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路,千回百转,崎岖坎坷。成功之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这就是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是一种相信自己必能成功的一种坚定信念。
专家们研究发现,信念的力量是惊人的,有时甚至可以创造“奇迹”,可左右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健康,甚至生与死!
一位盲人琴师带着一位盲童四处漂泊,以弹唱为生,技艺高超,名扬四海。有一天,老琴师终于弹断了第一百根弦。他欣喜万分,因为他师傅生前曾传给他一个药方,说当他弹断第一百根琴弦时再照单服药,必能使双目复明。然而,当他来到药店的时候,药店伙计却告之纸上只字没有。琴师木然了!虽然他明白了师傅的苦心,但那个支撑了他一生的强大的支持力顷刻间消失了,精神也随之彻底崩溃。不久,他便去世了。临终前,他把药单传给了盲童,并重复了当初他师傅讲的那番话。他要传给盲童的是一股力量,一个追求,一种生的理由和信念。因为他这一生就是靠这种信念和追求来维系的。
1995年6月29日下午6时,韩国汉城突然迸发出一阵震天动地的轰鸣声,闻名遐迩的三丰百货大楼在一瞬间倒塌了。近千人在一刹那间被埋入瓦砾之下。在这场因劣质施工而造成的韩国历史上最大的惨案中,有458人死亡,950人受伤。
然而,就在这场无法逃避的浩劫中,竟有27人在超越了“死亡极限”后生还,在人类灾难史上创造了“汉城奇迹”。其中最典型的是“最后一名生还者”朴胜贤创造的“神话”。这个在废墟中埋了16天(377个小时)的人竟奇迹般生还了!当医生给她作了紧急处理后,好奇地问:“你是靠什么来维持生命的呢?”
她的回答竟然是——“没有吃过一点东西,没有喝过一滴水。”
恢复体力后的朴胜贤经过冷静总结后,向前来采访的记者谈了体会:“首先,我有一个超乎寻常的信念:我决不能死,我还年轻,我热爱生命。我不断地想象亲人和朋友如何盼我活下去。此外,我相信我决不会死,是因为深信,营救人员一定在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挖掘寻找。这样一想,我的心情反而平静了,开始想睡觉,我就顺其自然,让自己尽情地睡,一天睡多少小时已经无法知道,到后来便成为‘昏睡’。在睡梦中,我会做许多奇奇怪怪的梦,但都不是噩梦。最奇迹的是,每当我饥渴难忍时,我总会梦见一名憨厚善良的小和尚。他每次见到我,都送我一个我最爱吃的日本青苹果,又酸又甜的大苹果,我吃了以后,不饿也不渴了。”
那么,这些“朴式经验”究竟有没有道理呢?日本著名人体生理学专家福田,在后来的一次讲演中对此做出如下解释:“首先,顽强的求生信念确实是延长生存的一种‘最佳心理良药’。人类遇难史的许多事实都证明,其他情况都相同时,求生信念越强的人存活的时间也越长。这是由于在严重威胁生命的环境中,强烈的求生信念作为一种‘心理亢奋’,能够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强度,使细胞的抗死亡能力大大增强。其次,炽热的求生信念同‘沉睡’相结合,会形成一种‘最佳身心状态’。在‘无食无水’的险境中,睡眠实际上是一种减少体能和营养消耗的最佳状态。最后,‘梦中送果’则更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潜意识求生技巧。这种梦境是在强烈信念的支配下,处于深睡的人奇妙的潜意识造成的,这种‘欲望潜意识’的作用不可低估。‘梦中送果’与‘望梅止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人们常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谁也没法把你打倒,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每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身处绝境,也千万不要说自己不行,要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真正超越自己。
一句话,自信的力量,可以创造成功,可以创造奇迹。
自信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一样会创造成功,创造奇迹。
看过电影《功夫》的人,一定会对影片中“鲍牙珍”的长相印象深刻。当然,没有看过的人,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为她的五官长得实在是太“端正”了。但是,你知道这个演员的故事吗?
那是2002年的时候,周星驰为拍摄“娃哈哈”广告,需要招募一些帅哥靓妹。这位来自广州的“靓妹”也来参加。结果被当时的周星驰惊为天人:“你怎会认为自己是靓女呢?”女人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在关于相貌的问题上。然而,面对周星驰的揶揄,她却勇敢地说:“因为我有自信,所以我会成功!”周星驰虽然阅人无数,但当时听到“靓妹”的如此豪言,他肯定也会为之一震吧!很自然,作为广告演员她落选了,但幸运的是,她给周星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构想《功夫》剧本的时候,周星驰的脑海里便始终无法抹杀这么一个“极品”,索性找她来演“鲍牙珍”这个角色。
因为一句勇敢的“回敬”,她“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多少真正的帅哥靓妹梦寐以求的与周大导演合作的机会。虽然戏不是很多,但是,她却成功地“俘获”了观众的阵阵笑声。
这就是自信创造的成功。这位成功者的名字叫做——陈凯师。
下面,让我们的神思来到美国FOX电视台选秀节目“美国偶像”现场。
一位21岁的华裔青年,选择了拉丁歌王瑞奇·马丁的性感快歌《怦然心动》,作为参赛曲目。在他的演绎下,马丁性感的摇臀动作,变成了机械式的木偶摆动。台下三位评委,被他滑稽的表演搞得哭笑不得。一位以尖酸刻薄出名的评委,终于无法忍受这位青年惨不忍睹的带着浓厚异域口音的英文演唱,粗暴地打断他,并刻薄地批评道:“你不会唱,你不会跳,你叫我说什么好呢?”观众都以为,这个唱歌走调、舞姿拙劣的年轻人,会羞愧得脱逃了。不料此时他却勇敢地回应:“我已经尽力了,我对此无悔!”
就因为这句话,年轻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气、率直和真诚,竟然大获人心。隔天有三个网站转播他的表演,短短几天中,便有超过800万人次的阅览量。其中一个专门为他设立的个人网站上,有超过30000人签名,要求“美国偶像”节目重新让他参赛。几乎一夜之间,他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美国主流媒体如《洛杉矶时报》及电视娱乐节目“今夜娱乐”,也纷纷找他专访。“美国偶像”的制作人沃里克表示:“他很诚实、坦白、直接,那样答复评委的质疑是对的,这是一种值得表扬的处世哲学。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一句“无悔”让他走红,这个“草根偶像”的名字现在已经众人皆知,他就是——孔庆祥。
接下来,我们再走进一个令我们不能不感动的故事。
他两岁的时候,突然就奇怪地停止长高了,而且他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经过专家会诊,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阻碍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疾病,医生们认为他只能活6个月了。还好,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勉强使他恢复了体力,但是他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他在医院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9岁。他只能在心里计划着去报复那些嘲笑他的孩子们。
多年以后,他回忆道,在他的潜意识里面,“那一切的经历让我梦想在体育上能取得一些成功”。有时,他的姐姐会去滑冰场滑冰,他总是跟着一起去。他站在场外,那么虚弱瘦小,发育不良,鼻子里还插了一根直到胃里的鼻饲管,那根管子的另一头就用胶带贴在他的耳朵后面。有一天,他看着他的姐姐在冰面上飞驰,突然转身对父母说:“听我说,我想试试滑冰。”两个正在谈话的大人吓了一跳,难以置信地看着病弱的孩子。最终他试了,他喜欢上了滑冰,并开始狂热地练习。在滑冰之中他找到了乐趣,他可以胜过别人,而且身高和体重在滑冰场上并不重要。
在第二年的健康检查中,医生吃惊地发现,他竟然开始长个儿了。虽然对他来说想达到正常的身高已经不可能,但重要的是,他正在恢复健康,正在获得成功,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没有哪个孩子会再嘲笑他了。相反,他们全都欢呼着冲上去请他签名。他刚刚参加了又一次令人赞叹的世界职业滑冰巡回赛,一系列的高难度冰上动作让观众如痴如狂。
目前他已经退役,不再当职业滑冰选手了。但是他仍旧是冬季运动中受人尊敬的教练、顾问和评论员。由于他的自信和自强,虽然身高只有1.59米,体重才52公斤,却无法限制他的力量和成功。
他就是前奥运滑冰冠军——斯科特·汉密尔顿。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以与成功无缘,不自信才是最大“杀手”。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认可自己,勇敢地展现自己,成功就有可能会不经意间向我们靠拢。即使失败了,那也很有可能是下一个成功的开始。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自信有这样的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一些男孩的自信心进行测试,把他们分成高度自信、中等自信和低度自信三组,然后观察他们的种种表现。结果发现,高度自信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是积极活跃的,且富有创造性。他们对自己所要做的事充满信心,很少感到厌倦。在讨论问题时,他们总是积极地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中等自信的孩子和高度自信的孩子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他们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积极看待外部世界。然而他们不能确信自身的价值,只有在受到他人肯定和重视时,他们才把工作做得比较出色。低度自信的孩子与上述两组明显不同,在大多数时间里,他们总是闷闷不乐,他们害怕尝试,担心没有人喜欢他们,在讨论问题时总是保持沉默。
由于自信的不同,也就必然会有不同的人生发展。因为,自信可以给人积极的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极大地激发生命的潜能。
一个咨询来访的年轻人曾经讲述过这样的经历:“面对一件事,一旦我的感觉告诉我这件事很困难,我就会想到放弃,不知道是不是害怕失败;但放弃后,再回味时就感到比失败还难受。”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的结果。这位年轻人给自己实施的正是消极的心理暗示,消极心理暗示的结果是摧毁了他的自信。
所以,当你想要打退堂鼓的时候,不妨挺起腰板,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可以做得很好。自我暗示的作用是强大的,有时它会使人绝处逢生,有时又会使人功败垂成。因为人是十分情绪化的动物,常常受情绪的影响,而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消极的暗示主导自己,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往往因为遇事畏缩的缘故,而失去了成功的机会!”畏缩的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不良的自我暗示。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的能力,注意控制并消除一些消极的自我暗示。尤其当遭遇困难和打击时,我们应该自己对自己说:“我很坚强,我不会倒下”,“我能行”,“我能做好”,“我要快乐地生活”。总之,我们应该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的自我暗示力量,必将为自己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一个中学篮球队的教练作了一个实验。他把水平相似的队员分为三个小组,告诉第一组停止练习自由投篮一个月;第二组在一个月中每天下午在体育馆练习一小时;第三组在一个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练习一个小时投篮。结果,第一组由于一个月没有练习,投篮平均水平由39%降到37%;第二组由于在体育馆坚持了练习,平均水平由39%上升到41%;第三组在想象中练习的队员,平均水平却由39%提高到42.5%。这真是很奇怪!在想象中练习投篮怎么能比在体育馆中练习投篮要提高得快呢?原来,当队员们在想象投篮时,他们投出的球都是中的!成功者就是这样,他们想象每一个他们想要获得的经历,想象每一次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心之所向”起决定性的作用。给大脑正面的刺激——即积极自我暗示,大脑就会活络起来,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美国成功的企业家大多都是不时地给自己美好的想象——我的运气绝对是好的,我一定会成功的。自以为运气不好的人,往往因为这种定位给自己带来消极的影响,有时真的使自己与成功擦身而过。
所以,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坚定自信。即使失败了,就想“下次一定能成功”;成功了,就对自己说:“看,我多棒,再接再厉,下次一定会更好!”
总之,自信是一种良好的性格特征,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反映的是对自己的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充分肯定的态度倾向,包括肯定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信这一性格特征,还会与勤奋、负责、独立等良好的性格特征相互促进。这些是成功必备的非智力因素,而自信在其中至关重要。正如美国的丹尼斯·威特勒所说:“成功者的态度包含众多的成分。但是,最重要的是具有自信心。”
自信是一根支柱,能撑起精神的广袤天空!
自信是一片阳光,能驱散失迷者眼前的阴影!
自信是一块田园,能萌生希望的新绿!
自信是一面风帆,能带人抵达成功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