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前后的三大误区(1 / 1)

有的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由于不注意推销的方法和技巧而常常陷入推销的误区,继而影响推销成功的效率。那么,推销员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几大误区呢?

1.对顾客的异议不重视

当客户对某种产品说“不”的时候,多数推销员便会垂头丧气。他们认为,遇到某些障碍就意味着客户拒绝购买。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在于推销员对客户的异议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日本著名推销大师原一平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就是在推销员遇到障碍后,推销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开始。在推销过程中遇到障碍是最为正常的线性。老练的推销员反而会喜欢客户表达异议,他们明白异议并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很有可能还会促进成交。

但是,最难对付的客户就是对丝毫没有兴趣的“哑巴”。他们会让推销员劳心费神地揣摩其真实的想法。所以,顾客提出异议实际上是在帮助推销员更好地对产品进行推销,这在无形之中就向你提供了大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推销员来说,这些异议和障碍都可以用作有效的路标。

2.害怕主动提出成交

多数推销员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必要主动提出成交的问题。在向客户介绍完产品后,他们会主动购买。但是研究表明,推销员主动提出成交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的认购率。因为在他们中间有不少人需要你推动一下才会采取行动。

原一平认为:大多数人都有购买的惰性,这时推销员如在旁推敲侧击,他才能克服自身的惰性购买产品。为此,推销员必须主动争取成交。在精心准备推荐活动时,应当设计好几种成交的方法。如果第一次努力没有取得成功,下一次努力还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此,推销员要巧妙地应付客户对产品说“不”的回答,并像拳击手一样立即跳回来准备再次出击。遭到拒绝时毫不退缩,应当是一个优秀推销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3.成交之后贸然离去

在购买成交之后,有些推销员会骤然离去。这其实是一种很不专业的处理推销产品的方式。面对推销员的这种行为,有时客户会因此而取消订单。这时因为推销员的态度不佳会使客户产生一种无法信任你的感觉,而且他也会觉得你在乎的只是那份订单。

还有些推销员在客户签下了订单或是支付了订金的那一刻,便立即结束了与客户之间的谈话,匆忙地撕下订单的复本教给客户。然后,他清点一下订金及察看客户是否在支票上签了名,把支票小心翼翼地收到口袋里,就风风火火地离去。唐突地离去可能会使你的客户改变主意。这并不是处理一桩生意的专业做法,为此推销员应该引以为戒。

为此推销大师原一平告诫推销员在成交之后应该与客户交谈15到20分钟左右。之后推销员应该礼貌地询问:“请问您还有没有任何事情要和我讨论?如果没有,我就要线性离开了。以后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您打电话给我。谢谢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