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关注就是对孩子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孩子拥有正向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家长积极关注孩子,孩子的成长才会更顺利、更健康。
小惠,女,8岁,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惠是个活泼的小学生,喜爱体育运动,性格外向,爸爸妈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外人看来,像小惠这样热情、开朗、长得清秀的女孩应该很让爸爸妈妈值得骄傲。可是小惠的爸爸妈妈却不这么看,他们觉得学习成绩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小惠的爸爸妈妈一心希望能生个像自己一样爱学习的孩子,没想到小惠非常活泼好动,学习成绩一般。在小惠的爸爸妈妈看来,热情、开朗、秀气根本算不上是优点,或者说这些优点并不值得关注。因此,每当小惠在小区和小朋友打球、游戏时,小惠爸爸妈妈就脸上布满阴云,而每当小惠在家做作业或看图书时,小惠爸爸妈妈就满脸高兴,时间一长,弄得小惠都不敢公开和小伙伴打球、游戏、玩耍了。
随着家长的积极关注以及爱的表达的时间的延长,孩子会慢慢建立起健康的自我形象。一个健康的自我形象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孩子会变得更加自信阳光,孩子会成为一个负责任和自我主导的人。缺少积极关注的孩子自我价值不高,要么盲目乐观,要么消极自卑,慢慢会变得忧虑。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积极关注孩子呢?
1.积极关注孩子细小的进步
家长不能把孩子细小的进步视为理所当然,在每个进步里面,都包含着孩子的努力,比如,孩子会背古诗、会走象棋、折千纸鹤等,当家长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孩子就会有意识地做出努力,孩子就会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自由地成长。
2.积极关注孩子的多元智能
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等,孩子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因此,家长要积极关注孩子的优势智能,发展孩子的特长,对于孩子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同伴发展水平时,也不要让孩子因此而受到责罚。这样,孩子就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销的自我,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生活,有利于孩子成长并成为心理和谐的人。
3.积极关注孩子的自主发展
首先,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其次,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不断给予鼓舞,帮助孩子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孩子克服困难。再次,家长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
最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
4.积极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
家长要经常倾听孩子的诉说,倾听时力争准确理解并表述出对孩子的感受,使孩子感到在父母心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使孩子有许多机会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和进步,从而引起积极的进取愿望和信心。
5.积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孩子年龄尚小,还不能觉察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情绪发生变化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积极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通过聊天、运动、唱歌等方法帮助孩子宣泄负面情绪,调整心态,克服困境和挫折。
无条件积极关注提倡给孩子自由,但这种自由只能是相对的自由,需要适当的约束和节制。家长应适当地给孩子立规矩,比如,看电视、看电脑、玩耍的时间、吃麦当劳的次数等。这些约束、规矩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商量达成一致,并且能让孩子愉快地接受。家长要学会从孩子身上看到优点,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去鼓励他,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肯定孩子的成绩,用优点来帮助孩子改正生活中的不足,克服学习上的错误,用真情感动孩子。“只要用放大镜来找孩子的优点,闭上一只眼睛看孩子的缺点”,家长就会发现孩子一天比一天变得可爱,一天比一天变得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