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孟子·万章下》)
译: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丑恶的事物,耳朵不听邪恶的声音。不是理想的君主不去服侍,不是理想的民众不去治理。天下太平,就出去做事;天下混乱,就归隐回家。实行暴政的国家,拥有暴民的地方,他都不忍心去居住。想到和乡下人相处,就好像穿着朝服戴着朝冠坐在泥淖和炭灰上一样。在商纣王统治时期,他居住在北海边上,等待天下清平。所以听到伯夷的风节,贪婪的人会变得廉洁,怯懦的人也会立有志向。”
对很多领导者来说,很强的个人魅力所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它能让你与别人之间拥有更亲近、更真诚的关系,从而获得影响力。所以,个人魅力实际上是非权力领导力的升华,个人魅力作用在各方面都增强了非权力领导力,如个人感召力的发挥就需要通过以身作则、说服、分享和帮助等方式进行。所以领导者要讲人品和风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来影响身边的人,从而树立权威,顺利地实施领导工作。
一个领导者必须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这样他就应拥有迷人的魅力,而迷人的魅力则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并能够传达到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意识里,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威信。而房玄龄就是通过他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身边的人们,并让这些人乐意地与他合作,达到操纵目的。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这一年的九月,唐太宗对朝中官员论功行赏,并让陈叔达在殿下当场公布示众,结果,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列第一,房玄龄封爵邗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
不久,房玄龄进位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更爵魏国公。房玄龄觉得唐太宗如此看重自己,更加为国事日夜操劳。
尽管房玄龄忠心耿耿,可还是遭到了别人的诬陷。同中书门下三品宋国公萧瑀,性格怪异,与许多大臣都有矛盾。他见房玄龄深得唐太宗赏识,便心生妒恨,乘机向唐太宗进谗言说:“房玄龄与许多大臣私下里结党,虽然没有谋反,可这样总是对国家不利呀。”
唐太宗说:“你的话说的严重了,我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还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萧瑀听了唐太宗的话,非常羞愧,也非常害怕,唐太宗念其有功,便没有加罪于他。唐太宗对房玄龄的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房玄龄因为一点小小的过失被唐太宗遣回了家。褚遂良上奏说:“房玄龄从建国开始就屡建大功,不能因为他小小的过失,就忘了他以前的所有功劳啊。”
唐太宗觉得褚遂良说得有理,便有些后悔,急忙派人召回房玄龄。但很快又因一点小过失,房玄龄再次被谴,归于府第。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临幸芙蓉园,房玄龄听说之后,急忙让子弟洒扫庭院,告诉他们说:“皇上马上就会来到。”房玄龄的子弟都不理解,感到很疑惑,以为他老糊涂了。就在这时候,唐太宗果然来到房玄龄的府第,带上他返还皇宫。
相传,当时京畿一带大旱数十天,唐太宗载房玄龄回宫之后,便下了一场大雨,解了旱情。老百姓欢呼雀跃,说:“这是皇上优待房玄龄的缘故啊。”由此可见房玄龄在当时百姓的心目中,堪称贤相,深受人们的爱戴。
房玄龄身居宰相之位,又在老百姓中有很好的名声,却从不居功自傲,更不贪权图利。唐太宗曾经召集大臣,议论世袭之事,并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更爵梁国公。唐太宗之所以要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目的是为了让房玄龄的子弟世袭。但房玄龄觉得自己身为宰相,应为众大臣做出榜样,不可贪图功名,便上奏唐太宗说:“陛下,臣已身居相位,又封宋州刺史,这样下去,别的大臣恐怕会追逐名利,惑乱朝政,这对国家来说不是好事,还是请陛下收回皇命吧。”
唐太宗深以为然,便依了房玄龄的奏折,只封其爵梁国公。房玄龄辞谢了宋州刺史一职之后,朝中大臣纷纷仿效,辞去能世袭的官职。唐太宗非常感慨地说:“上行下效,朝中大臣今日能如此行动,都是房玄龄的功劳啊!”
但作为一个人,房玄龄自身也有一些不足,有时过分地依从于唐太宗,不如魏征敢犯颜直谏,魏征就此也曾批评过房玄龄。
唐太宗、房玄龄听了魏征的谏言,都觉得自己做的不对,赞叹魏征耿直。唐太宗罢了修缮北门之事,房玄龄则对于朝中之事更加谨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房玄龄也不免有过错,但毕竟是瑕不掩瑜,于大政方针方面无不表现出一个大唐贤相的政治风度。也正因为此,他才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相之一。
○用个人魅力培养领袖气质
领导者的威信与良好形象的树立,来源于高尚的品德。品德是一个人世界观的表现,德是为政之本。领导者具有高尚的品德,下属就会对他产生敬爱感,就会从内心里拥护他,爱戴他,自觉跟他走,他在下属中就有了较高的威信,人们常说德高望重就是这个意思。中国有句古话:“德不孤,必有邻。”“道德不厚乾,不可以使民。”这些论述启发我们: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带动众人。
在一般情况下,真正优秀的人才,除了考虑自己实际所得之外,还会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有一位可以信赖的领导。实际上,这两个因素的落脚点是在领导者个人身上,即能否让优秀下属依赖并相信有远大的前途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就是他的个人魅力。能否提供条件,让优秀下属有施展才华抱负的舞台,也是由领导者决定的。一位前途光明的领导者会合理运用自己的个人魅力,使许多优秀人才愿意将自己的将来赌在这样的领导身上,相信搭上这班车,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如果领导者具有外在的魅力,必然会带给人亲切和有能力的感觉,也容易被认为具有优良的品行,众人很容易支持他的意见,对他所提出的报告也有较高的评价,在说服或交涉之际他也容易占据有利的地位。
个人魅力是领导者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备的素质,领导者的统御能力首先来自于他的魅力。
领导者如果具有高尚的品格则可以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具体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
(1)表现出你对下属的关心。你应该使你的下属都相信你是关心他们的。这就要求你必须采取具体行动,而不能仅凭几句空话。你应该以朋友的方式对待你的公司员工,应该把他们作为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应该只是把他们当做创造利润的机器。
(2)准确地为下属描绘宏伟蓝图。你必须能够准确地向下属传达你的意思。作为一个领头人,你应该给你的下属们描绘出一个十分广阔的蓝图:“5年后,我们将会是这样的……”
一个更有效率的领导,在为成员们描绘宏伟蓝图的同时,也会向他们提到那些比较具体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问题,不是“想象”,它将成为下属们今后日复一日必须记着去做的工作。
(3)让部属感到公平。你必须使下属确信,如果他们努力工作,他们将会受到表彰,如果他们不努力工作,他们将会受到处罚。
最有能力的领导很少会出人意料地对他们的下属进行提拔或贬职。他们会不断地提醒自己:什么是他们所期望得到的,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得到这些东西。如果你认为你的下属们做错了,但是你却并不向他们指出来,并且让他们感觉是在从事着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你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十分错误的,其反作用无疑也是十分巨大的。
(4)和部属一起承担风险。必须能够使你的下属知道,你是在和他们一起承担风险。如果是在战场上,这就意味着,你应该亲临战场,而不是躲在大后方;在生活上,这就意味着,你应该在下属面前起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