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马路旁边的小摊儿上,经常可以看到以看相算命为生的人。他们口里念念有词,滔滔不绝,好像你的命运就掌握在他的手里一样。也有不少年轻人十分虔诚地去找这些人,让他们推算自己的性格,推算自己的命运。
那么,相面真能推算人的性格吗?
从人的面相、手相和体相来推算人的性格和命运,在我国古代就有了。2000多年前的孔子曾经慨叹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事情是这样的:子羽曾经拜师孔子,孔子见他长相丑陋,便心生不悦,对他比较冷淡。子羽只好离开老师发愤自学,最后,讲述儒家思想,有300多弟子。孔老夫子在懊悔之余,不禁发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慨。在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描写。比如,《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具有帝王之相,称他“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视其耳”。而魏延则脑袋上长了“反骨”,暗示他肯定会伺机谋反。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相术中,主要包括面相术、手相术和体相术等方面的内容。在面相术中,主要有相头额、相眉、相眼睛、相鼻、相口、相耳、相面色。在手相术中,主要是相手形、相掌纹、相指甲、相掌色。在体相术中,包括相颈、相胸、相背、相腰、相腹、相脐、相足、相行、相坐、相卧、相食、相声、相言语等。相术认为,不同的相与人的性格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相书上说,如果眉毛生得高,双眉对称整齐,疏而秀,清而正,平而阔,直而长,黑而亮,则人聪明文雅,长寿富贵,并且家庭和睦,亲属境况好;如果胸部平正,广阔而厚者,神安而气和,智高有福禄;如果胸部凹凸、狭窄而薄者,气量小,智浅而贫穷。相书上认为,贵人之言,言不妄发,发必中节;言不妄陈,陈必有序。明智通达的人,言语顺理;刚正不阿的人,言语正直;谦虚恭谨的人,言语谦和;急躁鲁莽的人,言语粗暴;愚蠢固执的人,言语迟钝……
那么,这些说法是否有道理?相面是否可以看出人的性格?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看人的内部心态与外部相貌的关系。
下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可以肯定,你一定清楚地看出哪一个是喜悦,哪一个是忧愁,哪一个是平和,哪一个是恼怒。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一个人内心状态,总会带来面部表情的变化。有时候,面部表情比语言还重要。语言可以把内心的真实情感掩蔽起来,表情却不容易掩蔽。除了面部表情,还有语言表情和动作表情。这就是说,从人的外部表情动作可以看出人内在情感状态。
你也许会说,上面说的是人的情感,与性格有何关系?我们已经知道,人的某种情感特点如果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就会形成他性格的情绪特征。如果某种表情经常地“定格”在一个人的脸上,那么,那种心态也就在他内心“定格”为一种性格了。比如,一个人经常横眉怒目,往往就流露了他性格急躁易怒,甚至凶恶狠毒;而一个性格慈悲善良、富于爱心的人,我们从他脸上经常看到的是慈眉善目。再如,一个总是笑口常开的人,往往有乐观的性格;而一个悲观的人,我们总会看到他愁眉不展。就是这样,我们从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往往可以看出人的某些性格特征。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承认的。当然,这种外貌特征与性格特征的关系,是后天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所以有人说,人到了40岁应该对自己的面容负责,意思就是说人要主动修炼自己的性格。如此说来,相术里面有一定的合理的东西,不能简单地完全否定,也不宜把相面本身简单地当成迷信。
但是,是否由此就可以说,人的某种面相、手相和体相与人的性格之间,一定存在着如相书上说的一一对应关系呢?是否相面可以推算性格的说法完全可信呢?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这是因为,相术中关于面相与性格关系的说法,是说人生来如此。首先,事实上,人生来的外貌特征与内心特点没有直接联系,二者的关系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其次,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也过于机械。单就外部表情说,与内部心态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更何况人的性格有更大的复杂性,正所谓“人不可貌相”。再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相术中即使有一定的合理的东西,也被蒙上了很多迷信的色彩,至于使用相术的人就更容易借助一些手段故弄玄虚,让人感觉神乎其神。
对于相面算命的人这种“神乎其神”,心理学家早已做过大量颇有启发性的实验。
心理学家福里斯特曾给39名学生各发了一份完全一样的性格描述,内有13个常用的典型算命语句,如“你需要被人爱慕”、“你的主观意识太强”、“别人的看法若无充分证据你便不会接受”等。结果,除了5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说,这些话把他们的性格特征描述得非常准确。
有位心理学家还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而告之后,信件纷至沓来。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了数百份遥测评语。有两百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你是一个非常需要别人好评的人,你希望有人喜欢你,欣赏你,但你对自己的种种情况还不甚满意。你想做成许多事情,你的内心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但你还没有将这些能量完全释放出来。尽管你平时遵纪守法,可是很多时候还是免不了有些抵触情绪。你也常有些烦恼,会对自己的判断产生犹豫动摇,可关键时刻自己的主意还得自己拿。你有时随和可亲,平易近人,能与人侃侃而谈,有时却显得内向腼腆,小心谨慎,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你的想象力丰富,你有很多美好的想法,可其中的不少都缺乏现实性……”
稍稍思量不难明白,这样的评语不可能不“灵验”。因为,谁都想被人喜欢和赞赏却难保时时如此,谁都会有美好的憧憬却难以都能实现,谁都有潜力却难说充分发挥,谁都会有犹豫的时候却难以凡事让别人拿主意……所以,这种几乎适合任何人的模棱两可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相面算命者所运用的“算命术语”,就是些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模棱两可的描述。这在“算命界”叫做算命的“平均法则”。由于这个特点很像尼龙袜子适用于所有人的脚一样,所以,有人把算命的“平均法则”,形象地叫做“尼龙袜子法则”。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自装成会算命的样子,随便找个人给他算命,这样说:“你这个人在性格上是这样的:你想追求成功,但又恐怕失败;你想有自己的个性,但又惧怕孤独……”如此,十有八九会连连点头称是。
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泰勒·巴奴姆,是美国19世纪一位著名的马戏团主持人。他把博物馆、动物园、马戏团结合起来,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演出团体,周游各国演出。巴奴姆马戏团因其演出内容包罗万象,而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于是,心理学家就把巴奴姆马戏团的演出,用来类比有正有反、有褒有贬、包罗万象的性格特征,“巴奴姆效应”的名称由此而来。
由此看来,我们不能盲目轻信相面推算性格命运之类的说法。
那么,我们对我国的相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相术作为中国古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从历史的角度、民俗学角度,还是从古文化学的角度,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它,它蕴藏了中国古代哲学、宗教及医学等大量可供研究的资料。相术中有大量的封建迷信的糟粕,我们从破除迷信,倡导科学的角度而言,也有必要了解它。总之,对我国古代相术不能完全否定,更不能盲目听信。
无独有偶,在19世纪的欧洲,颅相学曾经盛行一时。推崇者们认为,脑由许多独立的器官组成,脑器官的发育影响颅骨的发育,在相应的部位发生隆起。所以,通过分析人的颅骨的隆起情况,就可以分析人的性格、智力、道德品质等。1819年,有两位颅相学家撰写了第一本有关颅相学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根据观察认为,病人与犯人的精神和行为异常,是与他们的头颅形状有关。后来,欧洲还出版了有关颅相学的杂志。但是,颅相学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因此,一直未得到科学界的承认。
19世纪,意大利的一个学者提出,罪犯的面部特征是与一般人不同的,具体表现为:高颧骨,薄嘴唇,细鼻梁,头发很密,斜肩,长颈等。这与我们的日常观察并不符合。因为,我们在公审大会上看到的罪犯,并非都是上述的面相。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犯人的长相都符合上述特征,那么,公安局抓坏人可就容易多了,把所有具有上述特征的人抓起来,社会不就安定了吗?很显然,这是十分荒唐可笑的,现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经常犯“以貌取人”的错误。比如,一些年轻人谈恋爱,往往也是更加看中对方的长相。国外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给大学生看两张女孩的照片,其中一个女孩很漂亮,另一个女孩则较丑,要求大学生说出她们的性格。结果发现,大学生们往往将好的性格特征赋予漂亮的女孩,而将不好的性格特征加在丑陋的女孩身上。他们认为漂亮的女孩待人和蔼,好交际,遇事沉着,而认为那个丑陋的姑娘性格不好。国外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大学生评判论文的质量。这些论文的质量有所不同,实验者将每篇论文上都贴上作者的照片,其中有的相貌漂亮,有的丑陋。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文章的质量高低,大学生往往把长相漂亮的作者的论文评定为水平高的论文。显然,长相的好坏影响了大学生对论文质量的评判。如果我们生活中如此以貌取人,岂不要误事?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人的外貌特征与性格特征的关系,更不要轻信算命先生,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我们应该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经过自己的不断进取,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我们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还应该尽量避免以貌取人,而更应该注重人的内在性格特征。
这里顺便说一下星象与性格的关系。星象与性格有关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2006年7月27日,天津电视台做了一个关于星象学的节目,请来一位在英国研究星象学的唯一的中国专家。应该说,星象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不是这里可以说清楚的。但是,有一点很清楚,目前很多关于星座与性格的说法,不宜盲目相信,其中有的有很大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