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1)

——记刚直不阿的杨廷和

公元1518年,即正德十三年的九月初一,明武宗朱厚照从宣府出发,经过怀安、天城、阳和等地,抵达大同。

从正德十二年八月初一,朱厚照在佞臣江彬等的撺掇下,以巡边剿匪的名义离京前往边关宣府。短短一年时间内,他四次离京前往山西宣府寻欢作乐,在京城待的时间不足三个月。他下令在宣府建造行宫,在那里乐不思蜀。

作为一国之君,长期不在京城,对于大明帝国来说,这是没有先例的。永乐皇帝朱棣曾数次深入西北对鞑靼作战,但他每次出征,都会委任太子朱高炽监国。不到三十岁的武宗,膝下无子,他无可挑选监国的人选。他压根儿也没有想到要这么做,只是一味地游戏人生,国家大事他才不想去管呢。为此,他与内阁以及部院大臣的关系弄得十分紧张。内阁辅臣屡屡劝谏,要他留在京城处理军政,他一概不理会。为此,大臣们很是伤心,也很无奈。当他第四次离开北京时,内阁首辅杨廷和以及另外两位辅臣,都没有前往东安门送行。

八月中旬,当武宗刚刚到达宣府,就收到了给事中徐之鸾、十三道御史李润两人的联合上疏:

大学士杨廷和、蒋冕、毛纪,并居师保重地,主忧与忧,主乐与乐。迩者敕谕中外,将有疆场之行,廷和等先后称疾家居,比至驾行,竟不一出。今六飞临边且逾月矣,宗庙社稷,百官万姓,寄于空城之中,正大臣身系安危之日也。犹复杜门坚卧以求决去,其自为计则得矣。居守之事,将谁是托?中外之心,将谁是恃?三臣者,正宜纳约自牖,忧形于色;乃徒以疾求去,冀以感悟圣心,亦已迂矣。万一意外之虞起于仓卒,大疑无所取决,而或至于偾事。三臣者将以何词白于天下哉!伏望陛下以天下为念,君臣同心,共图化理,则人心固,宗社安矣。

从这封奏疏中得知,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三辅臣,因不满武宗的胡闹,已经宣布辞职。在当今社会,内阁的总辞一定是一场异常重大的政治风波。即便在明朝,也是充分引起朝野关注的政治事件。但是,武宗皇帝对这一类的事件早已司空见惯。见到这道奏疏,他只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既不回复,也不担心,照旧在西北边域玩他的“嘉年华”。

事实上,明眼人一看便知,徐之鸾与李润的奏疏,玩的是“政治障眼术”。表面上是弹劾内阁辅臣,实际上是规讽皇帝。但对于二十八岁的武宗来说,任何政治技巧都无济于事。他根本不研究政治,大臣们的匠心,他又如何能够理解呢?每天寻花问柳、呼鹰逐兔的生活,让他患上了娱乐亢奋症。如果在今天,他一定会成为娱乐界的超级明星,而不会去当那个令国家痛苦也让他本人难受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