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世宗病危,他被搬回大内乾清宫。当天,他就死在那里,享年六十四岁。第二天,通政司就发布了他的“遗诏”:
朕奉宗庙四十五年,享国最久,累朝未有。一念惓惓,惟敬天勤民是务。只多病,过求长生,遂致奸人诳惑,补过无由。自即位至今建言获罪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方士付法司论罪。一切斋醮工作及政令不便者,悉罢之。
其实,世宗搬回乾清宫时,已深度昏迷,死时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这道不到两百字的遗诏,是徐阶一手炮制。文章虽短,却将世宗一朝的所有弊政全都推翻。“遗诏”颁布之日,朝野各界人士听了,无不痛哭感激。短短几天,曾在世宗身边汇聚的数十名方士妖道全部捉拿归案。被世宗以各种罪名罢黜的数百名官员,第一批三十二人重新任命官职,而像杨继盛、沈炼这样的冤死者,都追赠谥号并给家属优恤。
徐阶以极快的速度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使他的威信在朝野间达到极盛。有史家认为,徐阶起草的“遗诏”与四十五年前杨廷和为嘉靖皇帝登基所起草的“登极诏书”一样,都是深得民心的匡扶社稷补偏救弊的好文章。嘉靖一朝的开始与结束,在杨廷和与徐阶二人的主持下,都向历史交出了优秀的答案。
但是,也有人对“遗诏”不满意,那便是内阁中另外两名辅臣郭朴与高拱。他们对徐阶独自起草诏书不与他们商量深为不满。因此专挑“遗诏”的毛病。郭朴气愤地对高拱说:“徐阶讪谤先帝,罪可当斩!”
两人由此与徐阶结下了仇隙。
对这件事,《三编·发明》书中作了如下评论:
大臣秉与国事,当虚己和衰,惟求其是,所谓“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乃为得之。此犹言其无事时也,若当草写遗诏于哀痛呼抢之余,商家国根本之务,此何时也,而可以嫌疑生分别者耶?观徐阶所草诏,犹能切中当时弊政。为高拱、郭朴者,自当赞助其成,何至以己末与之故,而遂生忌嫉,造谤媒孽,竟欲各分门户,甚至数年后拱专国政,一切尽反阶之所为。而启其衅者,实惟郭朴一言,朴安得无罪哉!
这段评论有见地,讲的是大局观念以及在大是大非面前的个人操守。可惜,高拱不能理解。不到一年,内阁衙门又狼烟四起。高拱公开向徐阶宣战。在下篇文章里,我会讲述此事。
2009年9月8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