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而不是压服(1 / 1)

人们往往都能明白很多道理,但是并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若是直白地相劝,说教味很浓,难免让人觉得你好为人师,会引起反感;而如果借助故事,则生动活泼,也非常贴切,说服力强,人们会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决心改正。

你常和与你意见相反的人谈话吗?你在家中,或是办公室,或是市场上,总在设法使人赞同你的意见吗?你的方法要不要改善改善?一个辩论家,如果和听众争辩起来,不仅不会改变听众的心情,反而会使他们更加倔强起来。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无论双方的意见发生怎样严重的冲突,说话的人多少都可以找出一些相同点来互相讨论。

任何人都喜欢坚持相信自己已经相信的事物,而不希望别人来加以反对。当有人对我们表示反对的时候,我们就会找寻许多的方法,许多的理由来辩证保护。

你在说话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说:“我要证明这个”,“我要证明那个”,决非是聪明的办法。因为你的听众,一定将因此认为你好像在对他们作近于挑战的训话了。他们将自信地说:“我们瞧你的!”这显然就是和你站在敌对的立场了。

假使你一开始就着重讲些和你的听众意见相同的事情,然后再提出听众所乐于解答的问题,那就便利多了。你可以做得好像在和听众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然后再把你观察得十分透彻的事实提出来,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结论,并对你有了十分的坚信。

李桦年轻有为,工作不久就当上了公司的客服部经理。有一天,他用命令的口吻让公司一名普通员工把他办公室的门窗擦一擦。这名员工想,我又不是你们部门的人,你无权对我居高临下地呼来唤去。于是,这名员工就没听他的话。李桦见自己没请得动他,心里很不痛快,就和他吵了起来。从此,两个人总是气不顺,互相看不起眼。

公司总经理知道了这件事后,把李桦叫到了办公室,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只幼鼠向狮子挑战,要同它一决雌雄。狮子拒绝了。幼鼠说:"怎么,你害怕了?”狮子说:"非常害怕。我如果答应了你,你就可以得到曾经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然与幼鼠打架。”

故事讲完,总经理语重心长地说:“你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经理,你与普通员工计较,只会降低你的威信。对手选对了,会促使你不断进步,选错了,也许会误导你的人生方向。”

李桦如梦初醒,渐愧地说:“我会牢记您的忠告,以后绝不会犯这种错误。”后来,李桦和那名员工的关系渐渐融洽起来。

人们往往都能明白很多道理,但是并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若是直白地相劝,说教味很浓,难免让人觉得你好为人师,会引起反感;而如果借助故事,则生动活泼,也非常贴切,说服力强,人们会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决心改正。

借助生动、贴切的故事,可以使劝服的气氛更加轻松缓和,双方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交流,可以很快地彼此接纳。故事淡化了大道理的苍白和说教,劝服也就容易成功。

想要成功说服他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取得他人的信任

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取得对方的信任。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正确地、友好地理解你的观点和理由。如果对方不信任你,即使你说服他的动机是友好的,也会经过“不信任”的“过滤器”作用而变成其他的东西。因此,说服他人时取得他人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2)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谈问题

要说服对方,就要考虑到对方的观点或行为存在的客观理由,亦即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从而使对方对你产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这样,对方就会信任你,就会感到你是在为他着想,说服的效果将会十分明显。

(3)创造出良好的“是”的氛围

从谈话一开始,就要创造一个说“是”的气氛,而不要形成一个“否”的气氛。不形成一个否定气氛,就是不要把对方置于不同意、不愿做的地位,然后再去批驳他、劝说他。例如,“我知道你是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却不愿意去做而已”;“你一定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等等。

(4)说服用语要推敲

说服他人时,用语的色彩不一样,说服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通常情况下,在说服他人时要避免用“愤怒”、“怨恨”、“生气”或“恼怒”这类字眼。即使在表述自己的情绪时,比如像担心、失意、害怕、忧虑等等,在用词上注意推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