的余地了。

在那一刻,你会不会觉得甘心?

可能在那一刻,在你发现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会看到满天的星斗,你会看到月光,你会听到江水流淌的声音,你会看到孤独的沙鸥的影子,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影子和它的影子,重叠在了一起。

这就是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