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1)

解缙的失宠,还是源于他拥立太子的态度。

世子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储君后,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并将他的藩地定在云南。朱高煦闻讯后,恼怒地说:“我有什么罪,把我贬斥到万里之外,我不去!”朱高煦知道解缙一直在为朱高炽说话,因此对他恨之入骨。

自立朱高炽为太子后,朱棣心中总觉得对不起二儿子朱高煦,因之对他的宠爱超过以往。朱高煦不肯去云南,他也就听之任之,并让他待在身边,参与国家大事,受到的待遇超过太子。眼见此情,大臣们都颇感忧虑,但不敢说出来。解缙不改愣头青的脾气,他向朱棣劝谏说:“陛下,厚汉王而轻太子,这是引发争端啊!”朱棣听了很不高兴,认为这是离间他们骨肉之间的感情,对解缙开始冷淡。

永乐五年的二月,有官员上表弹劾解缙,说他于上年的廷试中阅卷不公道。而这时朱高煦也趁机在父皇面前进谗,说解缙在外头炫耀自己拥立太子的功劳,故意泄露宫中的机密。朱棣听罢,将解缙贬为广西参政。

解缙的被贬,在朝廷中算是一件大事。欣赏他才华的人为之惋惜,而忌恨他的人莫不弹冠相庆。曾被他在密信中讥刺过的礼部郎中李至刚,趁机给朱棣上书,揭发解缙对贬出京城心怀不满。朱棣看到这封奏章立刻批示,将尚在赴任路上的解缙再贬一次,从广西调到交趾,命令他在化州督饷,职务是化州参军。

解缙此去化州,路远山长,一去就是四年多,其间没有回过京城。直到永乐九年的六月,他才得到机会到南京奏事。此时,朱棣正好北征,解缙便前往宫中拜谒行监国权力的皇太子。汉王朱高煦知道这件事后,便在父皇面前进谗说:“解缙趁皇上离京,私自从化州跑回来拜见皇太子,他背着皇上见太子,究竟想干什么?”朱棣听罢,联想到当年解缙拥立太子的坚决态度,顿时震怒,立即动了逮捕解缙的念头。

恰好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

解缙来京奏事返回化州时,正好翰林院检讨王偁也因罪贬谪交趾。两人得以同行,他们由江西取道广东,一路上察看山川。感到山川险峻交通不便,解缙忽发奇想,觉得应该开凿赣江,用水路连接广东、江西的交通。这件事如果放在别人身上,也只是想想而已,最多在酒席上与朋友们谈谈也就罢了。但解缙却认为这是一条体现朝廷功德的锦囊妙计,于是又提起笔来,给永乐皇帝上书一封,请他圣宸独断开凿赣江。

这道奏章送到朱棣手上,本来就在气头上的他,更是暴跳如雷,他认为解缙是在用妄语欺他。让流向鄱阳湖的赣江翻越大庾岭流向广东,这不是妄语又是什么?朱棣毫不迟疑,下旨将解缙捉拿来京。

解缙押到南京打入诏狱之后,立即被严刑拷问。内容有两个:一是为何要私下见皇太子;二是为何要用妄语欺侮皇上。

在解缙看来,这本是平平常常的两件事,没想到竟能酿成巨祸。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皇帝近臣、太子的老师,哪里受到过刑具的残酷摧残?每次用刑,免不了胡言乱语。凡他提到过又被朱棣视为他朋友的人,都被统统抓起来。一时间,受到牵连而身陷囹圄的官员有二十多个。其中,有六人“病”死狱中。

解缙命大,没有被折磨致死,却在大牢里无限期关押。

到了永乐十三年(1415)的正月,解缙已在狱中过了五个春节。却说第五个春节刚过,正月十九日,朱棣下旨京内外各衙门,蠲免以前所拖欠的各种赋税,将士军官犯罪羁押的全部赦免。

得到这道敕令,管理诏狱的锦衣卫都督纪纲便向朱棣呈上羁押囚犯的名单。朱棣审阅名单时发现了解缙的名字,便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解缙还在呀?”俗话说听鼓听声,听话听音。纪纲一下子听出了朱棣的弦外之音。他回到值房,摆了一桌酒席,吩咐手下将解缙请来吃酒。解缙已听到了朱棣要大赦犯罪官员的消息,现在又见平日狠如豺虎的纪纲满脸巴结地请他喝酒,本来蔫耷耷的精神顿时又高涨了起来。心怀鬼胎的纪纲趁机猛劝,酒过三巡,解缙便烂醉如泥。斯时天降大雪,纪纲命人脱去解缙的衣服,拖到院子里用积雪掩埋。不一会儿,解缙便身体僵硬而死。

第二天,解缙的死讯传到朱棣的耳朵里,朱棣又下令抄没解缙的家产,将他的妻、子以及宗族流放到辽东。

这一年,解缙四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