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改革家张居正
公元1561年的确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的正月,鞑靼吉能部自河西走廊越过黄河南下骚扰。八月,蒙古王俺答率兵进攻宣府。九月,俺答部又攻破居庸关;而自春天开始,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而倭寇又屡屡侵犯浙江沿海。官军南北驰驱,疲于奔命;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可是,已经当了四十年皇帝的世宗朱厚熜,犹自沉迷道术,终日以斋醮炼丹为乐。奸相严嵩一手遮天,贿风与秽迹,污浊公门。在这一年的初冬,时任国子监司业的三十七岁的张居正,正就着一盏寒夜的油灯,给远在宁夏指挥部队作战的老友耿定向写信:
长安棋局屡变,江南羽檄傍午。京师十里之外,大盗十百为群。贪风不止,民怨日深。倘有奸人秉一旦之衅,则不可胜讳矣。非得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扫除廓清,不足以弭天下之患。
……顾世虽有此人,未必知;即知之,未必用,此可为慨叹也。
从这封信中,我们看到嘉靖四十年的中国是何等的风雨飘摇,无论是军事、经济,还是吏治、治安,大明王朝都危在旦夕。当时的张居正,只是文官系统中的一个中级官员,且不在显赫部门,担任的是一个学校的行政长官,但“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呼唤“磊落奇伟之士”的出现。其实,从信中不难看出,他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可以大破常格,挽狂澜于既倒的磊落奇伟之士。
在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满怀忧患且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十年后,竟然会在中国的政坛上,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十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