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北魏帝国的灭亡(1 / 1)

宇文泰说萧绎疯了,显然属于自大狂。他自始至终就没把萧绎放在眼里,但萧绎并非浪得虚名。从侯景之乱开始直到江陵称帝,萧绎为理想征战了五年,他完全符合贵族子弟打江山的特征,其所延续的萧梁帝国也有不错的开国气象。公元554年,宇文泰集结西魏政府全部兵力(五万人的步骑混合兵团)大举南下,西魏政府和复活的萧梁帝国决战。

西魏兵团总司令、亲王宇文护以萧詧为向导,直取江陵。萧绎命令镇守建康的大将王僧辩和镇南将军王琳驰援首都江陵,王琳接到勤王诏书后,立即派官员裴政走小路去江陵,向萧绎报告援兵不日即到。但裴政被西魏巡逻队俘获,宇文护把他绑到江陵城下,对萧绎说:“王僧辩听说江陵被围,已经称帝,王琳不敢来援,赶紧投降吧。”

萧绎大惊失色,裴政突然挣脱枷锁大声对江陵城上的人说:“援兵马上就到,你们要努力杀敌。”

宇文护大怒,将裴政满嘴牙全部拔除,下令全面攻城。西魏兵团四面攻城,萧绎下令顽强抵抗,西魏兵团居然短时间内不能取胜。萧绎有文人情怀,向来以东晋帝国宰相谢安自诩。如今忽然想起当年淝水之战时谢安下棋退苻坚的往事,决心也来一次面对危机“从容不迫”的大戏,他命令文官全部集中到皇家图书馆,在十四万册图书的海洋中,他对官员们讲解《道德经》。

当他讲到“吾有三宝”时,卫兵来报告说:“敌人已攻破南城。”萧绎微微点了点头,神色自若地说:“不怕。”当他讲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卫兵又来报告说:“北城已被攻破三个城门。”萧绎站起来,以上帝视角对瑟瑟发抖的臣子们说:“不怕,哀兵必胜,因为柔弱能胜刚强。”

但当卫兵来报告说北城只剩下一座城门时,他猛地吐出一口鲜血,仰翻在地。仍然效忠他的几个大臣用冷水把他浇醒,他好像一下苍老了一万岁,对着几个大臣的老脸说:“我读书万卷,仍不免有今天。”

萧绎的意思是,读书越多就越有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有力量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想法,知识不是力量,知识转化成智慧,智慧才是力量。而智慧必须和心性、良知在一起,才能爆发出大能量。萧绎有知识,也有智慧,却没有良知,所以其力量只在面对比他弱小的人时才有效,稍微比他强大一点,他就手足无措,黔驴技穷。

朱买臣(西汉时期也有个大臣叫朱买臣)是还算清醒的大臣,他指出,皇上应该趁夜逃出江陵渡过长江,隔江与西魏对峙,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萧绎惊恐地说道:“我最怕骑马,也怕走路,尤其走夜路,这件事不可行。”

众臣急得团团转,他们永远都无法搞明白,曾经干掉那么多亲王、又把侯景之乱平定的萧绎,危机来临时为何是这副德行。

正当大臣们万分焦急时,萧绎突然下令点火,把皇家图书馆烧毁。当初嬴政焚书,不过万余册,项羽烧书,也才几万册,萧绎一声令下,十四万册古本珍本,全成灰烬。他一面帮着烧书,一面用佩剑乱砍燃烧的书籍,说:“文武之道,从此绝矣。”

这八个字,信息量实在太大。所谓“文武之道”的“文武”,是指周王朝的奠基人姬昌(周文王)和周王朝的创始人姬发(周武王),“文武之道”,就是姬昌和姬发父子二人治理国家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宽严结合、文治与武备的结合、思想和行动的合一,归根结底,“文武之道”的“道”,在道统上而言就是知行的合一,在政统上而言就是文武百官对皇帝的加持。

萧绎说“文武之道,从此绝矣”,意思有两个。第一是,文武百官没有尽心尽力帮他治理江山;第二是,中华世界从姬昌、姬发开始建立的道统到他萧绎这里彻底玩完了。

就在他魂不守舍地表演这套把戏时,宇文护兵团杀进皇宫,看到皇家图书馆燃起大火,于是又跑来看火。得知萧绎死到临头还在烧书,宇文护又好气又好笑,扯着嗓子喊他出来投降。萧绎穿了一身雪白的衣服走出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宇文护用恶作剧对付他,把他交给萧詧。萧詧在大肆侮辱了这位仇敌后,用沙袋把他活活压死。宇文护把江陵城十余万王公大臣以及百姓分赏给三军做奴隶,驱归长安,对城中老弱进行灭种式屠杀。

屠杀完毕,宇文泰让萧詧(西梁宣帝)在江陵称帝,萧詧哭笑不得地说:“你给我个空的江陵城有何用?”

宇文泰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于是把荆州借给他。但宇文泰对萧詧很不放心,于是让他移居江陵东城,让一支两万人的军队驻扎在西城,这支军队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监视萧詧,二是守护好荆州。

萧詧在江陵称帝,引起诸多人的不满,镇守建康的萧绎大将王僧辩立即宣称,萧詧是篡位,他不能代表萧梁帝国。镇守广州的大将陈霸先积极支持王僧辩,两人就在建康立萧绎年仅十三岁的第九子萧方智(萧梁敬帝)为帝,王僧辩向南中国发布公告说,萧方智才是萧衍的南梁帝国的合法继承人,而萧詧是伪皇帝。如此一来,以江陵为首都的萧詧的南梁帝国就成了南朝西梁帝国。

萧方智和萧詧一样,都属于傀儡皇帝,只不过萧詧是外人西魏的傀儡,而萧方智则是自己人王僧辩的傀儡。

北齐皇帝高洋看到宇文泰在南中国搞了个尾巴国(西梁帝国),于是脑洞大开,也想在南中国搞个尾巴国。他问萧渊明:“你想不想回去当皇帝?”

萧渊明自公元547年被高澄活捉直到公元555年,已在北方待了八年。高洋如今想起他,是他天大的造化。他立即同意,但他认为这件事有难度,因为南方已有两个皇帝。

高洋大笑说:“皇帝这玩意儿,实力说了算。”

他给王僧辩写信说:“我觉得萧方智年龄太小,不是皇帝的料儿,萧渊明可以。”

王僧辩失声叫道:“你抽风了吧,这是我国内政,你干涉我国内政,是何居心?!”

高洋咆哮起来说:“弱国哪里来的内政。”

公元555年秋,高洋命令北齐兵团护送萧渊明回南中国,王僧辩当然拒绝萧渊明回国,双方展开激战,结果王僧辩连战连败,北齐兵团就要渡过长江抵达建康,王僧辩屈服,派兵把萧渊明接到建康,废掉萧方智,把萧渊明(萧梁闵帝)扶上宝座。现在,北中国的两个政权在南中国都有了尾巴国。

王僧辩屈服于北齐帝国,但陈霸先拒绝屈服,公元555年冬,陈霸先起兵突袭王僧辩,一战而克。萧渊明只做了三个月皇帝就被驱逐下台,萧方智被陈霸先再度拥上龙椅。北齐皇帝高洋咆哮如雷,道:“我要把陈霸先活剥了皮!”

陈霸先也说下重话:“如果高洋敢来,我就联合西魏、西梁,让他亡国灭种。”

高洋像被疯狗咬到一样,立即下令全国总动员,他本想御驾亲征,但前锋部队抵达南方战场时被陈霸先伏击,全军覆灭。高洋这才发现他遇到的对手不是王僧辩,而是比王僧辩厉害十倍的陈霸先。

在思考许久后,高洋把前锋部队指挥官斩首,再也不提南征的事了。事实上,北齐立国五年以来,从上到下好像都厌倦了打打杀杀,皇帝高洋现在最喜欢的事是享受权力带来的极度享受。

高洋似乎是刘宋帝国和萧齐帝国那些暴君的灵魂转世,他喜欢杀人,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宫女、宦官、大臣在他杀人如麻的游戏中每天都魂不附体。为了让他随时有人可以杀,大臣们把监狱中的囚犯送到皇宫供他杀戮。除了杀人,高洋还沉迷酒色,喝醉后连老娘都不认,威胁他母亲要把她嫁给最低等的胡人奴隶。

当北齐高洋自取灭亡时,西魏政府发生巨变,南朝的萧梁帝国也发生了巨变。

公元556年,西魏丞相宇文泰去世,他的侄子,也就是当初消灭萧绎的宇文护立即要求皇帝拓跋廓(元宝炬之子,本名元廓,554年恢复拓跋姓)禅让。公元557年阴历二月,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北周孝闵帝)登基,建北周帝国,他并没有称帝,而是称天王,煊赫百年的北魏帝国正式灭亡。北魏帝国从公元398年拓跋珪称帝到公元557年拓跋廓退位,寿命长达一百五十九年。算上拓跋珪公元386年复兴代国称魏王到公元398年称帝的十二年,北魏寿命高达一百七十一年。

但如你所知,它早在公元534年宇文泰建东魏政府时就已名存实亡,公元550年高洋建北齐帝国,它的名声又亡掉一半,这是个充满传奇的帝国,北中国正是在它手中得以从五胡乱华的血海中冲出,它为保存中国文明而贡献了全部力量。

北魏帝国灭亡的八个月后,萧梁帝国也灭亡。皇帝萧方智在权臣陈霸先的强烈建议下走下龙椅,陈霸先(南陈武帝)一屁股坐了上去,称帝建国,史称南陈帝国。

南朝四个帝国全部出场,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和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一样,出身军界底层,靠顽强的意志、动乱时代的生存能力以及必不可少的运气爬上高层,最终坐上龙椅。

萧梁帝国(502年—557年)的寿命有五十五年,但开国皇帝萧衍占去了四十七年,其实他死后,萧梁和当时的北魏一样,也是名存实亡。梁武帝既是开国皇帝,也是亡国皇帝。

不过,萧梁帝国的余波仍在,那就是萧詧的南朝西梁,它龟缩于湖北一角,在宇文泰家族的监视下苟延残喘,活过了当时的北齐帝国和它的主人北周帝国两朝,直到公元587年才被隋帝国灭亡。

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西梁帝国就是这句话屈指可数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