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有“看点”=点石成金(1 / 1)

虽然有了好点子、好创意,但对于一个优秀而又成功的微视作品来说还远远不够。如何让你脑海里的好点子落实成为好作品,就需要通过缜密的策划把这些不够成熟的点子嫁接到具体的选题上,那如何寻找合适的选题切入点呢?我们给您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作为创作微视的切入点供您参考。

4.2.1 借助事件新闻或社会热点

已经有了好点子,如何选择一个切入点实施这些点子,把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呢?考虑社会热点或事件新闻倒是个可以轻易驾驭,并嫁接你各种想法的好主意。因为往往事件新闻或者社会热点都是某一具体的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说,主题基本已经确定了,只需要添加你的创意和点子,便可以很容易地将你的点子嫁接到热点上,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凤凰卫视的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就常常在自己的微视中直播自己在战场上的新闻,发布战场前线的最新状况常常可以引来很多人的关注,毕竟只有自媒体当道的现在才可以如此迅速地借助微视的平台收到最快的消息,而不必等到官方媒体发布权威消息。

当然这里的“事件新闻”或“社会热点”并不一定非要是像上述例子那样严肃的大新闻或大事件,因为对于大部分受众来说,获取这种独家新闻并非易事。而在微视平台中,大家更愿意拿一些热点进行创作,这些热点常常是娱乐性的,或者在某一时期备受关注,比较火的主题。比如2014年世界杯期间,很多媒体、明星、自媒体以及普通用户都纷纷拍摄视频,一借世界杯的“东风”。比如,央视主持人王曦梁在世界杯期间,通过采访各类明星嘉宾对于比赛结果的预测,广受微视球迷用户的欢迎,借世界杯这个社会热点,以及明星的宣传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是王曦梁在世界杯尾声发布的一条微视。在世界杯尾声时大家的关注点都在最终哪国球队会取得世界杯的胜利,这次她邀请了张靓颖和她一起参与预测,这条微视播放了60多万次,也兴起了对比赛结果的预测潮。同时也让更多人记住了王曦梁,为她积攒了固定的受众群。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明星加入到了借世界杯话题发微视的行列,主题基本以“预测哪支队伍胜利就有可能获得明星送出的玩偶”等内容为主。世界杯这个话题,带动了微视的播放量。

除了这些明星借世界杯的力量,普通用户也纷纷发布有趣的世界杯视频来助阵。如@jaysin发布的这条关于世界杯的微视,主要以独特的内容创意和剪辑技术取胜。穿插着的画面完全补足了他天马行空的创意。当这个创意落实成为这条微视的时候,让人觉得眼前一亮,颇为惊叹。

再如@人民网发布的一条关于文明看球的微视,也因话题的热度和内容、画面的独特新颖而受到了不少粉丝的欢迎。下面这条微视就巧妙地反映了世界杯期间不少球迷的不文明看球行为,以人民网的官媒姿态提醒大家文明看球,颇有公益之味,但这种提醒又一反严肃的说教式传统,而采用颠覆传统、戏谑讽刺的方法。独特炫酷的电脑特技让人过目不忘,达到了它的最佳宣传效果。

又如前阵子在网上红透半边天,被称为继《最炫民族风》之后广场舞专用最新神曲的《小苹果》也在微视上火了一把。这首歌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全网,侵占了包括微博、微信和微视在内的所有社交网络,但凡参与社交媒体、使用手机的人都对这首歌的旋律耳熟能详。这么火的歌曲也算是社会流行的热点了,当然不能放过,微视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苹果》。

比如在网上很火的外国姑娘翻唱抒情版《小苹果》,该微视的主角是在北京卫视担任主持的金小鱼。她是一个地道的法国姑娘,但她也是个中文很溜的歌手,所以在这条微视里,我们看到她一边演奏钢琴,一边深情地演唱这首抒情版的《小苹果》,几乎颠覆了网络上所有对《小苹果》恶搞和戏谑的视频,故而被疯狂转发点赞。

除了这种改编,还有一种改编就是借用《小苹果》的旋律,填充其他的歌词改编成新的更有趣的内容。当然如能像@恋珊妮那样再配上道具和精彩的表演,会使得这一创作更加有趣,富有新意。在@恋珊妮改编的这首《小啤酒》之歌中,除了歌词与原歌词十分相似,且相当贴切外,她的表演更是这条微视的亮点。

除了这种嫁接,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借这首歌来炫技,微视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小苹果》,其中不乏炫技的微视。比如有人上传用古筝弹奏《小苹果》的微视,古典高雅乐器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结合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很有亮点,当然还有网友精心策划了“男友嫌弃女友容貌,女友怒弹《小苹果》”的桥段,将钢琴的精彩演绎与时下热门音乐结合,并放置在剧情中,可以说费了不少心思。但不是所有的炫技贴都这么“高大上”,比如下图所示的就是一条,利用计算器这一根本算不上乐器的工具演奏出了《小苹果》的曲目,让网友忍不住直呼“这也可以?!”“高手在民间!”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世界,关心社会,你会发现自己身边每天都会发生新鲜事儿,这个社会每天或每一时期都会有热点事件,所以可以拿来借用的题材和主题相当广泛。艺术界流传的名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从广阔的生活经验和历史长河中发掘题材,加以利用和整合便会成为我们微视中出彩的内容,而时间还在不断向前发展,将会有更多更有趣更新鲜的题材源源不断地出现,所以只要你用心体验生活,观察细节,便不难找到好段子。

4.2.2 特效炫技

在微视营销整个环节中,昵称、视频描述、拍摄方法和技巧等固然重要,但制胜的关键仍然是内容这一环节,视频的内容是否足够吸引人才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营销内容化,内容即营销。

什么样的视频内容才会吸引人呢?这是每一个想要成为微视达人和企业等公众账号所要思考的问题。既然目的是要吸引更多的粉丝,那么就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整日发布一些自己生活中的平淡无奇的事情,甚至是记录自己的普通生活。微视的视频内容时,一定不能仅仅拘泥于正常的逻辑思维,而要多发布一些精心制作的视频。特效炫技类视频又分为展示自我才艺的视频、通过后期剪辑达到一定效果的视频两类。

1.具有技术含量的视频

我们知道,在微视的“发现”中有一项选择就是“才艺—绝技”,这里发布的视频大部分都是在秀自己的才艺或者独门绝技。“杂技”一直是人们非常爱看的一种节目类型,这也正是每年春晚都要有一个杂技类节目的原因。同样,倘若人们能够在8秒钟看到一个才艺展示或者是独门绝技,那必定会喜笑颜开。“才艺—绝技”里又包括才艺和绝技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发布唱歌、跳舞、杂技和魔术表演等内容。

图一

图二

图三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到,该视频主要展示的是一段舞蹈,每天都有无数个舞蹈视频在微视里发布,怎样才能脱颖而出也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图一中所展示的舞蹈质量就很高,除了跳舞者身材姣好、舞姿曼妙等因素,还有一个小细节造就了该段舞蹈的成功,那就是在拍摄的时候采用了仰拍的方法,稍微把相机向上倾斜一点,看起来人腿长个子高,更能衬托舞者的身材,这样一来整段舞蹈也就更加好看。

图二中的视频主要拍摄的是一段魔术表演。魔术一直是十分吸引人的节目形式,魔术又分大型魔术和小型魔术,一些小型魔术不用花费太长的时间,因此,把魔术引入微视也切实可行。

图三中的视频拍摄的是台球进洞的几个镜头,但不同于普通的进球,这个视频所展示的台球打法比一般的打法更具有挑战性。从视频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台球的案子上坐了一位女士,打台球者使球分别从该女士的身后、腿下绕过,再进入洞里,十分具有技巧性。台球和美女相结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看点,更何况是如此高难度的进球,吸引人的眼球就不足为奇了。

2.后期制作的视频

我们知道,微视视频除了运用手机软件拍摄后直接发布以外,还可以进行特效制作后再加以发布,有些对画面质量要求高的甚至用专业相机拍摄,再通过视频剪辑软件处理后发布,这样就可以通过后期的制作达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能想象得到,就能够最大化地通过后期制作来实现。

后期制作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蒙太奇。蒙太奇源于法语montage,是建筑学上装配、组合的意思。后来,电影借用这个概念,使其逐渐成为影视制作的一个专用术语。狭义的蒙太奇是指影视作品的组接技巧,即在影视制作时期,将前期采集的画面和声音素材按照主题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例如卓别林把工人群众赶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衔接在一起;普多夫金把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与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衔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新的含义。

微视虽然为短视频,但同样可以通过后期对镜头的剪辑、组合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种视频人们看起来也会觉得更加过瘾。利用蒙太奇手法对镜头进行后期加工也分简单的和复杂的。简单的就是把镜头进行剪切和再组合,并且在镜头间加上淡出淡入、交叉叠化等特效,使画面过渡看起来更加自然流畅。例如微视曾发布的一个活动叫“假装时装周”,就是让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废弃物制作衣服并加以展示。其中一位叫“Kiki麦汐”的用户制作的视频点击率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她选取一条围巾来制作服装,并且穿出了不同的风格,如图依次为女神风、复古风、古装风、时尚风;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每个风格的拼接和过渡方面。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视频中的女主角并不是站在那里不动来换装扮,而是慢慢地走近,并且她的发型也有所改变,因此这个过程不可能是8秒所能完成的,只有先拍摄完所有装扮,再进行剪辑。这个时候每个画面的贯穿和过渡就显得至关重要,发布者运用了淡出淡入等特效来快速地转变不同风格,看起来十分流畅完整。

除了画面的剪切和加入专场过渡以外,更复杂和专业的是具有故事性的视频,尤其是一个人扮演两个角色的故事。这类视频在拍摄的时候就要有一定的构思,以方便后期进行剪辑。如下图所示,该视频发布者“罗休休”在视频中一人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孩子,一个是孩子的妈妈。妈妈在问孩子背什么书,孩子回答在背古文,而妈妈把“古文”听成了“滚”,就十分生气,打了孩子一巴掌,也就是最后一幅图所显示的画面。这个就很有意思,因为很多画面中要么就是一个人,要么就是好多人,很少出现一个人同时扮演两个角色的视频。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想点子,也就是所谓的创意,只有自己首先想到这样的段子,才能拍摄成视频。而在拍摄的时候,可以选择两个不同的人来对话,但如果能做到一个人展示两个不同的角色,就产生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在故事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搞笑的成分。因此,通过后期制作来增强视频的耐看性和吸引力是十分重要的。

4.2.3 情感需求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优秀的往往都是最能够打入人内心的。微视作为8秒视频,可以被看作一个比微电影还要再小的电影,虽然很短,但同样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在里面。通过特效等后期制作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画面看起来更炫酷,但它始终是为故事情节服务的。在任何时候,特效的使用都是为了通过画面的组合剪接来达到情节的峰回路转,以便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冲击。

通常,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打开微视观看呢?也许是无聊的时候,也许是迷茫的时候,也可能是开心的时候、难过的时候。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来打开微视,人们都是想获得一定的心灵慰藉,激励自己,抑或是娱乐生活。

1.心灵鸡汤型

(1)照片型

由于微视又增加了“让照片飞”这样一个新的板块,用户可以挑选6张照片运用其中的模板制作出一个8秒视频,来展示自己或者是自己喜爱的照片。通过这个板块,用户除了可以单纯地发布照片以外,还可以精心配上描述,通过描述来增加亮点,比如说配上一段具有疗伤功效的文字,或者是一小段哲理性的文字。这点跟我们前面讲到的描述设置中“描述为主,视频为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重点突出文字,通过描述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照片型除了把重点放在描述上面、通过描述来慰藉心灵之外,还可以直接用带有文字的视频来展现。如图所示,视频发布者运用4幅带有文字的图片来制作出视频,并以《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的**部分作为配乐,以最大化起到感染人们情绪的作用。早前,我们可能大多从书本上摘抄一些哲理性的文字;后来,我们又习惯了直接从微信、QQ空间、微博等社交网络或者直接从网站上搜索观看。这些方法足够方便快捷,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慰藉心灵的作用,但微视和它们相比,始终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微视可以很方便地添加配乐,而书本上是不可能有的,有些网站上发布的文字也可以配乐,但那些文字是静态的,微视上的文字在图片上是通过图片的缩放来动态展示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视觉疲劳,足够耐心地去欣赏观看。

(2)视频型

虽然新版微视开通了“让照片飞”这个板块,但8秒视频毕竟是它的品牌项目,在能够利用照片制作动画视频之前,已经有公众账号发布一些通过人来读出哲理文字的视频,并在描述中也发布出来以示强调。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直接观看一些优美文章,或者是至理名言,很少能有机会观看那种由人们直接读给我们听的视频。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需要一些心灵鸡汤或者大道理,每当我们打开朋友圈,有时会被一些无聊的无病呻吟者搞崩溃。但是在某个特定时候,我们却又如此地需要。达心的一段话,一个句子,会让我们瞬间潸然泪下。通过视频,来直接讲述一些心灵鸡汤,会给人一种面对面交流的感觉,甚至会觉得是不在身边的好友、亲人在安慰自己,在对自己诉说,这种感觉更让人觉得亲切和感动,会大大降低观看者心中的孤独感或者是挫败感。如下图所示,画面很简单,就是在一间布置温馨的房间里,有花有草,左上角的墙上还贴上了“心灵鸡汤”的字样,镜头前是一位看起来就很知心的女士,点开视频后,该女士娓娓道来,讲述的就是描述中的文字。真诚的表情、动人的话语,就像是在专门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再加上舒缓的背景音乐,很容易就使人得到慰藉。观看的人们既有种听广播电台的感觉,但又可以看到画面,一举两得。

2.幽默搞笑型

无论是走温情疗伤路线,还是幽默搞怪路线,这些都是从观众的情感需求出发,为的是达到某种情况下的共鸣。心灵鸡汤类的视频的确能够在人们迷茫无助的时候,给人们一些安慰和启迪,但更多情况下,由于当今社会的巨大压力,人们还是更乐于在网络中释放压力,寻求快乐和放松,这也正是许多账号都选择发布一些恶搞、逗乐视频的原因。更明显的是,微视中还专门单列出了“搞笑”这类视频,以方便人们直接点击来观看。幽默搞笑,这种看似简单易操作的视频,其实也有很多学问在里面。幽默搞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的。

(1)文字游戏型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音多字、一词多义、谐音等都可以闹出笑话,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幽默搞笑。如下图所展示的视频,描述中说是“烟熏妆的一种,大烟熏!”我们都知道烟熏妆什么样子,但是该作者反其道而行之,把“烟”和“熏”二字分开,就出现了图中所展示的女主角嘴里叼着一根烟,而且烟雾缭绕,熏得眼泪哗哗直流。这类幽默搞笑给人带来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快乐。从文字下手,一反常态,可以多学习借鉴。另外比如我们上面讲到的妈妈在问孩子背什么书,孩子回答说是“古文”而被妈妈听成了“滚”,也同样是在玩文字游戏,利用汉字的谐音造就了一个经典笑话。

(2)借来一用型

凭空编造笑话不太容易,而借助人们耳熟能详的人和事、电视剧和电影中的经典桥段,或者其中的人物来制作笑话,是另一个不错的方法。例如,下图所示的“罗休休”发布的这条关于牛顿的段子。大多数人都熟知牛顿的故事,用他来作为段子的主要人物并不会让人感到陌生或者难以接受。这个段子从牛顿的发型入手,讲了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个无厘头的问题:“老师,牛顿那卷发在哪儿烫的呀?”让人看完之后捧腹大笑、忍俊不禁。

再比如,“袁刀刀”发布的一个关于琼瑶迷的视频,琼瑶剧大家都十分熟悉,《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等大多数人都看过,这个段子就是利用剧中人物“依萍”和“书桓”来制作的。剧中卖水的男士是琼瑶迷,他问顾客要几瓶矿泉水,当听到顾客回答说“一瓶”的时候,他立马想到了“依萍”,还以为是在叫他依萍,他就马上进入角色称呼对方为“书桓”,最后被骂为神经病。这个段子之所以搞笑,首先,在于人物设定为经典剧目中的经典人物,其次,剧中男士的表演也十分搞笑,最后,这个段子还结合了上面我们讲到的“文字游戏”,那就是利用了“一瓶”和“依萍”发音相同这一特点,使得该段子得以成型并十分成功。

这种借来一用型的段子还有很多,比如可以自己直接在视频中扮演一些经典角色,或者改编一些经典的桥段等。国内外各种素材是很丰富的,关键就看怎么用了,只要多摸索,多尝试,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些优秀的作品。

(3)重口味型

从芙蓉姐姐到凤姐,从艳照门到兽兽门,从犀利哥到伪娘,层出不穷的八卦事件,赚足了世人的眼球。仿佛直到现在我们才相信,世界真的可以无奇不有。有人总结说,我们已经进入了“重口味时代”。对于一个社会的传统而言,“重口味”所包含的不仅是刺激,更是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将重口味形象地总结为“无丑不快,无二不欢”,大多数人始终愿意对重口味抱一种宽容的态度,因为重口味在人们眼里,归根到底只不过是一场娱乐,既然是娱乐,也就不必太认真。因此,重口味的存在,有了天然的合理性。发布重口味的搞笑视频,也成了微视用户火一把的方式。例如,在搜索栏中搜索“上厕所没带纸”,就会有N多种版本,诠释了各种雷人的解决办法。这种重口味类型的搞笑,使得人们在吐槽的同时又得到了欢乐。

(4)萌物型

前面我们也已经讲到,萌宠、宝贝容易和人们产生共鸣,激发人们的情感。那么,多发一些萌宠宝贝的精彩瞬间,也不失为幽默搞笑类视频的优质题材。其实,无论是搞笑还是感人,源自生活的题材永远是最好的。孩子们的可爱和笨拙,宠物的呆萌和滑稽,是大多数人喜爱的题材,多发布一些这样的视频,同样能够赚足眼球。微视开发者也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单列出了“宝宝—宠物”这一栏,方便人们发布和观看。如图所示,里面的视频丰富多彩,宝贝、猫咪、狗狗一应俱全,足够让人们喜笑颜开。

但发布这类视频同样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无论是萌宠还是宝贝,一定要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可以是呆萌或可爱,恶搞或滑稽,但最忌讳的就是毫无特色,只是占了“宠物”或“宝贝”的身份,这样的视频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4.2.4 常识窍门

究竟什么样的视频才能吸引人呢?除了我们讲述的特效炫技、情感需求等纯粹的视觉欣赏方面的类型,如果一个视频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用处,能够开阔人们的眼界,传播一些知识,或者讲述家庭生活方面的窍门,也必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为了更详细地给大家以指导,我们把常识窍门类又分为烹饪类、家居类、旅行类三大类型。

1.烹饪类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欢做饭,喜欢研究各类食物。另外,还有一些做饭不太在行的人,需要通过各种书籍和视频来学习做饭。这样一来,就可以发布一些教大家烹饪方法和技巧的视频。由于视频时间较短,可以把制作流程发布在描述里,把视频重点放在每个步骤中食物应该弄到什么成色方面,这样人们可以结合文字和图片、视频来更好地把握整个流程。

如图所示,视频中教授了“奥尔良空气炸翅”的做法,主要制作方法在描述中写得很详细。另外,配有视频中展示的三个重要步骤的画面,这样就言简意赅但又十分形象生动地告诉了观众该如何去制作这道菜,观众还可以把握每个步骤的具体方法。这种短视频相较于烹饪类书籍更加动态形象,而相较于网络上那种大段大段的教人们烹饪的视频来说,又十分简洁,节省时间。

2.家居类

网络上有一段关于如何快速叠衣服的视频曾经很火,整个过程很短,也就几秒钟,观众多看几遍就能学会。那么微视用户也可以借鉴这个成功案例,发布一些类似于卧室收纳、洗澡护发、系鞋带、打领带这样的视频,以传授一些生活家居类的小窍门。在搜索框中输入“窍门”两个字,可以看到有“生活窍门”“生活小窍门”等微视账号,专门发布一些日常生活的窍门。其实,有很多生活窍门类的网站,如果想专门做这些内容,用户可以直接从网上拿来作为文字描述,可以示范的就拍作视频,不方便拍成视频的就拍一些重要步骤的照片,做成照片视频,这样也是一个好的吸引受众的点了。例如切圣女果的方法,由于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发布者就可以拍下整个过程,后期再调一下速度,把一些赘述的过程剪掉,然后通过视频直接向大家展示使用方法,而不用再对方法加以描述。

此外,由于现在微视除了发布8秒视频以外,可以添加长视频,受众如果对视频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观看完整的长视频,这也对想做常识窍门类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和契机,用户不用过多地担心视频的长短,可以尽可能地把窍门都拍成视频,并且力求详细地把受众教明白。

3.旅行类

如何让人们足不出户就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特色美食、风土人情等,微视同样可以通过用户发布的旅行视频来做到。在微视的发现栏里,有一项叫“旅行—美食”,通过这一板块,观众可以了解到不同地方的景观特色和出行要领,在一定程度上告知人们旅行中的窍门。此外,通过视频下方的描述,受众可以了解到一些地理知识,拓宽受众的知识面。

受众可以通过视频了解到香港的著名游览胜地“维多利亚港”,还可以欣赏到意大利著名的“tivoli喷泉”的美景,这类视频重点在于发布一些世界各地的美景来吸引受众,但又可以让受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知不觉了解到一些知识。有的甚至是少数人还未了解到的但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不得不说,这类视频也可以是用户深挖的点。在未来的发展中,用户还可以开创一类专门介绍各地风景名胜,并讲解旅行攻略的题材,以方便人们出行。

4.2.5 借用微视活动或者发起微视活动

微视活动是微视平台的一项独特的功能,它能在短时期内发起相同主题的活动,形成一个活动系列,集成一个相对集中的场域,有点儿类似于学生时代的“命题作文”,也就是说有一位用户或者某一企业发起关于某一主题的活动,召唤微视用户就这一主题拍摄相关视频来参与活动。有人质疑,如果大家参与同一活动,那么自己的微视是否就难以脱颖而出。其实不然,参与微视活动是一种集中用户创意的方法。如果活动的参与人数多,活动反响热烈,则你借力该活动而创作的微视就更容易受到关注。只要你的内容足够有创意,你的点子足够精彩,想要从大批同主题微视中脱颖而出也并非难事。

当然,对于有一定资金基础和资源的企业来说,入驻微视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微视发起关于某一话题的微视频征集活动,一方面为自己的企业或产品做宣传和推广,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微视征集活动,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体验,为自己的产品积累口碑。

在微视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有万达发起的“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这一针对所有用户的微视活动,发起“拿起手机拍出创意微视频”的活动,只要你的微视频里有“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就有机会赢取3D电影票、iPad mini、长白山双人游、神秘南极游等诸多神秘大奖,更有万汇网为网友们提供的兑奖大礼包,只要参与就有奖。不仅邀请到了当下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主持人李锐作为此次活动的代言,更是邀请了10位粉丝、50位达人参与其中,有搞怪、炫技、温情等各种风格的微视,大家一起用8秒传递“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这一主题。这其实也是万达公司借此征集用户一起为万达广场做广告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我们从数据可以看出此次活动很成功:万达此次发起的活动从4月1日开始,截至4月22日,微视客户端收获了总计近800万的播放量,收集了近10万的点赞量,PC端微博分享了近30万次,阅读量达140多万次,且该活动到7月份还一直在持续,依旧有不少微视用户参与这一活动。由此可见,万达此次花费大力气所做的微视平台的传播推广为自己赢得了更多关注。当然,如果你有好点子,也可以借助万达此次发起的活动将你的微视做得更加成功。比如@像极了小丑,他是一个善于借助微视平台、利用视频特效把自己的微视变得像变魔术一般神奇的微视达人,因其微视常常以天马行空的创意嫁接到强大的视频特效中,再参与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活动,他的微视自然轻松地脱颖而出了。下图就是他为万达广场所做的创意微视频。

除了万达,春秋航空也看准了微视这一全新的平台,通过发起“我要当空姐”的活动,利用微视发起空乘招募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帅哥美女参加。

在此次春秋航空发起的空乘招募活动中,主办方要求将简历视频化,也就是通过微视介绍自己、推广自己,因此他们分了三个阶段不断推进:第一阶段,主办方要求参与活动者在6月10日到6月16日发布一条中文或外语自我介绍的应聘视频,在6月17日到6月23日分享自己的优秀微视作品并说出加入春秋航空的理由,在6月24日到6月30日展示个人才艺。在第一阶段发布的三条视频一定都要加上“我要当空姐”的标签,最终根据参与活动的选手们的微视获得点赞量高低排序来评选,这个点赞量就由围观活动的其他微视用户决定。这一活动虽然有明确的目的,即招募空姐,但这对于有好创意却不知道如何发挥的用户来说是绝好的机会,不论比赛的结果如何,一方面发起活动的春秋航空借助这一活动宣传了自己的企业,另一方面普通用户,可以在这一活动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向人们展示自己,不论对哪一方来说,都大有裨益。

所以,如果你有好的创意和点子,而恰好又有合适的微视活动,不妨借着活动把你的创意和点子表达出来。

任何好点子都需要变成视频作品才能展现它的无穷魅力。从想出点子到作品出炉是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过程,说它复杂,是因为如果没有对应的技术做支撑,理想与现实一定会南辕北辙;说它简单,是因为仅8秒的时长,微视一定比其他类型的视频要节省人力财力。但是,想要8秒就让创意得到完美呈现,这需要更为精准的拍摄手法和更为巧妙的剪辑包装。如果说想法是帐篷里运筹帷幄的军师,那么技术就是战场上整装待发冲锋陷阵的大将军。想要在微视营销中打一场漂亮的战争,灵活多变的技术可不能少。方法不难,却也要有的放矢;劳力不多,却还是必须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