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错杀(1 / 1)

22.错杀

我来了之后,一直没见老伯养过狗。有一天我说,亚伯,我们养一条狗吧。他说好啊,养大了我们拿来吃。

我们壮族平时是很爱吃狗肉的。在广西大部地区,随时都可以吃上狗肉。做法一般有三种,一是白斩,二是炖,三是烤。

我当即给了他二十块钱,用于买狗。在上石,一般十来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只狗崽了。

老伯买了一条黑、黄相间的花狗。这条狗,眼睛眉头处有两点指甲宽的黄点,圆形,十分对称。我们把这种狗叫四眼狗。在我们这儿,一般都是根据狗的颜色来给它起名字。黑的叫阿黑,黄的叫阿黄,花的叫阿花……,狗肉的质量,也是根据颜色来分等级:一黑、二黄、三花、四白。白的不吉利,一般不养。

老伯给这条狗起了个名字,叫阿六。它是初六买回来的。

后来我发现老伯跟狗说话,从来都是用普通话。他的普通话音不准,听起来别扭。

再后来才知道,老伯之所以跟狗说普通话是有意的。他说,央子不是经常来嘛,央子是讲普通话的。狗欺生,让它听惯了普通话,它就不会欺负央子了。

老伯还有另外一个用意,就是为了防止被偷。现在养狗,一不小心就被偷走。偷狗的人一般都是本地人,都是用粤语或壮话来诱狗,见到黑狗就叫阿黑,见到黄狗就叫阿黄,把狗哄住了,然后带走。老伯反其道而行之,跟狗讲普通话,就是故意让狗听不惯壮话或粤语,不易被哄。所以,他给狗起名,也不按常规叫阿花,而叫阿六。

几个月后我再去,见阿六已经长大,有十来斤重了。阿六是很乖的,我们吃饭时,骨头丢在地上,它也不会像别的狗一样钻到桌底,抢骨头吃,而是老老实实坐在一旁,等老伯喂了才吃。尽管它也是一副虎视眈眈、垂涎三尺的样子。

老伯说,这狗他已经**好了,挺听话的。

第二天,老伯突然问我,宰不宰这狗?我想大概老伯想吃狗肉了,况且当时就说好是养来吃的。我便说,宰了吧。

老伯把他的二侄子叫来帮忙。二侄子一来,就把狗装进了麻袋,进行处理。此时,老伯走开了,来到一棵树下,背对着二侄子,蹲了下来。

老伯叫来了很多人。阿英夫妇、廖文,还有他的两个老朋友,差不多有十人。

我们做的是炖狗。老伯的一个老朋友原来做厨师的,就由他来操刀。把狗毛去净后,用稻草烧,既烧掉了细毛,又可使狗皮变香。洗净后砍成碎块放到铁锅里,加上山里的山黄皮树、柠檬树的叶子和陈皮、八角、姜、酒,一炖,屋里屋外都香了。一吃,果然是好味道。

但到了半夜,我竟拉了肚子!半个小时拉一次,直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我便叫老伯帮我到镇上买药。吃了药,就止住了。以为没事了,吃午饭时,忍不住又吃了狗肉,又拉!我吃狗肉可是从不拉肚子的。

老伯这才说了,唉,小严,你不知道,昨天杀狗时我都不忍心看,我眼泪都流啦!这狗好啊……

我说你怎么不早说呢!早知道就不宰了。难怪昨天他独自躲到树根底下,原来是难过。

我们错杀了阿六。对不起阿六。而我拉肚子,应该就是报应。

我想,也许是我出的钱买的狗,所以老伯就想听我的意见。但他是违心地迎合我呀!

在中国百姓的意识里,官和钱永远是至上的。官走到哪里,就有点头哈腰、前呼后拥的场面出现;有钱人走到哪里,腰板都是直的。所以,无论中学、大学,在校庆时,最受到尊重的人只有校方请来的官人和老板,而不是学人。我与老伯,可以说是亲密无间了,但钱的作用,使老伯对我说了违心话,更使阿六丧失了性命。

很多时候的争夺和杀戮,都是为了钱。

我再一次给老伯钱,让他重新买狗,并约定,以后不再杀狗。

他又买回两条狗。一条是黄、黑相间的花母狗,一条是黄公狗。

同样都是好狗。

老伯说,它们互相配合得太好了。发生了什么情况,黄狗就狂吠,冲在前面,花狗就不动声色地跟上,包抄,观察。如果花狗不吭声,那就没什么事了;如果花狗跟着狂吠,那一定是出现了猎物或有人来了。它们最擅长抓松鼠。这里的松鼠很多,常常在松鼠上吃松果。它们发现了,黄狗就在树下狂吠,松鼠一惊慌,从树下掉下来,花狗就冲上去,把松鼠抓了。但它们从来不吃,而是把松鼠放在老伯的门口。

老伯知道,是它们留给他吃的。

松鼠煮粥,甜。

每每谈到这对狗,老伯总是赞叹不止。

后来,这对狗生了一窝崽。

但它们不幸。花狗外出玩耍时,一只前爪被别人装的铁夹夹住了,好几天都没回来。铁夹的主人知道这狗是老伯的,发现后就放了。但花狗也残废了。老伯当然舍不得杀,不得不卖掉了。黄狗吃了一块大骨头,不小心卡在喉咙里,几天后死了。

但它们留有后代。现在老伯养的两条狗,就是它们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