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别人比什么都难,可是这种情况谁都会碰到,有什么诀窍没有呢,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从尴尬中逃脱出来,轻松说“不”。
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在生活或工作中,别人求你帮忙的时候,你首先要头脑冷静,想想对方提出的请求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违背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是否会伤害其他人的利益,总之,应承之前想想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不合情理的事不能帮忙
若对方所要求的帮助是不合常理的事情,你应该果断地说“不”。比如,某一个人做生意赚了点儿钱,他的亲戚们马上跑来找他借钱,这个说家里有人病了,那个说孩子要上学,而赚的钱却极为有限,或许还要再投入一部分才能继续做生意,实在很难让他们都满意,这时是可以婉言拒绝的。
当有人要求你违反法律、道德去帮他办事时,你绝不能因为你们关系好就丧失了原则立场。又比如有人要你在诬告信上签名,要你造谣诽谤或做伪证,对于这一类的事情,一定要严词拒绝,因为这样的事情不但涉及第三者的切身利益,更涉及你的切身利益。
2.做不了的事不能帮忙
有时别人托你做事,你首先应该认真考虑这种事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得到,要综合考虑事情的难易程度和它的可行性及整个客观环境,然后再决定接受或拒绝。
有时对于领导托你办的事,虽然知道凭自己的能力所不能而做不到,但碍于面子又不敢不答应。其实遇到这一类的事情时,应诚恳地向你的领导解释自己不能办的原因,婉言拒绝,只要原因在理,相信领导还是会理解你的。如果你硬是碍着面子接受下来,一旦事情办砸了,领导反而会对你更有意见。
3.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硬接
对于别人提出的要求,有时我们自己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办到,在这时应该谨慎一点,认真衡量自己的能力,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就硬接下来,结果把事情给办砸了。这时,不仅会伤害与别人的关系,还会给别人造成你爱说大话,好吹牛的印象,很有点得不偿失。
4.不要乱管闲事
当别人有困难求助到你的头上来时,你应热情地帮助别人,但若别人没有跟你说自己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乱管别人的闲事,以免闹出不愉快的事情来。
就像有的人很热心,与邻居相处时,自己家做了什么好吃的就往邻居家送,没事儿好去邻居家说话,见邻居天天出去打水,便主动提出帮邻居家烧水。但他的邻居偏偏又是那种不喜欢与人多交往的人,对于他的热心当成一种负担,一听见有人敲门就胆战心惊,怕他又送什么东西来还不起这人情,久而久之,终于忍不住向他说明,不要再往家里送东西了。而他还百思不得其解,究竟为什么邻居会如此冷淡。
帮助别人要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实在令别人很难接受。古语说:“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这意思是说,当灯火耀眼时,你给别人送灯那就是“添乱”;当别人摸黑行路时,你送一灯别人自然会感激你。
我们在经常委托别人办事的同时,也经常会遇到别人托我们办事。当别人提出了某项要求或请求时,出于面子的和感情的缘故,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接受对方的要求,但接受了之后才发现,有些事情并不是想办就能办的,而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有些事情办不了。因此,当别人托你办事时,你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办得成就接受,办不成就诚恳地向朋友说明。
很多时候,拒绝不太容易,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此很难说出拒绝的话。但不说更不行,怕误了别人的事怎么办?这得看情况而定。
以下是可资借鉴的拒绝别人的方法。
1.学会轻轻地摇头
有些公关专家说,如果需要拒绝别人的请求时在听完别人陈述和请求之后,轻轻摇头,会令别人易于接受。
轻轻地摇头表示的是委婉拒绝意思。轻轻地摇头,程度一定不要太剧烈,否则令人不易于接受。在摇头之后一般要阐述拒绝的理由,可以使别人理解而不至于怨恨你。
有的事情听上去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十分麻烦,例如你的朋友告诉你,他因为有事,每个周末需要到你的住处来借宿,虽然听上去一周只有一次,但真正做起来却会有许多不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妨轻轻地摇头,然后说出一定的理由,相信对方并不会因此而埋怨你。
2.冷淡有时是一种有效的拒绝方法
很多时候直言拒绝对方的请求可能会令对方难堪,但如果表示对对方所谈话题不感兴趣可能会免去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当某人请你帮他介绍一位你很熟识的企业家认识(有功利性企图时),你可以说:“我与他纯粹是私交,不涉及他的事业。”当有人向你诉说股市风云如何看好,企图向你借钱时,你可以说:“我对股市没有兴趣,也不太懂。”这样既能使对方明白你拒绝他的意思,又可以不用直言拒绝。
3.说些扫兴的话表示拒绝
如果你讨厌说话的对方,又不想得罪他,你可以说一些比较扫兴的话。比如,说含有“反正”“但是”等这样词语的话,或在对方说话时不表示兴趣,仅仅以“嗯,是吗?”作回答,或在对方极有兴趣地问你问题时回答:“也许吧!”“可能吧!”这都是一些暗示,会令对方感觉出你对他的反感而退避三舍,更不会提出什么要求了。
4.委婉打断谈话,阻止对方提要求
当人们兴致勃勃地提出某些话题时,如果经常被打断,会大大丧失谈兴,如果被打断的次数太多,可能会主动结束谈话。因此,如果不想让对方提出自己的要求,不妨试一下采取这种方法,以求不让对方提出自己的要求。
打断对方时要注意方法,可以装作没听清楚,不断问对方:“什么?
再说一遍。”“对不起?”“打断一下。”也可以在对方说话的间隙插入另一话题,使谈话“走题”。这种战术不宜常用,否则极易被人认作是讨厌的人。一般的原则是,如果是不想遇见的人,知道他会提出非分的要求,就可以采用此种战术,让他无法顺利提出自己的要求。
5.幽默诙谐,笑着拒绝
托人办事,要讲究说话方式方法的灵活性,根据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根据语言交往的内容、场合和时间等的不同,采取灵活的策略。也就是说话做事要有灵活性,重要的一点就是含蓄委婉、幽默诙谐。
当有人请托办事时,对于容易办到的事情可以顺口应承,尽力帮忙;而对于自己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一定不要碍于情面,硬着头皮接受他们的请求,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但应该学会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笑着说“不”。这种方法或叫“声东击西”法或称“金蝉脱壳”法,不是直接拒绝,而是希望对方能领会意图,知难而退。
幽默诙谐、委婉含蓄的拒绝方式,既能让对方感觉出你的无可奈何,他请托的事对于你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又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巧妙生动的拒绝艺术。
6.巧妙迂回拒绝
拒绝别人的请求,尤其是拒绝那些脾气刁钻古怪、仗势欺人或心胸狭窄、沉默寡言这一类性格执拗的人,可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他们在求人办事之前会有他们自己想当然的念头,很难全面地考虑你的处境以及此事会给你造成怎样的影响。因此,需要学会把拒绝的理由讲得非常巧妙,让他们真正地体谅你。
在日常办事时,直来直去虽爽快,可能有时也很受人欢迎,但要看对象而定,不是对每个人都应用。所以,对某些人最好采取迂回对策,绕着弯拒绝他的请托,使他保全住面子,最终获得他的体谅。如果处理得当,即使不能帮他实现愿望,也同样可以获取他的理解。
巧妙迂回地讲出自己的难处,并通过推理判断此事的过程,让他明白做成此事你将会付出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而这对他也是无益的,甚至可能还会影响他的利益,因此,让他自动放弃,这对于你或他都是有利的。他全面考虑后就会真正地放弃请求。
7.巧移重点,转着拒绝
转移重点,改变话题也是拒绝的一门艺术。《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一句话:“献其可,替其否。”“献可替否”已成为一句成语,意思是建议可行的而替代不该做的。别人所托之事,可能会千奇百怪,对于那些违背原则之事应在讲明道理之后,帮助他想一些别的办法作为替补。因为一般的人都有一种补偿心理,你想的办法也许不很理想,但你已经尽力了,对方的情感便得到了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的失望感;如果你的办法帮助别人圆满地解决了问题,那别人会更满意。
8.铮铮傲骨,明着拒绝
如果你采用了许多拒绝的方法,而对方就是不领会,还是一味地死缠硬磨,那你就应该直截了当地回绝,要敢于说“不”,不要给对方以任何余地。
尽管一口回绝可能得罪人,但事到如今,只能如此,自己可以落得个心里踏实,特别是领导干部有时为了原则更应该采用一口回绝的方法。
9.敷衍含糊,哼哈拒绝
敷衍式的拒绝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拒绝方法,敷衍是在不便明言回绝的情况下,用打哈哈应付请求人。敷衍是一种艺术,运用好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一次庄子向监河侯借贷,监河侯敷衍他,说道:“好!再过一段时间,等我去收租,收齐了,就借你三百两金子。”监河侯的敷衍很有水平,不说不借,也不说马上借,而是说过一段时间收租后再借。这话有几层意思:一是我目前没有,现在也不能借给你;二是我也不是富人;三是过一段时间不是确指,到时借不借再说。庄子听后已经很明白了,但他不会怨恨什么,因为监河侯并没有说不借,只是过一段时间再说而已,好像还是有希望的。
敷衍式的拒绝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
①推托其词。在不便明言相拒的时候,推托其词是一种比较策略的办法。人们都处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互相制约的因素很多,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盾牌挡一挡呢?如:有人求你办事,假如你是领导成员之一,你可以说,我们单位是集体领导,像这样的事,需要大家讨论才能决定,不过,这件事恐怕很难通过,最好还是别抱什么希望,如果你实在要坚持的话,待大家讨论后再说,我个人说了不算数。这就是推托其词,把矛盾引向了另外的地方,意思是我不是不给你办,而是我办不了。请托者听到这样的话一般都要打退堂鼓。
②答非所问。答非所问是装糊涂,给请求者以暗示。如:“此事您能不能帮忙”“我明天必须参加会议”。答非所问,婉拒了对方,对方会从你的话语中感受到,他的请求不会得到你的帮助,因此也就收回了自己的请求。
③含糊拒绝法。如“今晚我请客,请务必光临”“今天我没有时间,下次一定来”。下次是什么时候,并没有说定,实际上给对方的是一个含糊不定的概念。对方若是聪明人,一定会听出其中的意思,而不会强人所难了。
敷衍式的拒绝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方法来源于实践,如果你是有心人,一定会找到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