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这样诉说自己的困惑:
我是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被“二本”录取。但是我现在很忧虑,因为我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不会与人相处了。我是个缺乏勇气的人,白白放走了每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当众提问题我就有点开不了口。初次见面的人,更会使我陷入尴尬。我即将步入大学,可我一直在烦恼,到底怎样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谁能帮我改变性格吗?
心理咨询中,不少年轻人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的性格可以改变吗?谁能帮我改变性格?
对这两个问题,这里不必做什么理论分析,下面这个过来人的真实故事,会帮我们找到答案。你听——
我这人急性子是出了名的,同事叫我“炮仗”,领导说我是“犟头”,孩子们背后管我叫“老虎”。心理医生给我个综合结论:“A型性格”,并说,你这性格不改,早晚要吃大亏。
亏确实是吃了。20年前我就患上了高血压,后来又有了冠心病,心绞痛一次次地发作,用了好多药,病情反而加重,还不到50岁,保健医生就劝我“病退”。
心理医生告诉我:“只要你改变了A型性格,治疗可事半功倍。”他告诉我一个改变急性子的绝招——钓鱼。
我虽然将信将疑,还是自备了钓具去学钓鱼,并结识了一位鹤发童颜的钓翁。他不仅传授给我许多钓鱼技术,更重要的是,点拨了我许多钓鱼养生的深刻道理:什么直钩钓鱼,莫计得失;小鱼放生,放眼未来;风钩雨钓,磨炼火性;专心致志,杂念皆空;淡泊名利,一生轻松……使我心胸顿开。后来我才知道他已89岁,是一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归侨老人。
转眼我已六十有五,经常的钓鱼活动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前不久,那位心理医生给我做了性格答卷测试,他惊讶地告诉我:“你已经不再是A型,而是B型性格了!”难怪我现在几乎不用药,血压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好多年没再发生心绞痛了。
读过这个的故事,你一定给上面的两个问题找到了肯定的答案: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性格的改变靠自己。就是说,没有人能帮你改变性格,性格最终靠自我塑造,正所谓“我的性格我做主”。事实就是这样,连几十岁的过来人都能主动改变性格,我们年轻人就更应该而且能够自我塑造良好性格了。
那么,我们怎样为自己的性格做主,自我塑造良好的性格呢?
第一步,要深入了解自我,准确评价自我性格。
先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看清自己的性格有哪些长处,有哪些短处。在自知的基础上,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和符合实际的自我设计,从而在学业和事业上扬长避短。这是性格自我塑造的第一步。
对自己性格的自我评价,首先靠自我观察,对自己的性格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
请你准备好纸笔,写下这几个问题的答案:第一,你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用三四个最贴切的形容词加以描述。第二,你性格中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最需要改善的性格特征是什么?第三,你性格中最矛盾或最不明朗的特征是什么?如果你对以上问题很快就做出一个有把握的回答,说明你自我意识较强,关注自身的发展;相反,如果你犹豫不决,无法作一个确切的回答,则说明你平时不够关心自己,有依赖他人的倾向。
性格的自我评价,意味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完全准确地进行性格的自我评价是不容易的,但经过有意识的主动的自我评价,逐渐使自我评价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与他人评价趋于一致,则是可能的。
如果对自我评价把握不大,还可以从两方面加以修正和补充。
一是通过他人,特别是相识较深的人对自己的性格作出评价,如父母、朋友等。通过他人评价,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比较,然后加以修正。在此基础上,将自我性格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分类列出,并注上哪些性格特征需继续保持与强化,哪些性格特征需改造更新。这种性格分析评价的过程,是个人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是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心理测验,对自己的性格特征作一个较客观的判断。本书最后的性格测试,可以帮助你。当然,必要的时候,可以请专业人员进行心理测验。
第二步,要主动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性格。
良好而成熟的性格,并不意味着完美,但它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等,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那么,什么是良好性格?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认为,性格成熟的人应具备7条标准:①对社会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以显示自我存在;②在与人交往中,有领悟痛苦、热情、恐惧和失败的能力,能理解他人的行为,容忍他人的缺点;③承认环境对人的情绪影响,不掩盖个人情绪,不做情绪的俘虏,对情绪的控制不是压抑,而是采取有效的手段调节情绪,不至形成对自己的威胁;④对挫折有耐受力,但不听命于挫折,而是勇于消除或跨越阻碍,走自己的路;⑤能客观理智地面对现实,积极改变现实环境中不利于自己的因素,使其适合自己的需要,承认现实的本来面目,做事不违背客观条件;⑥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渴望掌握安身立命的生活特征,为事业成功能够做到全神贯注,热心工作;⑦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人又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能自觉发挥自己的长处,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优点,对未来有稳定而长远的生活目标,能把事业作为生活的基石,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追求目标的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自我实现是人类追求最高境界的理念,对希望自我实现者提出7条建议:①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莫使心胸像个瓶颈;②在任何情境中,都能够从积极乐观的态度看问题,根据长远的利害关系做决定;③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有不如意之处,设法改善,坐而空谈不如起而实行;④设定积极可行的生活目标,然后全力以赴求其完善,却不能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不会失败;⑤对是非论争,认清真理正义所在。纵使违背公议,也应挺身而出,站在正义一边,坚持到底;⑥莫使自己生活僵化,应给自己在思想与行动上留一点个性空间,偶尔放松一下身心,将有助于自己潜力的发挥;⑦与人坦率相处,使别人看见你的长处与缺点,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
如果你具备了如上的特征,应该说就具备了良好的成熟的性格。
当然,良好的性格的形成不是一个早晨的事情,需要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自我塑造良好性格,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持心境开朗,学会有意识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正常的情绪生活;②加强意志锻炼,有意识地自觉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外在不良行为,培养自己经受挫折的耐受力,在挫折面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消极低沉;③自觉检查,修正自己性格弱点,培养健康的性格模式;④提高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⑤培养良好的情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把自我修养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求知与实践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三步,要勇敢面对自我,坚决克服性格弱点。
一个人的性格缺点仿佛是自己性格优点的延伸。就是说,如果性格优点的延伸超过应有的限度,表现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不是火候,那就会变成性格缺点。相反,性格缺点也能成为性格优点。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一定的缺陷,但只要敢于面对自我,不文过饰非,缺点就能被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所以,性格的自我塑造关键是把握好度,比如,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豪放而不粗鲁,好强而不逞强,活泼而不轻浮,机敏而不多疑,果断而不冒失,稳重而不寡断,谨慎而不胆怯,忠厚而不愚蠢,老练而不世故,忍让而不软弱,自信而不自负,自谦而不自卑,自强而不自骄,自爱而不自赏等。
克服不良性格弱点,还可通过心理训练来促进。第一,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通过成功的想象,使自己的身心保持思维活跃,情绪稳定,坚定果断,自尊自强的性格特征;第二,自我激励,以模范人物或崇敬的成功者为榜样,不断地鞭策自己;第三,自我暗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自我激励;第四,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比任何理论的力量来得更大。性格修养的关键,在于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从培养习惯到改变性格,要能够针对暴露出来的性格弱点,有意识地培养与之相反的习惯。通过这种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这种办法将有助于个人积小胜为大胜,最后达到完全改变性格弱点的目的。关于习惯在性格塑造中的意义,本章最后一节还将详细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