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学会制怒(1 / 1)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第六》)

译:鲁哀公问孔子道:“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从不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没有听到那样好学的人了!”

不迁怒,不贰过是道德修养中很高的境界,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记住控制自己的重要性,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下属身上,这个道理很简单,即不能控制自己,你也无法与人相处好,也就引导不了别人。这样,就不能很好地组织自己的工作。

侯生,韩国人,史佚其名,原为秦始皇信任的方士。

侯生虽受秦始皇信任,但他知道自己是提着脑袋过日子,弄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欺骗秦始皇,早晚是要被识破的。于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与另一个方士卢生一合计,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跑了。临行前散布了一堆秦始皇不爱听的话,称:“始皇为人,刚戾自用;灭诸侯,并天下,意得欲纵,以为自古没人比得上自己……。这番话的结果是酿成了四百六十余人被坑杀的悲剧。

侯生、卢生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为了缩小目标,便分头逃亡。卢生一去再无音信,不管有何传说,反正秦始皇再没见过他。而侯生不知何故,是过不惯逃亡的日子?是舍不下亲人?还是对四百六十余人的死感到内疚?居然壮着胆子又回来了。

秦始皇获知侯生回来了,立即下令将其拘来见自己,准备痛骂一顿后车裂处死。当始皇远远望见侯生走过来时,便怒不可遏地骂开了:“你这个老贼!居心不良,诽谤你主,竟还敢来见我!”周围的侍者知道侯生今天活不成了。

侯生被押到台前,仰起头说:“臣闻,知死必勇。陛下肯听我一言吗?”始皇道:“你想说什么?快说!”于是,侯生鼓动起嘴巴说道:

“臣闻:大禹曾经树起一根‘诽谤之木’,以获知自己的过错。如今陛下为追求奢侈而丧失根本,终日**逸而崇尚末技。宫室台阁,连缀不绝;珠玉重宝,堆积如山;锦绣文彩,满府有余;妇女倡优,数以万计;钟鼓之乐,无休无止;酒食珍味,盘错于前;衣裘轻便和暖,车马装饰华丽。所有自己享用的一切,都是华贵奢靡,光彩灿烂,数不胜数。而另一方面,黔首(秦时对不做官之人的称呼)匮竭,民力用尽,您自己还不知道。对别人的指责却恼怒万分,以强权压制臣下,以致下喑上聋,所以臣等才逃走。臣等并不吝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惋惜陛下之国就要灭亡了。听说古代的圣明君主,食物只求吃饱,衣服只求保暖,宫室只求能住,车马只求能行,所以上没有看到他们被天所遗弃,下没有看到被黔首抛弃。尧时茅屋顶不修葺,栎木房椽不砍削,夯土三级为台阶,却能怡乐终身,就是因为少用文采、多用淡素的缘故。丹朱(尧之子)傲慢肆虐,喜好**逸,不能修理自身,所以未能继承君位。如今陛下之**,超过丹朱万倍,甚于昆吾(夏的同盟者)、夏桀、商纣千倍。臣恐怕陛下有十次灭亡的命运,而没有一次存活的机会了。”

听了这番话,始皇默然良久,之后缓缓说道:“你何不早言?”侯生回答:“陛下的心思,正在飘飘然欣赏自己的车马服饰旌旗之物,且自认有贤才,上侮五帝,下凌三王;遗弃素朴,趋逐末技,陛下灭亡的征兆已经显露很久了。臣等生怕说出来也没有什么益处,反而自己送死,所以逃亡离去而不敢言。现在臣必定要死了,才敢向陛下陈述这些。这番话虽然不能使陛下不灭亡,但要让陛下知晓明白为何灭亡。”始皇问道:“我还可以改变这一切吗?”侯生回答:“已经成形了,陛下坐以待毙吧!如若陛下要想有所改变,能够做到像尧和禹那样吗?如果不能,改变也毫无意义。陛下的佐助又非良臣,臣恐怕即使改变也不能保存了。”始皇听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下令将侯生放掉。

侯生逃亡之事发生在秦始皇统治末期,虽然秦始皇当时不过四十六七岁,尚属英年,但他已经取得了骄人的功绩,头脑热涨,目空一切,犹如侯生所说,不太能清醒地认视自己。即便如此,在对待侯生的态度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出秦始皇纳谏的勇气,说明他还不糊涂。尤其是在盛怒之下,在听了侯生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辞以后,秦始皇居然能将他放走,从秦始皇的性格上分析似乎不太可能,但是从他一贯的用人之道来分析,秦始皇往往能在盛怒之下控制自己的感情,当然对方必须是言之有理,话必须说到点子上,否则必有杀身之祸。

○不要让愤怒表现出来

任何情绪都有负面影响。不善控制情绪的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让情绪“冒”出来。领导者从事管理工作,如把情绪的负面影响带进来,会使对方不知所措,无法理喻,最终造成误解和隔阂。因此,领导者应该有自控能力,有效地控制情绪,才能保持人际关系的平稳发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情绪有三种基本状态:一是心境。心境是一种具有渲染性的、比较微弱而又有持久性的情绪状态。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心境对人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都有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提高效率;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萎靡不振,郁郁寡欢。二是**。**是由于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一种强烈而又短暂的情绪反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就有刻苦攻关、勇于攀登高峰的热情,这种积极的**,可以成为巨大的动力。但情绪激动也会使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分析问题和控制行为的能力减弱,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因此,我们要加强意志锻炼,克服消极的**。三是应激。应激是指在遇到急性强烈的刺激或逐渐加大的慢性刺激以后人的反应和适应情况。人对应激常见的情绪反应为恐惧、抑郁、愤怒、自怜、敌意和失助感(指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不愉快体验的感觉)。

作为领导者就要学会克服自己的情绪。

不让愤怒表现出来。

德川家康曾说:“外来的敌人固然可怕,内部的人造反了,更可怕!”如果一名领导者动辄迁怒,他的下属势难有信心替他工作,也许他心里会想:“在这样的领导者手下做事有什么意思呢?”喜欢发脾气的人,远比无能的人更容易遭致失败。因此,身为领导者,首先要警惕自己不要轻易生气,德川家康上面所说的那句话,正好为此作一最好的注解。

领导者是做什么的?最大的目标就是领导你下属自动自发地工作?假使你轻易表现你的愤怒,下属对你的热诚和信心,就无法维持长久,这样一个不能自制的人,对于组织的前途,也是一大威胁!

领导者在下属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好恶,是最愚笨的统御方法,像这样单纯活在自我意识中的人,并非适当的领导者人选。

如果你是这样的领导者,一些本来就比较消极的下属,很容易受你情绪的干扰,而不敢积极做事了。得过且过,无论如何,对组织而言总是一大损失,而工作情绪的低落,更会使组织遭受严重的挫折。身为领导者,如果动辄指责下属,很可能会失去人心,带来无穷的问题。所以,领导者要学会自控,要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怒气,有时候给自己一把“锁”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