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功高不居方显英雄本色(1 / 1)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在军败撤退时,他押后作掩护。等到将进自己城门,他鞭打着马,说:‘不是我敢在后面拒敌呀,是我的马不能跑前呀!’”

有的人是无功自夸,或者小功夸大功,并以此居功自傲,而孟之反恰恰相反:军败殿后,不惧危,有功不自夸;而且当人们在城门迎接,赞扬他非凡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时,却把殿后的原因,归功于客观,说是“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是多么高尚的谦让美德!身为重臣,尤其是在古代的中国,如果居功自傲,常常会遭到杀身之祸。韩信高傲自大,自以为帮刘邦赢得天下,高其他重臣一等,不把君王放在眼里,最终被杀。年羹尧也是自恃高功不得善终。相反,一些聪明的领袖则明哲保身,功成身退。如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主动削弱自己的军事力量,消除了清廷的疑虑,并获重用,终成一代名相,此为智者的选择。

陈平是不居功的一位贤相,陈平为刘邦建立汉朝功劳显赫,但他从来不居功、争功,也从来不埋没别人的功劳。西汉建立初期,刘邦论功行赏,打算封他做户牖侯。陈平辞谢道:“这并非我的功劳。”刘邦很奇怪,说:“由于用了你的计谋,我才屡次战胜对手,这不是你的功劳又是谁的功劳呢?”陈平十分恳切地说:“如果没有魏无知的举荐,我的计谋又怎能有用武之地呢?”刘邦十分赏识陈平知恩必报的品德,于是也重重赏赐了魏无知。

汉文帝登基后,陈平称病不朝,提出愿辞去丞相之位,当文帝问及根由时,陈平说:“高皇帝在位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而这次诛杀诸吕安定刘氏王朝,我的功劳不如他,因此我请求将右丞相之位让与周勃。”文帝也认为周勃功不可没,于是便让周勃做了右丞相,陈平做左丞相,位居周勃之下。

周勃为人敦厚老实,任右丞相之后,却不知该做些什么事情,一天,文帝问他一年判多少案子,收支多少钱粮,他无法作出回答。文帝又问陈平,陈平从容地答道:“这些事情都分别有官吏各司其职。”文帝又问主管的官吏是谁,陈平说:“判案归廷尉负责,钱粮有治粟内史分管。”文帝说:“假如各种事情都有人分管,你又管些什么呢?”陈平答曰:“陛下不嫌我才疏学浅,委我以丞相重任。丞相者,上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使万物各得其所;对外镇抚四夷;对内亲附百姓,使群臣各自恪尽职守。”文帝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周勃十分惭愧,退朝时责怪陈平说:“你平素怎么不跟我讲讲这些呢?”陈平笑着说:“您在其位难道不知其任吗?如果陛下想问您长安城有多少盗贼,您也要勉强回答吗?”于是周勃深知自己的能力远远比不上陈平,不久,便借口有病,请求辞去相位。从此文帝专用陈平一人担任丞相。文帝二年十月,陈平病逝,被谥为献侯。

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功劳、荣誉面前更难能可贵。这既体现了陈平的为人宗旨,也是他对人对事善用智谋的结果。

有着同样智慧的还有曹彬,曹彬居功不傲,赢得满朝上下的普遍好评。

曹彬是北宋初年大将,是北宋开国功臣,曾用兵后蜀、南唐、北汉,官到都监、枢密使。他为人谦恭,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因而备受时人的好评。

乾德二年,曹彬以都监身份随刘光毅讨伐后蜀。战事平息后,宋军诸将多取子女玉帛,满载而归,而曹彬“囊中唯图书、衣衾而已”。宋太祖以功升迁他为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却再三推让不受。宋太祖因而赞许他立了大功,却不居功自夸。

开宝七年,曹彬任统帅出师南唐,南唐后主李煜只知填词作画,不懂管理国家。第二年宋军兵围金陵(今南京),曹彬为了保全城内百姓,在即将攻克金陵时,怕将士们趁机烧杀抢掠,便谎称自己病了,众将听到消息都来探望,他说:“我的病不是药石所能医治的,只要诸公在破城之日,不妄杀一人,我的病就好了。”于是众将焚香发誓,表示要谨守诺言。果然在金陵城陷后,宋军入城时军纪肃然,受到百姓们的欢迎和称颂。对于请降的南唐李后主及其大臣,曹彬也是好言相慰,待之以礼。在胜利班师回朝后,他也不上书表功,只是简单写道:“奉敕江南干事回。”淡淡一句话,曹彬不夸功,不炫耀的品德跃然纸上。可见一斑。曹彬为官清正廉明,居功不傲,心念苍黎,体恤人情,表现出他具有出类拔萃的道德修养和领袖气质。

○谦让尊重赢得和谐人脉

领导者互相尊重,是因为每一个领导者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权范围。如果一个领导者擅自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插手别的领导者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就会使他人产生一种被人瞧不起、不被尊重的感觉,甚至会产生一种被人“夺权”的想法,这样就会使领导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一个领导者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后,有能力和有必要帮助他人工作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掌握好时机和方法。

尊重,一方面表现为自尊,另一方面表现为尊重别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领导者尤其如此。当一个领导者在某些方面落后于他人,或某件事情做错了的时候,心中会产生一种既不服气,又自责的情绪或感觉,害怕自己的威信下降,暗下决心要赶上去。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的领导者既要热情地支持、鼓励,又要善意地指出其不足,不要袖手旁观。

虽然都是同一级别的领导,但由于年龄、资历、经验、文化知识的不同,使他们有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不同的心理。某些年纪大的领导者,他们虽然文化水平、干劲、精力与年轻干部相比差一些,但经验丰富,办事稳妥,遇事冷静,有许多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办法,这是年轻干部所不能比的。青年干部要尊重老同志,尤其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遇事多征求他们的意见。

一个能够在事业、生活等各个方面相互支持的领导集团,才是一个有力量的战斗集体。领导者之间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相互支持和帮助,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往往体现在具体工作和生活中。例如,当某一领导同他人有矛盾的时候,你不是袖手旁观、置之不理,而是主动地帮助调和,解决矛盾,这就是一种支持;当某个领导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阻力的时候,你主动地帮助排忧解难,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帮助,这就是支持;当大家对某一问题发表意见、看法,而真理又在少数人一方的时候,你能够顶住多数人的压力,站在少数人一方,这也是支持。支持体现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支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对有成绩的领导者进行表扬,对正确的意见、看法表示赞成,对不正确的观点或做法提出诚恳的、善意的批评,等等。领导者之间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相互帮助、支持,那么他们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