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不漏的拍马技巧(1 / 1)

语言罐头 高轶飞 972 字 8天前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欣赏,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甚至会为此不顾一切。但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接受虚伪的奉承。你偶尔赞一下,会令对方备受鼓舞,但若老是拍马奉承,则会惹人生厌,所以,赞美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赞美一定要避开“拍马”的嫌疑,否则,不仅起不到调和人际关系的作用,反而事与愿违。

在办公室共事,一般人往往容易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别人的优点及长处。因此,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由衷的赞美,就成为了办公室难得的美德。无论对象是你的上级、同事,还是你的下级或客户,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赞美而动气发怒,一定会心存感激而对你产生好感。

巧妙地运用赞美的手法,让你的上级欣赏你,让你的同事帮助你,让你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为每个人营造一种和谐的办公室气氛,同时不失去自己做人的尊严和修养,事业的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有这样一则笑话:

有一个专拍马屁的人,甚至连阴间的阎罗王都知道了他的姓名,此人死后来到森罗殿见阎王,阎王一见到他便拍案大喝:“好刁猾的东西,听说你专好拍人马屁。哼!我最恨你这样的!来人呐,把他舌头给我割了!”

那拍马屁之人连忙跪地叩头说:“冤枉啊,冤枉,阎王爷有所不知,那世间之人都喜欢别人拍他马屁,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世间之人都能像大王您这样明察秋毫,公正廉明,那我哪里还敢有半句恭维?”阎王听后,喜笑颜开:“谅你也不敢拍我马屁,先免了你这一刑罚吧。”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也充分反映了赞美的妙处,故事中的人的确是深谙此术,他既说了恭维话又掌握了分寸,既没有恭维不足,又不曾过分夸张,落下拍马之嫌,竟然使阎罗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的奉承。能将马屁拍得如此滴水不漏,不能不说这是个绝顶高手啊!

事实上,适当地说说恭维话,也是为人必学的处世之道。韩非子就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为:恰当地赞美别人的长处,这是维系并发展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而实用的法则。因为,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也没有人愿意听别人直言自己的短处。

“人告之以过则喜”,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但在现在的人际交往中并不提倡这种做法,恐怕只有子路孔子等大圣人才有如此雅量,一般情况下,普通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大家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真正能听得进逆耳忠言的人却并不多。所以说话时应当灵活,不妨适当说些恭维话。

只是可惜,在社交活动中,有些人的“赞美”总让人感到做作。他们总像戴着一副面具,不分场合和时间,巴结他遇到的每一个人,什么过头的话他都说得出口。他们认为向上司大献殷勤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提升,而不想通过努力工作而获得成功。

聪明的人并不这样认为。赞美别人并不是工作的全部,只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目的得以顺利达到的一种方法。让周围的人讨嫌、厌烦,对自己又有什么益处呢?

赞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善意的行为,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也不需要你时时小心谨慎。

把每一次赞美当作一次学习的过程,把他人的优点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别人也就会很乐意帮助你。同时,在实践中学会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好意。

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立即表示赞同,给自己一段时间,表现出你的谨慎和细致,然后给别人进一步表明意见的机会,让他们说服你。这样你的赞同就会显得更有价值。

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赞美。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对未来的一笔投资,哪怕是别的部门的领导,或者是你所厌恶的人,也应该对他们的长处加以赞赏。这一样会给你带来回报。

赞扬不光是说好话,而是说让人舒心的话,可以采用问候、商量、关心、敬重的口吻。

如果你不相信对方,认为对方不值得赞美,就不必去赞美。虚伪的赞美会使自己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而对方也会觉得你在嘲讽他而不是在赞美他。

赞美是调和人际关系的妙计。但当着上司的面直接予以夸赞,既容易发生尴尬又很容易招致周围同僚的反感、轻蔑,从而为自己树敌太多。所以,赞美上司最好是在背地里进行,如,在公司的其他部门,当上司不在场时,大力地赞美一番,这些赞美终有一天会传到上司耳中的。

和上司一起到顾客那里,若都是部属一个劲地抢风头,滔滔不绝,会令上司觉得难堪,难免在心里结下疙瘩。所以,最好的应对方式是细节部分由属下做说明,结论部分由上司来概括。

另外,以“经理,您认为如何”征求上司的许可、认同,看似降低了自己身份,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实际上却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在归途中,要感谢上司给你的这个机会,并强调是因为上司的同行,才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日后如果同顾客达成了交易,要再次对上司表达谢意,感谢上司相助。“感谢的话,不嫌多”,反正是不花一分钱嘛,何必要吝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