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
有一天,朱茜打开房门时,猛地迎面看见一个面露凶相的持刀男子。朱茜吓了一大跳,但也立刻明白:“糟了,抢劫!”然而,勇敢的朱茜立即镇静下来,微笑着对这名男子说:“朋友,您是来推销菜刀的吧!”说到这里接过菜刀,“让我看看这把刀,嗯,看起来挺不错的,我就买下这把刀吧!”接着,她让这个男子进屋,并且一派轻松地说:“你很像我以前一位热心的邻居!见到你,我感到非常高兴。对了,你要喝咖啡,还是绿茶呢?”
这个原本满脸杀气的男子,被朱茜这一番言语的“折腾”,此刻,反而有点手足无措,他结巴着说:“不必了,谢谢,谢谢!”
朱茜笑着送来一杯热咖啡,接着拿出钱,买下男子那把刀。
朱茜的以攻为守,令这个男子乱了方寸。他看着手中的钱迟疑了一下,接着便走了出去,当男子走到门口时,他忽然又转过身来。就在这令人屏息的一刹那,男子对朱茜说:“小姐,谢谢您改变了我今后的一生……”
你一定叹服朱茜的机智,其实,我们更该叹服朱茜的勇敢。机智和勇敢是一对亲密的兄弟。朱茜的故事对此作了生动地诠释。真正的勇敢就要像朱茜一样,临危不乱,机智应对,自己在逃脱险境的同时,还化解了别人的危机。
勇敢,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是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勇猛无畏的性格特征。这是成功者必备的重要性格特征。也许,上面的故事是个非常事件。但是,人生之路的险象环生,成功之路的艰难险阻,确实是经常遇到的事情。懦弱退缩,怎能一路前行?所以,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所有的潜能;冲破困难,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自身所有的智慧;化险为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量,创造成功。
勇敢不仅仅是不怕困难和危险,还是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有所突破,敢于有所创新。科学史的发展最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太阳东升西落,是世代的人们无数次观察到的现象。人们头脑中逐渐形成了太阳围绕地球转的印象。而且,看上去“小小”的太阳绕着“庞大”的地球转非常合乎情理。人们的这个印象,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肯定下来,并经一世纪由哲学家托勒密完成理论系统,再加上宗教的支持,到了哥白尼时代早已成了不容怀疑的“真理”。而哥白尼却一反常识创立了“日心说”,在当时需要多大的勇气?
在400年前的欧洲,教授们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都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些。常识也是如此:一块重的石头很快就落到地面,而轻的羽毛则飘飘摇摇好半天才落下来。亚里士多德是先哲圣贤,教授们是学术权威,常识又是如此的妇孺皆知,“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些”这种看法,自然是“绝对可靠不容置疑”了。可伽利略硬是来“唱反调”,大胆地向公众的观点挑战,提出轻重不同的物体一样快地下落。他从比萨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向世人展示尊重科学而不畏权威的可贵精神。没有勇敢,怎能有这样的突破?
你也许说,即使我再勇敢,一辈子也不会有这样的突破和创新。但是,勇敢的性格,足以让你超越自我,有所成功。
在一次体育课上,体育老师正在考核一群学生,看有谁能跃过1.15米的横杆。几乎所有学生都没有成功。轮到一名11岁的小男孩子时,他犹豫了半天,一直在冥思苦想如何才能跳过1.15米,但时间不允许了,老师再一次催促他立即开始。情急之中,他跑向横杆,却突发奇想,竟在到达横杆前的一刹那倒转过身体,面对老师背对横杆,腾空一跃,竟鬼使神差般地跳过了1.15米的高度。他狼狈地跌落在沙坑中,有些垂头丧气地低头等待批评。旁观的同学们都嘲笑他的跌倒。体育老师若有所思,微笑着扶他起来,并表扬他有所创新的精神,鼓励他继续练习他的“背跃式”跳高,并帮助他进一步完善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而这位小学生不负众望,后来他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采用“背跃式”的奇怪跳高姿势,征服了2.24米的高度,刷新了当时奥运会的跳高纪录,一举夺得了奥运会跳高金牌,成为享誉全球的体坛超级明星。他就是美国跳高运动员理查德·福斯伯。
在生活中有许多成功的机会,等待我们去把握和创造,有些时候也许仅仅需要我们一点点创新的勇气。当我们左冲右突不得突围之时,为什么不试试另外的途径呢?当向前边寻找机会没有成功的时候,说不定成功就在我们的身后。
你也许说,作为青少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还需要什么勇敢?问题恰恰在于,学习上也需要勇敢的性格。
心理学家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让40名中学生在一种设计的心理学仪器——“镜画仪”上去学习一种新的技能。
学习是这样安排的:每个同学坐在椅子上,双眼注视桌上摆着的“镜画仪”上的镜子,手握一支带有金属笔尖和导线的画笔,沿着镜中所看到的一条5毫米宽的路线,来学习画一个六角星。由于镜中所看到的六角星的上下方位,与实际方位正好完全颠倒,因而排除了同学们原有方位经验的作用,等于从头开始学习一种新的技能。在每个同学练习镜画过程中,如果金属笔尖离开了这条5毫米宽的路线,碰到两边的金属板时,“镜画仪”上的电铃就会发出响声,表示练习路线出现了错误,犯规一次,警告这个同学,提醒他改正。当某个同学经过练习,能够达到不犯一次错误地画完一遍六角星时,则确定为他的镜画技能已经形成。每个同学练习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如果某个同学,在上述时间内没有达到上述要求,才确定为镜画技能没有形成。
在同学们练习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从旁仔细观察大家的各种表现,记录每个同学每画完一遍六角星所用时间及犯规次数。最后,通过每个同学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了解每个同学平时学习中所表现的个性心理特点: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平时作业是否认真,能否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注意力是否稳定,学习中的坚持性表现如何,是否凭兴趣学习以及平时做事时的胆量大小等。
这次实验得到的结果是:
第一,同学们镜画练习中的个别差异很大。表现为:从每个同学形成镜画技能所用的总时间来看,最短者为58秒,最长者为3805秒;从每个同学镜画技能形成所用的总遍数来看,最少者为1遍,最多者为53遍;从每人每遍练习所用的平均时间来看,最短者为38秒,最长者为511秒;从每人每遍练习时犯规的次数来看,最少者为0次,最多者为97次。
第二,以上个别差异,与每个同学在平时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点关系密切:镜画练习效果好的同学,平时学习中所表现的个性心理特点一般都较好;镜画练习效果差的同学,平时学习中所表现的个性心理特点一般都较差。
第三,平时胆量大的同学镜画练习进步快,平时胆量小的同学进步慢。其表现为:胆量大的同学在开始练习时,虽然因常犯规而使警告电铃不断地响,却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大胆地去练习。这样,在练习过程中尽管出现的犯规多,但因他们不怕出错,所以进步也快。而平时胆量小的同学,在一听到警告铃声后,往往出现犹豫停顿,或者放慢速度,或者不敢继续去练习了。这样,因为怕出错,练习中的犯规尽管少了,但进步也慢了。
第四,对镜画练习感兴趣的同学,一般注意力比较集中稳定,态度认真,能克服困难,不怕手腕酸累,坚持到镜画技能最后形成;对镜画练习不感兴趣的同学,在练习过程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常表现出不耐烦的现象,不能坚持做完实验,多人半途而废。
从上面的实验结果,我们已经明显地看到,是否大胆勇敢是影响练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镜画练习与平时学习,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心理特点却是一致的。不要怕在学习中出错,勇敢地尝试,大胆地练习,一样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获得学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