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学校如何影响性格(1 / 1)

不用说,学校生活对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肯定有重要意义。想想我们自己的某一个性格特征,就得益于校园生活。学校不仅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一代新人良好性格的地方。那么,学校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影响学生性格的呢?

第一是课堂教学。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这个过程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地就会养成我们坚持性、自制力、主动性和独立性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再有,在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过程中,形成了我们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对发展个人良好的性格特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是学生集体。

我们在校园里,总要在一定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等集体生活,对我们的性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集体。班集体使学生习惯于系统地和有目的地学习,得到克服困难的锻炼,并且品尝到集体生活的乐趣。集体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群、组织性、纪律性、自制、利他、勇敢和顽强等优良的性格特征,也有利于克服孤独、自私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处于一定的地位,在活动中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这种角色地位也必然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发展。心理学家研究了“角色扮演”的作用。按照研究方案,老师在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中,挑选出在班级中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要他们担任班委,并且在工作中给予指导。半年以后,这些学生在班级里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有些人在自尊心、责任心、安全感等性格特征的测验得分,都有所提高,整个班级的风气也有所改变。

集体中的一些同伴团体,对学生性格的影响有时候更为明显。青少年的心理常常受到来自同伴压力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努力营造积极的学生同伴团体,一方面学生自己要恰当的选择同伴团体,发挥同伴团体的积极影响,抵御来自同伴的消极影响。

第三是教师影响。

第一个方面是教师自身性格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首先是教师自身性格的示范作用。教师在学校中的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发展。学生年龄越小,受教师的影响越大。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言教”,还要进行“身教”。

美国教育基金会花了近30年的时间,对413名教师,进行了一项好教师和不好教师特征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好教师的重要特征是:

1.控制班级的能力强。

2.对学生关心和同情。

3.使学生学懂、学会。

4.耐心。

5.教的方式让学生感兴趣,鼓励学生的热情和信心,使他们自己学会学习。

6.行为高标准,使学生尊敬。

7.喜欢并尊重学生。

8.对教学热忱、专心致志。

9.容易接近,与之相处令人愉快。

10.了解所教学生的性格。

11.有幽默感。

12.对待问题掌握灵活。

13.公正。

其中,第2、4、6、7、8、9、11、13项,是从人的性格角度进行描述的,而其他项目,如第5项也反映了对教师性格因素的要求。

被调查的相对不好的中小学教师的重要特征是:

1.处理纪律问题宽严不当。

2.没有能力把课程教清楚。

3.对学生不关心,不考虑学生的差异。

4.行为上低标准。

5.不好接近,容不得不同意见,冷漠。

6.不耐心。

7.教学方法使人厌烦,不能鼓舞学生自己想去学会。

8.对教学无热忱,只把它当作一种职业。

9.对教学和学校的规则掌握得不灵活。

10.不喜欢、不尊重学生。

11.欺骗学生,使其受害。

12.对课程缺乏足够的知识。

13.没有幽默感。

其中,第1、3、4、5、6、8、9、10、11、13项,都属于性格方面的问题。如第12项是指教师对学生不公正、不客观;第11项是指教师缺乏真诚的性格。

从上述调查中可看出,描述一个教师的特征中,有70%左右的因素属于性格特征,可见教师性格的重要性。教师任何一种性格特征,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都起到示范作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第二个方面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的影响。

海伊和哈特雄在研究学生诚实这个性格特征时发现,喜欢教师的学生说谎少,容易形成诚实的特征;不喜欢教师的学生则经常说谎,容易形成虚伪的性格。

勒温等人把教师管教学生的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专制的方式、民主的方式和放任的方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管教方式,会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民主的管教方式,学生的性格特征往往是情绪稳定、积极、态度友好、有领导能力。专制的管教方式,学生的性格特征往往是情绪紧张、冷漠或带有攻击性、教师在场时毕恭毕敬、不在场时秩序混乱,缺乏自制性。放任的管教方式,学生的性格特征往往是无团体目标、无组织、无纪律、放任。

由此看来,为了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教师除了要努力完善自身性格,发挥示范作用外,还要妥善地处理好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