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团队的新陈代谢,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1 / 1)

在一个团队中,只有建立起能让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才能保证团队的正常成长,才能保证团队是有活力的。

第一次当主管的你要从一开始就确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人才机制,让员工自觉地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来。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博士曾对团队中的每一个“不胜任”行为进行过观察,渐渐意识到了一种规律的存在—在多层级组织中,每个人都会由原本能胜任的职位晋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

这就是20世纪社会心理领域最具洞察力的创见,被称为“彼得原理”。

这个现象一般出现在团队日益成熟之时。在此之前,团队因初创而保持高速成长,呈现出朝气蓬勃、创意不断的整体面貌,员工的才智也有运用得当的地方。在这段时间里,团队中的每个员工都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对团队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彼得原理”的症状出现时,团队官僚主义也就随之出现了。它会逐渐限制优秀员工的表现,让无能平庸的员工保持与优秀员工平等的待遇和机会,甚至会让能力平庸者成为优秀者的上级,对团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可见,贯彻“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人才机制,是确保团队保持长久活力的重要保证。

百事可乐公司创建于1898年,它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盛不衰,畅销全球。然而,是什么让百事可乐公司能保持这种长盛不衰的局面呢?

原来,它坚持“要么向上发展,要么向外走人”的管理标准和强硬的淘汰手段,坚持从优胜劣汰的用人原则出发,根据所有员工不同的工作能力,以不同的审核标准对员工进行专业的业绩考核。

对于那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员工,百事可乐会安排他们接受一段时间的学习提高;对于达标的员工则会在第二年适当提高考核的标准。

考核成绩“优秀”的会得到晋升;考核成绩“合格”的也会有晋升的可能,但不能立即得到安排;考核成绩“一般”的需要在原工作岗位上多工作一段时间或是接受专门的培训,考核成绩“最差”的则面临被淘汰。

通过这套考核制度,百事可乐留下了优秀的人才,淘汰了最差的员工,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创造了更大的效益。这就是百事可乐取得成功的秘诀所在。

然而,我们总能见到一些团队和个人,不是被无谓地浪费掉,就是未能得到充分使用,无论对团队还是个人都造成了极大浪费。

就像生物需要靠新陈代谢保持生命力一样,团队也需要以“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来实现对自身的优化,为团队输入新鲜的活力和元素。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次当主管的你只有敢于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原则,才能使团队管理真正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总之,想提高团队的效益、改善绩效管理,你就必须在用人问题上坚持原则,不被私人感情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