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说,有4个人去看戏,遗憾的是4个人都迟到了。但是,剧场有明文规定,迟到者必须等到剧间休息才能进去。怎么办?同样迟到的这4个人,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却迥然不同。
张三拿着票就往里闯,被检票员阻止后,就和人家吵了起来,责问为什么不让入场,花钱买票就得让进。还分辩说,剧场的钟走快了。
李四在一旁看到这种情景,便明白和检票员争吵是无济于事的。于是,就趁着张三和检票员吵得正厉害的时候,偷偷溜进了剧场。
王五来到了剧场,当得知剧场规定时,便自言自语道:既然人家剧场有规定,就得遵守,谁让我来晚了呢?再说,戏的开头一般都没有什么意思,精彩的内容都在后面,等到剧间再看也不妨。想到这里,他发现马路对过有一家茶馆,于是就进去喝茶了。
赵六了解到剧场的规定后,心想:倒霉的事情都让我碰上了,我好不容易来看一场戏,还不让我进。算了,不看了。心里这么想着,就满心不高兴地回家了。
故事中4个主人公的不同表现,正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气质类型。
所谓气质类型,就是集中反映人的不同气质特点的几种典型情况。气质类型的划分,一般根据构成气质类型的如下几方面的特性:一是感受性。这是人对外界影响产生感觉的能力。二是耐受性。这是人在经受外界刺激作用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三是反应的敏捷性。这是人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灵活程度。四是可塑性。这是人适应外界变化的可塑程度。五是情绪兴奋性。这是人的情绪兴奋的强度和平衡性。六是倾向性。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外倾或内倾的程度。
下面,我们来具体描述4种典型的气质类型的特征。
胆汁质的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高,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
这种人通常是那种脾气倔、强急脾气的人。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是,好冲动,情感发生快,强烈而持久,动作迅速而强烈,对自己的言行不能控制,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具有这种类型特征的人,在情绪反应上易受感动,情感一旦发生就很强烈,久久不能平静,易对人发脾气,性情暴躁易怒,情绪不能自制。在行为方面表现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有创新精神,工作积极,遇到困难时能以极大毅力去克服。这样的人要注意在耐心、沉着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心理修养。
黏液质的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不灵活,具有稳定性。
这种人往往是沉稳安静慢性子的人。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是,性情沉静,情感发生缓慢而微弱,不外露,动作迟缓,容易抑制,沉默寡言。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沉着、平静、迟缓,心境平稳,不易激动,很少发脾气,情感很少外露。在行为方面表现为沉默寡言,面部表情单一,胸怀宽广,不计小事,能委曲求全,自制力强,活动中表现为有条有理,深思熟虑,坚韧不拔。这种人容易形成勤勉、坚韧、实事求是的精神,但也可能形成萎靡、迟钝、消极、怠惰等不良品质,需要注意调节。
抑郁质的特征: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倾,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不灵活。
这种人往往是敏感消沉的人。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是,性情软弱,情感发生缓慢而持久,动作迟钝,容易疲倦。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情感比较平静,不易动感情。情感脆弱,易神经过敏,容易变得孤僻。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动作迟缓、胆小、不喜欢抛头露面,反应迟钝。这种人易形成伤感、沮丧、犹豫、深沉、悲观等不良心理特征,需要注意调节。
多血质的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露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
这种人往往是性情活泼的人。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是,情绪不稳定,情感的发生迅速而易变,思维语言迅速而敏捷,活泼好动。在情绪反应上表现为,快而多变,但不强烈,情感体验不深,但很敏感。在行为方面表现为,活泼好动,机敏,爱参加各种活动,但常常有始无终。适应性强,善于交际,待人热情,学习上领会问题快。但也会表现出轻率、不忠诚等。这样的人要注意在刻苦钻研、有始有终、严格要求等方面的心理修养。
丹麦的皮特斯特鲁普的一幅漫画,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上述4种具有典型气质类型的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
你也许说,我的气质特征怎么跟上述哪种类型都对不上号?不用担心,这一点也不奇怪。一来,上面4种气质类型只有少数人,是典型代表,多数人是兼有两种或几种特征的中间型,只是某一类型的特点突出些。再有,你也许想找一种好的气质类型,来跟自己对号。结果呢,觉得每种气质类型,都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于是,不知该把自己归入哪一类型了。正是这样,气质类型本无所谓好坏,每种类型都各有长短。我们后面还会谈到这一点。
现在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人们不同的气质类型哪里来?
这是一个古老的心理学问题。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就提出了4种体液的气质学说。他认为人体内有4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种体液谐调,人就健康;4种体液失调,人就会生病。机体的状态决定于4种体液混合的比例。希波克拉特曾根据哪一种体液在人体内占优势,把气质分为4种基本类型: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和多血质。胆汁质的人体内黄胆汁占优势,黏液质的人体内黏液占优势,抑郁质的人体内黑胆汁占优势,多血质的人体内血液占优势。后来证实这种解释是缺乏根据的,但他提出的4种气质类型是存在的,所以,这4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分为“中行”、“狂”、“狷”三类。他认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意思是说,“狂者”一类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他们“志大言大”,言行比较强烈表现于外;属于“狷者”一类的人比较拘谨,因而就“有所谨畏不为”;“中行”一类的人则介乎两者之间,是所谓“依中庸而行”的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医学中,曾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把人的某些心理上的个别差异,与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按阴阳的强弱,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5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具有不同的体质形态和气质。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和“土形”,也各有不同的肤色、体形和气质特点。作为分类基础的阴阳,与近代生理学研究的兴奋和抑制有某些类似之处。
后来,又有人提出“气质血型说”。人体血液有A型、B型、AB型、O型4种血型。日本学者曾用大量时间,来研究血型与气质之间的联系。他认为,A型血型的人其气质特点是:老实、稳重、多疑、怕羞、孤僻、依赖他人、易冲动。B型血型的人其气质特点是:感知灵敏、善于社交、好管闲事、不怕羞。AB型血型的人其气质特点是:以A型气质为主,含有B型气质成分。O型血型的人其气质特点是:意志坚强、好胜霸道、爱指使别人、有胆有识。但是,这种学说并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同一种血型的人,会有不同的气质特点;而不同血型的人,又会表现为相同的气质特点。
再后来,还有人提出气质的“内分泌学说”。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会激活身体不同的机能。因此,内分泌腺的功能缺乏或过剩,都会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人体内分泌腺的活动,激素的合成,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同时,内分泌腺的活动又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从“神经一体液调节”的角度来看,内分泌腺的活动对气质是有一定影响。但是,也不能忽视神经系统,特别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特性,对气质的更为直接的作用。因此,不能片面夸大内分泌腺体活动对气质的影响。
对气质的成因作出较科学解释的,还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是巴甫洛夫提出来的。他在研究高等动物的条件反射时,除了发现和阐述了大脑皮层活动的一般规律外,还对高级神经活动的个别差异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这两种神经过程具有强度、平稳性和灵活性三方面的特性。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大脑皮层细胞经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强的刺激引起强的兴奋,弱的刺激引起弱的兴奋。但是,有时较强刺激物作用于神经系统时,并不是每一人都能以相应强度的兴奋来对其反应,有的可以忍受这种较强刺激,表明其兴奋过程较强,而有些则忍受不了这种刺激,表明其兴奋过程较弱。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最重要标志。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之间的强度是否相当。如果两种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均衡的,则是平衡的,如果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占优势,则是不平衡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如果两种神经过程转换得快,其神经过程灵活性高,反之则是灵活性低。
巴甫洛夫根据上述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组合,把高级神经活动分为许多类型,其中有4种基本类型,并且以此来解释人的4种气质类型。
第一种神经活动类型,是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以容易兴奋难于抑制为特点,因此,又称之为“不可遏制型”。
第二种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而灵活的类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二者容易转换,以敏捷活泼为特点,因此,又称之为“活泼型”。
第三种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类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但二者不易转换,以安静、沉着、反应迟缓为特征,因此,又称之为“安静型”。
第四种神经活动类型是弱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弱,过强的刺激容易引起疲劳,以胆小畏缩、消极防御为其特征,又称之为“抑制型”。
巴甫洛夫认为4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4种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其中,“不可遏制型”对应“胆汁质”,“活泼型”对应“多血质”,“安静型”对应“黏液质”,“抑制型”对应“抑郁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的这种对应关系,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