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格遗传的吗(1 /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父母有怎么样的长相,往往子女也有类似的长相。由此我们知道,亲子之间外貌上的相似是遗传因素决定的。现在,我们讨论性格的成因,你一定也想知道,人的内在性格是否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所谓遗传素质,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征,如机体的构造与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特别是高级神经系统,即脑的特征。过去,心理学家在性格的遗传问题上做过大量研究。很早的时候,有人对巴赫家族音乐才能调查研究,在300多年时间里,这个家族出了60位大音乐家,其中20人享有盛名。这似乎说明,这个家族中遗传着对音乐偏爱的天性。

后来,心理学上用双生子研究法,来研究性格形成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这种方法由英国科学家高尔顿首创。双生子有两种情况,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两个胎儿的叫做同卵双生,由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成两个胎儿的叫做异卵双生。我们也可以通过外貌观察出来。同卵双生子外貌酷似,异卵双生子的外貌如同一般的兄弟姐妹。就是说,同卵双生子的遗传因素是完全相同的,异卵双生子的遗传素质则如同同胞兄弟姐妹。比较同卵双生于和异卵双生子的性格特征,就能大致看出遗传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1931年,洛廷等人对13~39岁的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性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同卵双生子的性格比异卵双生子的性格近似得多。

1937年,纽曼等人研究了19对同卵双生子,这些双生子是从小就分开养育的。结果发现,虽然生活环境不同,但他们在心理测验反应和生活表现上都是相似的。

1947年,岗田等人把双生子性格近似的程度,通过统计处理后用相关系数表示出来,发现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高于异卵双生子。这表明,同卵双生子的性格,比异卵双生子的性格更为相似。

1979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中心对大量的被试者作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生子即使分开生活,他们的饮食习惯、口味、声音、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特征,仍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很明显,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大于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大于一般同胞兄弟姐妹的相关系数。在该研究的双生子中,有一对很早就分开的“双生子”。后来相遇时发现,他们不仅身高、体重相同,说话的腔调,做事的风格,步态姿势也相似,而且,兄弟俩的妻子都叫琳达,后来都离了婚,他们的大孩子都叫佳姆斯·奥伦,兄弟俩都开雪佛莱轿车,都有木工的业余爱好,都喜欢在同一海边度假,都在自家花园的树丛周围修了一圈坐椅……这些现象表明,性格、爱好、志趣等确实与遗传物质——基因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遗传在性格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也研究了性格特征各个方面的遗传作用。研究表明:在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方面,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是0.61,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是0.54,两者差异是显著的;在对自己的态度方面,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是0.71,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0.60,两者的差异也是显著的;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是0.72,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是0.57,两者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0.67,异卵双生子则为0.61,两者没有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遗传因素对性格特征的各个方面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下面的一个关于双亲与孩子性格类似性的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对性格特征的影响。

以上的研究是用统计学方法,来证明遗传因素对性格的影响。那么,究竟有什么遗传基因与性格有关?

1996年1月,以色列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人类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一个叫做D4DR的基因,和人类性格有关。由它决定了一种喜好追求新奇的性格。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不安分守己,工作上总想“跳槽”,寻求新的刺激,富于冲动,喜欢冒险。与此相对应的性格则是,喜欢思考、冷漠、沉着、拘谨、恬淡寡欲。这种性格上的差异,过去一般都认为是由于孩提时代不同教养方法造成的,可是新的研究发现,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真实的原因还和其内在的遗传基因有关!

原来,第11号染色体上的D4DR基因,含有遗传指令,具有支配在大脑中形成某种“受体”的能力。这些受体分布在神经细胞表面,能够接受一种叫做多巴胺的脑生化物质,从而引发了追求新奇的欲望。经过深入研究,学者们发现,D4DR基因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一种比较长,由7个重复的DNA结构序列组成;另一种比较短,由4个重复的DNA结构序列组成。较长的D4DR基因可以形成较长的受体,它们对多巴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两者结合后,将引起人脑感应,从而使它产生了想要蹦跳、冲动的念头。而较短的受体,对多巴胺亲和力较小,引起的后果也就截然不同了。

这是人类首次把一种性格特征和一个具体遗传基因明确地联系在一起的实例,也是性格研究方面迈出的开创性一步。它至少告诉我们,人类的心理素质,同样存在着遗传基础,受着遗传规律支配。可以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类似发现,将会接踵而来。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性格的遗传因素中还包括气质的作用。关于气质及其与性格的关系,我们在后面的第七章将有专门的详细讨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性格与遗传有关。但是,如果由此说性格由遗传决定,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问题还有另一面。

拿双生子来说,有一项研究专门考察了双生子性格的意志特征的情况。我们已经知道,同卵双生子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如果说他们的意志品质有差别的话,那就完全可以归因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异卵双生子的遗传基因和一般兄弟姐妹一样,并不完全相同。如果说他们的意志品质有差别的话,那就除了主要归因于环境和教育作用外,还有一定的遗传影响。这项研究以被试者能否遵守纪律,有无自制性和坚持性,以及胆量大小等意志行动特点为指标,编拟出8对问题来考察被试者的意志品质。结果发现:在相同或相似环境下长大的24对同卵双生子一致性的相关系数为0.67;24对异卵双生子的一致性的相关系数为0.61。而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7对同卵双生子的一致性的相关系数仅为0.48。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什么呢?第一,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性格的意志特征上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明显,从而表明遗传对性格的影响不大。第二,具有同样遗传素质的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环境下长大,其性格的意志特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可见,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作用更大。

那么,后天环境对性格究竟有怎样的影响作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