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案例
一家单位来了一批大学生,在新员工座谈会上,领导希望新来的毕业生们,在见习期内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单位多提意见和建议。
其中有一位学管理专业的同学小章,非常积极地响应了领导的号召,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写出了一份洋洋万言的建议书,从部门设置、工作流程、作息时间等很多方面,找出不少“毛病”,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之后,领导在大会上好好表扬了他。
他认为自己是科班出身,在管理理论上比别人懂得多。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壮志满怀、锋芒毕露,而周围的同事却对他敬而远之。渐渐地,他失去了好人缘,而他在建议中提到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改变。
为此,他很苦恼,见习转正后不久就辞职离开了单位。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小章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职场上为人处世一定要谦虚,不可自以为是、锋芒毕露,不要不分场合地过分显示自己。
在周一例会上,经理说:“今天把你们叫来主要是讲讲我这次出差去日本的事。这次我很高兴,董事长在会上对我写的那份全能产品可行性分析报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我们整个公司的荣誉嘛。”
小蒋小声嘀咕道:“那报告不是我写的吗?怎么成了他写的了?”
经理接着说:“在这里我要表扬一下小蒋,他交的报告内容很好。不过,同时我还要批评他,报告内容虽然不错,但格式太差了,看起来完全没有经过修饰,这样的报告一看就很没水准。”
小蒋忍不住说:“经理,您这是要表扬我还是要批评我呀?经理,我能问个问题吗?您认为一份好的报告到底是格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呢?”
经理回答说:“都很重要,但格式更重要。你们想想,小蒋的那份报告,如果没有经过我对格式的认真加工和修饰,能得到董事长的表扬吗?”
秘书插言:“显然不能,因为小蒋根本没机会见到董事长。”
经理高兴地说:“所以说嘛,如果没有我去向董事长汇报,哪里会有人知道这份报告的存在。所以,这份报告的成功主要是我对格式的把握比较到位和我向董事长汇报的功劳。”
小蒋说:“可是,要没我写的这份报告,你哪来的进行格式的把握,拿什么去汇报呢?”
听小蒋这样说,经理不高兴地说:“有些同志就是这个样子,刚刚有了一点成绩就翘尾巴、争功劳。这可是不对的,知不知道?这样是没有办法进步的。想当初,我为公司做了多少事,创下了多少业绩,给你们讲过没有?我曾说过那么多遍,难道你们都忘了吗?我和你们说过我骄傲了没有,我自满了没有?从来没有吧?所以说嘛,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小蒋这么容易骄傲自满,我想表扬你都不行,我批评你也是为了你好,不然你怎么能有更大的进步呢?你明白吗?好了,大家记着以后写报告时要好好把握格式,都听明白了吧?”
职场中,如果你很优秀,当然会得到许多表扬。面对这些赞扬该怎么对待,确实是一件不好把握的事情。
谦虚是做人的优点,体现着品格的高尚,谦虚的人总有好人缘。在职场上,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往往才华横溢,充满抱负和追求,喜欢表现自己,生怕自己的能力不为人所知,而且会显示自己不同于常人的优越感,希望因此得到同事们的钦佩和尊重,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其实,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差不了太多。要想在职场上成为优秀的一员,做法很简单,就是谦虚待人、诚心待事,脚踏实地地赢得认可,从而取得做人和做事的成功。
谦虚的人会给人以亲切感,更容易取得别人的信赖,加上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职场上学会对自己的成绩轻描淡写,“才美不外见”有时比表现自己的强大更为重要。谦虚的人能够给别人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不至于让别人感到卑下和失落。
谦虚甚至可以让你的潜在对手感到自己的高贵与强大,由此产生他希望获得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往往会给谦虚的人潜心做事扫除阻力,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可以在别人的“忽视”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沟通处方
在职场上,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往往才华横溢,充满抱负和追求,喜欢表现自己,生怕自己的能力不为人所知,而且会显示自己不同于常人的优越感,希望因此得到同事们的钦佩和尊重,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