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不仅是文学家,还是美食家,而且为人幽默风趣,因此不仅流传下来很多诗词文章,还流传下来吃鱼的趣事。

值得一死吃河豚

苏轼曾作诗说:“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宋代孙奕撰写的《示儿编》内,就记载了一则苏轼吃河豚的逸事,写得很生动。他说,苏轼谪居常州时爱吃河豚。有一位士大夫家,烹制河豚有独到之处,想请大名鼎鼎的“苏学士”吃一顿。征得苏轼的同意后,士大夫的家人很兴奋。等到苏轼吃河豚时,一家人都躲在屏风后面偷听苏轼对美食的品评。但只见苏轼埋头大吃,没有赞美之声,正在这家人相顾失望之际,已打着饱嗝、停止下筷的苏轼忽又下筷子,口中还说道:“也值得一死!”屏风后面的人听到了都非常高兴。

东坡鱼

除了东坡肘子、东坡肉等名菜外,苏轼还擅长烧鱼,他烹制的鱼鲜美可口,别有风味。有一次,苏轼兴致来了,下厨去做鱼,刚刚烧好,就从窗户看见好友佛印和尚进来了,苏轼知道他来蹭饭,忙把做好的鱼藏到了碗橱顶上。佛印进门后就说:“请教子瞻兄,苏轼的苏(蘇)字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答:“苏(蘇)者,上草下左鱼右禾。”佛印又说:“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说:“也可。”佛印接着说:“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说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佛印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此时哑然失笑。

东坡蹭鱼吃

苏东坡也曾经蹭鱼吃。有一天佛印和尚刚蒸好一条鱼,苏东坡就进了大门,佛印急忙把鱼藏在一只磬里。哪知苏东坡早已看见,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给佛印出了个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没想到是“圈套”,当即对道:“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哈哈大笑说:“原来你那个庆(磬)里有余(鱼)呀,快端出来吧。”佛印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只好把鱼拿出来,两个人美美地吃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