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境影响性格吗(1 / 1)

塑造你的性格 马志国 1257 字 5个月前

性格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写照。就是说,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环境是性格形成的客观因素。这个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首先,是自然环境方面。

一是胎内环境。

母亲的子宫是胎儿的第一个环境,小生命在这个环境里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到胎儿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从受精卵到胎儿的出生,大约需要270天,这是人的生命的开端。胎儿生活的胎内环境是一个自然环境,孕妇的营养、情绪和健康状况,都影响着胎儿的发育。美国纽约大学托马斯·伯尼认为,胎儿不仅有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活动,而且还能够与母亲交流情绪信息。他指出,母亲的心理活动对胎儿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母爱”对胎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托马斯·伯尼指出:“……子宫是胎儿最初接触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的体验,将直接影响到胎儿性格的形成。”斯托特也指出:“婚后生活不和睦的夫妻所生的孩子,因恐惧心理而出现神经质者,比婚后美满的夫妻所生的孩子高4倍。”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直被妇产科医生用来防止孕妇流产的一些药物,如雌激素和黄体酮,最近发现它们对胎儿的性格有着不良的影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孕期使用雌激素或黄体酮,会使胎儿出现明显的女性特征,男性表现为性格软弱,很少有攻击能力;而女性则更加女性化。许多研究还表明,孕妇的精神状态、情感、行为、意识等,也同样可以引起激素分泌的改变,从而影响到胎儿的性格形成。

可见,在怀孕期注重胎儿性格方面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上面这个因素,可以说是影响性格的一个先天因素。

二是地理环境。

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对性格发展也有一定影响。我们平时都说,北方的姑娘和南方的姑娘的性格特征有明显的差别。这就与地理气候有关。北方气候干燥,多平原山川。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大方、开朗、坚强和吃苦耐劳等性格特征。南方气候温和湿润,多河流。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温柔、活泼和灵巧等性格特征。当然,有些影响性格发展的自然环境也不是纯自然的,其中也“渗透”着社会文化的影响,不能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绝对分开。影响性格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紧密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其次,是社会环境方面。

社会环境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已经为许多研究所证实。

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被人们叫做“狼孩”。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一岁半。大概都是在出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没有被狼吃掉。

两个孩子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表现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处乱窜,像狼那样嚎叫。她们几乎没有人的行为和习惯,而具有狼的某些习性。这两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以后,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说两个单词,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1年7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2年7个月后,学会了不用支撑的站立。到学会两脚步行,竟费了5年的时间。即使这样,一旦快跑时还是用四肢。

经过5年,卡玛拉能照料孤儿院的幼小儿童了。她会为跑腿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好而哭泣。这些行为表明,卡玛拉正在改变野孩的习性,显示出有了人的感情和需要进步的样子。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狼孩”本来是人的孩子,生有人的大脑,接受的是人类的遗传基因,却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性”,而更多的是“狼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狼孩从小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和狼生活在一起。

后来,我国和其他国家也相继发现了类似的“熊孩”、“豹孩”等,都和印度“狼孩”的情况类似。

从狼孩的故事,可以看出人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正常的社会环境,人就不可能形成正常人的心理,也就不能形成正常人的性格。

在社会环境中,社会文化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在社会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要受到这个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的影响,并以此为背景来促进个人的发展。社会文化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在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了人类世代相传的各种知识,形成了体现自己民族特点的道德与信仰。在此基础上,逐步具备了作为社会成员的资格。

社会文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内容,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群体生活以及在群体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互动,也难以形成正常人的性格。曾轰动南京的“马超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南京铁路局工人马超,由于个人生活受过挫折,精神受过刺激,患有典型的强迫症。他害怕孩子受人欺负,将3个孩子一直关在家中。1989年3月,当人们发现这一情况时,大女儿已19岁,二女儿15岁,最小的儿子也已11岁。但是,他们的智力年龄经测验分别只有5岁、3岁和1岁,没有形成正常人的性格特征。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没有正常的人际交往,没有群体生活中的人际互动。你看,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对形成健全的人格多么重要!

可见,人的发展是以社会文化为内容,通过社会群体的相互影响实现的。人类成为万物之灵,不仅是因为他与生俱来的素质,更取决于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离开社会环境,人性将不复存在,更谈不上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了。至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总能在你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找到根源。

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家庭生活环境。家庭生活环境对我们的性格又有怎样的作用呢?由于家庭生活环境对性格的影响更为重要,我们下面一节专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