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鱼和鱼之间是怎么交流的吗?人类有各种各样的语言,鱼有自己的语言吗?

其实,生活在江河湖海中的鱼,不仅有语言,而且,它们身体发出的“语言”种类比人还丰富,不仅有声音语言、肢体语言,还有电波语言。

鱼没有声带,有的用鱼鳃发声,有的用鱼鳔发声,有的用关节发声,还有的用身体的摩擦发声。不同的鱼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情达意”,当然,发出的声音在人类看来也是千奇百怪。像沙丁鱼会发出“哗啦哗啦”的鸣叫,好像海浪一阵阵涌向海岸又退去的声音;刺猬鱼“呼噜呼噜”的叫声,像是有人在打鼾;而青鱼会发出像小鸟一样“叽叽”的声音。同一种鱼,在求爱、攻击、求助等不同情况下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凶猛的鲨鱼,遇到危险时,会发出低沉的求救声音,而在向同伴报警时,会发出尖厉可怕的声音。

鱼类还能用肢体、气味、动作等“语言”进行交流。两条后颌鱼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竟然打起架来,各自吸了一口沙子吐到对方脸上,好像在说:“来吧,谁怕谁啊。”电鱼能够用电脉冲进行交流。一条电鱼发出电脉冲,另一条电鱼能接收并听懂。

也许你感到疑惑:鱼怎么会听得懂别人的“语言”,它们有耳朵吗?它们还真有耳朵,只是我们从外表看不到,因为鱼的耳朵长在眼睛后面、头两侧的囊中。鱼不像人类有耳膜,它只有耳囊。声音在水中传播时,就穿过鱼的身体,到达眼睛后面的“耳囊”。还有的鱼,耳朵与鳔相连,声音带动鳔壁振动,再沿着相邻的小骨头传到耳朵里。

鱼类已在地球上生存了4亿多年,它们的一些交流方式和内容人类还没有弄懂,还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