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吟出超越前人的诗作?——黄庭坚的作诗方法(1 / 1)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合称“苏黄”。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很高,而且他很喜欢指导年轻人。在他的书信、文章中常提到写诗作文的方法。其中,有两个方法最为后人重视,叫作“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它们是什么意思呢?

“夺胎换骨”法,就是把前人诗词的意思用到自己的诗词中,虽然意思雷同,但是扩展了前人的用意,用词、章法跟前人不同。而“点铁成金”法,就是把前人的诗句稍加改变,如放进一粒灵丹,让语意肤浅的句子顿时成为佳句。

黄庭坚曾经把前人陈咏的“隔岸水牛伏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用到自己的《病起荆江亭即事》诗中:“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黄庭坚的这首诗是他向皇帝辞官后写的,意思是:自己是文坛老将,但也像寺院里的病和尚。接下来虽然是写景的,却别有深意:荆江亭这个地方虽然没有“鸥鹭”这样的知心朋友,却有可爱的“归牛”朋友。这比起陈咏的单纯写景,可谓“点铁成金”了,表达了作者无意政坛、愿意隐居之意。

“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这两种方法,意在督促人们向前人学习,而不是抄袭前人,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为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向前人学习的结果,没有继承也就谈不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