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镇之乱
公元6世纪(501年—600年)上半期,南北朝两个帝国全被佛光笼罩,这源于儒家思想多年的缺席。北朝虽然出现北魏元宏这样彻底儒家化的皇帝,但儒家是个慢性子,需要时间来塑造人类,在这缓慢的进展中,北魏皇帝突然信仰起神秘难测的佛教,也就不足为奇。南朝萧梁皇帝萧衍信仰佛教,只因为他是个半吊子皇帝,他似乎什么都信,就是不信稳固江山的儒家思想。
如果仅是个人信仰佛教,危害并不大,但元恪和萧衍是权倾一国的皇帝,他们疯狂时可以拿整个国家来信仰。佛教根本不可治国,这是定论。所以,两个人注定要拿国家为他们的信仰陪葬。
先是北魏帝国成了陪葬品,当然并不是元恪本人动的手,元恪只是打下了基础,他的继任者是变本加厉。元恪在位时,经常请一些和尚、尼姑来宫中讲佛理。有个姓胡的尼姑很会讲课,一来二去就把元恪迷住了。胡尼姑就向元恪推荐了她的侄女胡充华,据她的说法,胡充华出生时有佛光普照,两岁即能背诵佛教经典,成人后拥有了一副雌雄同体的正大仙容。元恪惊叫说:“这不就是菩萨嘛,菩萨就是雌雄同体啊。”
胡尼姑惊叹道:“哎呀,您真是智慧过人啊。”
于是,胡充华就被元恪纳入宫中,公元510年,胡充华生下元诩,元恪有很多女人,但都没有给他带来后代,胡充华让他坚信自己是个男人,这让他兴奋不已,于是立元诩为太子,胡充华自然晋级为皇后。
公元515年,元恪去了西天,年仅五岁的元诩(北魏孝明帝)继位,国家权力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太后胡充华手中。这是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它清晰地发生了。所谓不可能发生的事指的是北魏帝国的权力不可能落到胡充华手中,因为按照北魏帝国宫廷传统,胡充华在公元510年元诩被立为太子时就应该死了。
北魏帝国宫廷自拓跋珪开始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立储杀母。任何一个皇子被立为储君(太子)后,生母就要被杀掉。拓跋珪显然是从西汉皇帝刘彻(汉武帝)那里得来的灵感,刘彻立刘弗陵(汉昭帝)时,就把他的生母钩弋夫人杀掉。但刘彻杀钩弋夫人是恐惧以皇太后为首的外戚擅权,因为西汉有这样的先例(刘邦夫人吕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弗陵被立为太子时年仅七岁,刘彻本人命不久矣(杀钩弋夫人的第二年去世),这本是刘彻的权宜之计,想不到愚蠢透顶的拓跋珪却把它当成高度智慧,而且立为宫廷制度。他杀太子拓跋嗣的生母李女士时,拓跋嗣已十五岁。拓跋嗣在生母死后连续几个月都沉浸在泪水中。
北魏帝国前几任皇帝的确执行这一荒唐的制度,比如元宏,四岁时被立为太子,他的生母李女士也被赐死。按这种倒霉的传统,胡充华也不可能在人间,可佛祖救了她。元恪一生信佛,而且坚信胡充华就是菩萨,所以出于慈悲,废除了这个制度,胡充华靠佛祖保佑存活下来。元恪的善意并没有遵循“善有善报”的佛教理论,胡充华把北魏帝国带上绝路。
元恪废除“立储杀母”的无良知制度,的确是慈悲,但他的慈悲永远不会给那些营造石窟、修建佛像时死掉的百姓。所以说,他的慈悲是吝啬而虚伪的,自佛教进入中国以来,有无数像元恪这样虚伪的信仰者,丢尽了释迦牟尼的老脸。
胡充华以皇太后的身份掌控皇帝元诩和北魏帝国,她继承老公的遗志,继续修建寺庙,扩招和尚和尼姑,耗费政府财力比她老公元恪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库空虚之下,她加重捐税,百姓怨苦,民不堪命。
她老公在位时的那些叛乱又卷土重来,北魏帝国本土沸腾,连首都洛阳郊区都开始有规模达到万人的叛乱。胡充华像个白痴一样,认为是她对佛祖没有尽心尽力,更加信佛爱佛,每次赏赐给寺庙的钱财是一个中等家庭百年的生活费用。在她和佛祖的保护下,北魏帝国遍地暴徒。
一个组织的领导者是这副德行,它的组织成员注定不会高明到哪里去。北魏帝国经过元宏的汉化、元恪的进一步巩固后,逐渐沾染上汉家朝廷最烂的一面,那就是腐败。北魏帝国大部分官员上行下效,皇帝信佛,他们也或真或假地跟着信。元恪按佛家讲究俭朴的思想多次告谕官员要节制私欲,可他自己知行不一,荒**无度,官员们自然不会听他的话。
北魏帝国奢靡成风,官员通过贪污取得金钱,大肆炫耀,竞相攀比,西晋时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情景再度上演。宰相级官员元雍府上有五百多个如花似玉的女仆,男仆有六千余人。亲王元琛用银子制造马槽,饮食器具全都是从西域进口。两人常常大宴宾客,请对方观看自己的奢华,元雍用金杯盛酒,元琛就用金盘盛菜,元雍违制使用十匹马拉车,元琛干脆用驯化的老虎拉车,元琛的富裕程度让另一位以豪富著称的亲王元融嫉恨懊恼,居然卧床三天不能起。
有人问元琛:“您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元琛回答:“我不遗憾没有见过石崇,我遗憾的是石崇没有见到我。”
两个超级富豪绝不会深入民间,否则他们就会看到全国百姓都在水深火热中等待救世主的降临。但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比如胡充华,她始终认为是佛祖救了她的命,于是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佛祖身上。她虽然把持朝政,但是由于经常拜佛念经,所以就把一部分权力交给亲王元怿。元怿是元诩的叔叔,相貌极好,胡充华非常信任他。这就引起另一个亲王元乂的嫉妒,公元520年,元乂勾结宫中宦官大佬刘腾发动政变,击杀元怿,软禁胡充华,他开始掌控北魏帝国。
正是在他掌权期间,给北魏帝国致命一击的六镇起义爆发,直接把北魏带进地狱。
北魏帝国曾为了防止北方永远都打不死的柔然部落南侵,在东起上谷(今北京延庆),西至山西河曲一带修建了六个军事重镇,称为六镇。自西而东依次为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抚冥镇(今内蒙古四子王旗)、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怀荒镇(今河北张北)。
六镇其实就是六个可以自我运转的大军区,北魏国防军全在六镇,官兵主要成分都是剽悍的鲜卑贵族子弟。由于其身份、地位以及国家的高度重视,所以他们荣誉感爆棚,誓死效忠祖国,由此成为帝国的生命线和国家政权的中流砥柱。
拐点出现在元宏迁都洛阳以后,为了表彰那些跟随他并留在洛阳的鲜卑人,元宏给予他们最高福利,升他们为世家大族,而留在六镇、本来是贵族的鲜卑人沦落成寒门。这已让六镇人无法接受,更让他们愤怒的是,洛阳方面派去监军的贵族把他们当成奴隶对待。六镇的长官被当成奴隶,他们就转移愤怒,把镇民也当成奴隶,天长日久,六镇成了必须爆炸的火药桶。一个炸弹,你把它培养起来,如果它不爆炸,对它就是不公平。
公元523年,大臣于景想要干掉控制北魏帝国的元乂,但计划泄露,元乂把他流放到怀荒镇做镇将。于景特别倒霉,他刚上任就遇到柔然来攻,怀荒镇镇民请求发放兵粮,于景打开粮库后发现没有粮食,于是向镇民说明情况,并且保证击退柔然后,向洛阳索要粮食。
镇民根本不相信这个狗官,愤怒之下发动兵变,把于景囚禁,连柔然也不管了,宣布造反。怀荒镇振臂一呼,其他五镇立即响应,六镇至此全部造反。六镇造反就是国防军全体叛变,这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大难临头。元乂慌里慌张,急忙调动洛阳卫戍部队北上镇压,结果被六镇兵团打得落花流水。公元524年年末,六镇兵变进入**,称王称帝的人有二十余个。这些人宣布彻底恢复鲜卑人的身份和荣耀,和汉化后的北魏帝国分道扬镳。这已不是军事抗暴,而是意识形态之争。
元乂搞点宫廷政变还游刃有余,但让他对付帝国国防军,他只能干瞪眼。公元525年阴历二月,正当他在洛阳一筹莫展时,胡充华趁机联络那个大土豪元雍发动政变,解除了元乂的全部职务,胡太后在被软禁五年后王者归来。
五年的软禁生活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并没有给胡充华体验悲惨生活的机会,所以她回归后,第一件事就是拨出巨款给洛阳寺庙,让和尚们给佛像刷金漆,以此来感谢佛祖让她浴火重生。
胡充华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解决六镇之乱。她在佛像前苦苦求了一个月,佛祖面无表情。大概佛祖也知道,国防军全部造反这件事在宇宙闻所未闻,佛也是宇宙之产物,无法解决。胡充华只能靠自己想辙。终于有一天,她灵光乍现,想到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格言,北魏帝国国防军现在是帝国的敌人,而国防军的敌人是柔然,于是她让人带着金佛像、黄金珠宝和北魏帝国特产到柔然,请他们出兵帮助对付六镇叛乱。
柔然惊骇得张大了嘴巴,认为这是天底下第一等黑色幽默,然后立即出兵帮北魏政府攻击北魏的国防军。
柔然之前打不过北魏国防军,是因为六镇防御坚固,如今六镇造反,防御设施撤除,柔然兵团顺利进入六镇以南,很快就把六镇兵团打成落汤鸡,六镇造反的二十余万人被活捉,胡充华命人把他们妥善分散安置在河北、关中地区。然而六镇已对政府恨入骨髓,根本不会理睬这种安排。恰逢河北、关中闹灾,六镇之乱死而复活。
公元526年,原柔玄镇镇民杜洛周再掀造反浪潮,河北地区六镇镇民积极响应,原怀朔镇将领葛荣推陈出新,把镇民和百姓联合起来,发动更为狂暴的叛乱。两人纵横驰骋整个河北,带动了关中的镇民,经过和政府军的一番厮杀,原六镇将领万俟丑奴控制了关中大部分地区,宣布称帝,这是六镇之乱的最高峰。
事物的规律就是,高峰之后即回落。六镇之乱复发后,胡充华还想请柔然帮忙,但柔然拒绝,理由是他们不能深入北魏帝国太远,担心北魏帝国关门打狗。胡充华去拜佛祖,请求佛祖帮忙,但佛祖认为,佛助自助者。胡充华只好使用最后一招:征召今山西北部一带,历代先人均为“酋长”的尔朱荣助战。
尔朱荣家族本是羯人,进入北魏时代被鲜卑化。尔朱荣的高祖父曾随拓跋焘南征北战,立下功勋,拓跋焘就把尔朱川(今山西西北部流经神池、五寨、保德县之朱家川)送给他作为家族永远的财产,所以尔朱家族就以尔朱为姓。
六镇之乱刚起时,敏锐的尔朱荣立即招募流民,制造武器,很快组建起一支武装部队。本来他的目的是保卫家族产业,结果在和乱民武装的战斗中屡战屡胜,兵员得到快速扩充,于是,理想随实力增长,他离开根据地,主动击杀叛乱分子,他的名气传入洛阳城。公元526年阴历八月,胡充华派使者要求他帮助平叛,尔朱荣乐不可支,打着北魏帝国的旗号扩张兵团,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把河北、关中的六镇武装全部击败。
尔朱荣至此名震天下。胡充华发现赶走六镇这头狼却培养出了一头老虎,于是计划取回尔朱荣的兵权,要他回家养老。尔朱荣当时才三十五岁,正是男人干事业的最好年龄,拒绝养老。胡充华虽怒气冲天,却没有力量对付尔朱荣,但她有力量对付傀儡皇帝元诩。
自六镇叛乱以来,胡充华和儿子元诩的关系就很僵,胡充华王者归来后仍不把权力还给元诩,而且请柔然人镇压六镇,让元诩相当反感。坊间一直传闻元诩要废掉老娘亲政,舆情汹汹,这是曾丧失五年权力的胡充华绝不能接受的事,公元528年阴历二月,她在佛像前忏悔了一天,然后亲手毒死了亲生儿子元诩。
此操作绝对不是佛祖传授给她的,因为这是自废武功。元诩没有儿子,只有刚刚和一个小老婆生的女儿元姑娘。胡充华杀掉皇帝让皇室绝种,也让她没有了根基。但她相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她经历了那么多困难,通过自己的高度智慧都解决了,这一次也不例外。
她对外宣称,元诩有儿子,就是那个元姑娘,所以她立元姑娘为帝。还没有过百天的元姑娘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胡充华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这种事情根本无法瞒天过海,所有的亲王和大臣都希望在龙椅上见见这个新皇帝,但胡充华死活不肯。
正当要发生巨变时,胡充华又使出一招,她宣称其实新皇帝是个女孩,女孩没有资格做皇帝,所以她把元姑娘废掉了,转而立元宏的曾孙、年仅两岁的元钊为帝,并且把哭哭啼啼的元钊摆到龙椅上,对那些怀疑她的大臣、亲王说:“睁开你们的狗眼看,是不是男孩儿?!”
大臣和亲王们惊骇万分,不是惊骇元钊真是男孩,而是惊骇胡充华居然把政治看得如此儿戏,小孩子过家家都没有这样玩的。
亲王和大臣们正要愤怒时,尔朱荣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提前爆发。他指控胡充华谋杀先帝(元诩),并立即进兵洛阳。胡充华慌忙跪倒在佛祖面前,一如既往,她哭得肝肠寸断也未得到佛祖的回音。
尔朱荣兵团抵达洛阳城,洛阳禁卫军只象征性地抵抗后就打开城门。尔朱荣直奔皇宫,胡充华主动出来迎接,向尔朱荣解释先帝元诩死于突发疾病,尔朱荣根本不听她胡说,下令将胡充华和新帝元钊投入黄河。北魏帝国没了皇帝,尔朱荣就效仿当年的董卓,立拓跋弘的孙子元子攸(北魏孝庄帝)为帝。他又兽性大发,把北魏中央政府两千余官员、亲王全部驱赶到河阴(今河南孟津东北),先用骑兵践踏,再让步兵用长矛刺杀。北魏中央政府为之一空,尔朱荣的畜生行径不能以常理来解析,正如董卓杀东汉官员和皇室、石勒杀西晋官员和皇室一样,有些人天性为畜,用人心之良知理论,永远解释不通。
尔朱荣把北魏中央政府尤其是皇族几乎斩草除根后,他才意识到已和元氏有了不共戴天之仇,但事已至此,他没有回头路,只能继续错误地走下去。他对傀儡皇帝元子攸说:“我终将取代你元家,但现在时辰未到,你要好自为之。”
元子攸从未想过这个杂种会如此猖狂,他立即在心里发誓,不除掉尔朱荣,他就不姓元。尔朱荣看不起这个被自己扶持起来的小子,之所以不取代他,只不过是因为时辰未到,时辰一到,马上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