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要忽略小事(1 / 1)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论语·子张第十九》)

译:子游说:“子夏的门人,叫他们做洒扫应对进退这些事是可以的;但这不过是末节,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怎么可以呢?”

子夏听到这话后说:“唉!子游说错了。君子育人之道(由浅入深,有一定顺序),不会因为(洒扫等小道)是末节而先传授,也不会因为(仁义等大道)是根本放在后面就不传授了。(小道、大道)像草木一样,是要区别开的。君子育人之道怎么可以歪曲呢?教育弟子能够有始有终(成一完整系统)的,大概只有圣人吧!”

子游大概是瞧不起子夏的教学方法,他说,子夏的门人只是做些洒水扫地的事情,这是末节,根本的东西却学不到,有什么意思呀!很有些蔑视的味道。子夏却不以为然,他说,君子之道,哪些先传授,哪些后传授,是有区别的。能够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始有终,大概就是圣人了。子夏是对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万物一理,许多的小事情其背后却隐藏着大道理。如果对小事不屑一顾,眼高手低,最终也一定不会做成大事,只有小事大做,则小事也能变成大事,大事小做,则大事也就变成了小事。

康熙三十三年五月十四日,刑部等衙门报告:太监钱文才打死民人徐二,应处以绞刑,监候办理。为此,康熙对大学士们说:“凡是太监犯罪,决不能宽恕,应该加等治罪。朕发现自古以来,太监善良者太少了,关键在人君防微杜渐,开始就注意,如果开始就姑息纵容,逐渐玩弄权术,等到势不可遏,虽然想制服,却并非易事。如汉代的十常侍、唐代的北司,窃弄成权,甚至皇帝起居服装饮食,都在其掌握之中,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太监原来是被阉割的人,其性情与一般人不同,有年已衰老而一言一行还像个婴儿,外表装作老实厚道者,内里却居心叵测。必须是太君英明,这些家伙才无法施展权术。朕听说明代皇帝将朝廷奏章的批答权委托给司礼监,司礼监又委之名下内监,此辈素无学问,不知义理,委之以事,怎么能不发生谬误呢?其间闹出多少笑话,简直不可思议。”康熙帝又说:“钱文才杀人案,你们要记住,到秋天审判犯人的时候,一定要严加惩办,不能让他漏网,逍遥法外。”

四十年五月二十二日,江南道御史张援上疏,要求将西山碧云寺后葬有前明太监魏忠贤之墓及石碑二座,彻底平毁。出于对太监佞臣的痛恨,康熙帝特旨批准。

四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康熙阅读明史,将其心得体会讲给大学士们说:朕自幼年的时候,即每件事都好问个为什么?明代太监的事,朕都看过,所以那时候的事,朕知道的很详细。太监魏忠贤的恶劣形迹,史书仅仅记其大概而已,还没有详细记载。明朝末年的皇帝多有不识字者,遇到讲书时,就垂幔听之,诸事听任太监办理,所以生杀大权,尽归这些人操纵。

康熙又说:明史记载杨涟、左光斗死在北镇抚司狱中。闻此二人,在午门前受御权而死,太监们用布裹尸拖出去。至于随崇祯殉难的人,乃是太监王承恩,因此,世祖章皇帝作文致祭,并立碑碣。

以上不烦征引,说明康熙对历代作恶多端的太监深恶痛绝,只有个别的如王承恩例外,因其忠君随死。如魏忠贤之流,因其恶迹昭彰,康熙对其墓、碑下令平毁,似有不共戴天之仇。为什么呢?因为此辈害国害民:清代宫中太监仅供洒扫使役,不给权柄。权衡利弊,忠奸分明,太监小人,不可重用,是康熙对太监任用的指导思想。

康熙由一个太监作恶联想到中国历代太监干政带来的祸患,从而对太监的行为作了严格的限制。我们从秦王朝往下数,能如清代这样几百年间太监都无法兴风作浪的实在不多,这不能不说是康熙实施圣明的管人之道的结果。

○从小事中显真情

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者,你会过问每一个下属的饥寒冷暖吗?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

但是,这不是说关心下属的冷暖是无所谓的事情。相反,应该适时、适当地做一些细致入微的事情,使下属能够充分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这不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而所取得的效果却往往出人意料、令人鼓舞。如果你总是摆出一副官架子,遇到不愉快的事就露出满脸的不高兴,不屑于做或根本不情愿去做小事,那么,你的下属就会对你产生成见了。

在处理一些小事的时候,如果你处理得不合理、不恰当,下属们也会小视你,因此千万不要忽略对一些小问题的处理。作为一个上级领导,如果连一点小事不愿做,或者连一点小事都做不成,便会威信扫地。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又何谈做大事呢?

况且有一些小事,你作为领导,是必须努力做到的。

例如,你的下属得了一场病,请了半个多月的病假在家里养病,今天,他恢复健康,难道你对他的到来会面无表情,不加半句客套,没有真诚的问候话语吗?

再比如,你的一位年轻下属找到了一位伴侣,不久就要喜结良缘,或者这位年轻下属在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就,为本部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难道你能不冷不热、无动于衷地不加一句祝贺称赞的话语吗?

这种事情确实很小,往往会使一些领导者觉得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但正是这些小事折射出领导人品质的整体风貌,下属也往往通过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去衡量和评判一个领导。小事往往是成就大事的基石,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领导者要善于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使两者相得益彰。

如果领导者能在许多看似平凡的时刻,勤于在细小的事情上与下属沟通感情,经常用“毛毛细雨”去灌溉下属的心灵,下属便会像禾苗一样生机勃勃,茁壮成长,最终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