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也要恰如其分(1 / 1)

赞美的尺度掌握得如何,往往直接影响到赞美的效果。恰如其分、不留痕迹、适可而止的赞美最能得到对方的好感。

在一个宁静的花园里,一只黑乌鸦栖息在一棵橘子树上。一只美丽的孔雀正在绿草如茵的地上散步。

乌鸦看见后,叫道:"是谁让这只怪鸟跑到花园里来的?瞧他走路的样子,就好像他是国王似的。他的脚步多难看啊!他的羽毛怎么是可怕的蓝色?我可没有这种颜色的羽毛。他拖着尾巴像只狐狸。”乌鸦叫完后等着孔雀回答。

过了一会儿,孔雀忧郁地笑了笑说:“我想,你说的并不符合事实,你错怪我了。

你说我傲慢,那是因为我只有高高仰起头,才能使我肩上的羽毛伸展开来,以免损坏我的外貌。我其实并不傲慢。我知道我并不好看,我知道我的脚皱得像块老牛皮,这使我很烦恼,所以我仰起头来不看我的脚,你仅仅看了我丑的部分,你闭上眼睛看不见我的好处、我的美貌。你难道不知道,你说我丑,而人们却赞美我的美丽吗?”

赞美的话会令人很高兴,但前提是对方听了你的话之后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很爱听。也有那么一些人觉得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就不管不顾随便说。其实,很多时候他们说的话并不怎么受欢迎。

赞美的尺度掌握得如何,往往直接影响到赞美的效果。恰如其分、不留痕迹、适可而止的赞美最能得到对方的好感。

不是所有的赞美话都好听,有时候太夸大其辞,反而给人一种很虚伪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因不善交际而颇感痛苦的人这样说:“我在与人交往时,总是竭力恭维、赞美别人,因为我认为人都是喜欢听好听的。谁知不少人却因此不愿与我深交,更谈不上说什么心里话了,最多只是随随便便应付罢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没有搞懂说赞美的话也是需要掌握尺度的。其实,在生活中,讲赞美的话时要视对象、环境、氛围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赞美别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交际的对象

在人际交往中,说话的对象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对象,又因为年龄、学识、生活经验、性情、爱好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讲赞美的话之前,一定要好好研究对方,视他的性情爱好而定。例如,你若对一位因身材过于肥胖而发愁的姑娘说:"你的身材实在是漂亮极了!”这位姑娘一定会认为你在取笑,反而大为不快。但对一个为自己身材姣好而感到自豪的姑娘来说,这句话就可以使姑娘对你的好感和信任增加。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有识之士喜爱结交“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他们喜欢“直言不讳”。你越指出他的不足,他越喜欢你,而你越赞美他,他却越讨厌你。同这类人交往时,赞美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2)合适的时机

交往中说话时机的选择也是十分必要的,适时的赞美犹如在燃烧的火上加柴,而不讲究时机的话却会变成雪上加霜。赞美时,应当切合当时的气氛、条件,有着一定的“时效”约束。当你发现对方有值得赞美、恭维的地方,要善于及时大胆地赞美、恭维,千万不要错过时机。不合时机的赞美,无异于南辕北辙,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起不到应该起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3)赞美的尺度

知道要在合适的时候说赞美的话,还要掌握赞美的尺度。恰如其分、不留痕迹、适可而止是成功赞美别人的妙诀,而使用过多华丽的词藻,过度的恭维,空洞的奉承,只能使对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难堪、肉麻和令人厌恶,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如果你的一位好朋友的字写得很好看,你也想适时地夸奖他一番,但你对他说:"你写的字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你想这位朋友会高兴吗?不!他会认为你的话很虚伪,你很不实在。如果你换一句“你的字写得很漂亮!”你的朋友一定会感到很高兴,说不定他还要向你介绍自己练字的经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