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自信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小力,男,8岁,小学一年级学生。幼儿园时期的小力胆小怕事,依赖心理强,特别不自信。去年5月份,小力的妈妈要出国进修一年,出国进修之前,特别担心小力照顾不好自己。小力也整天问妈妈走了谁给他做饭,谁送他上学,弄得妈妈连放弃出国的心都有了。妈妈走后,小力爸爸让小力自己步行上学,中午在学校吃饭,下午自己开门回家做作业,晚上爸爸做饭,他帮忙。有一次小力解围巾,费了很大的劲也没解开时,小力爸爸一边教孩子解围巾,一边耐心地说:“这件事情你很快就学会的,用不了多久,就能自己解围巾喽!”春节带礼物给长辈拜年时,小力爸爸总喜欢问小力,“来,说说看,我们带什么礼物比较好?”当小力说完以后,爸爸总会这样夸他,“宝贝,你说得很有道理!”小力背不出唐诗时,爸爸说:“没关系,让爸爸再教你。”妈妈不在家的日子,小力特别懂事,父子俩配合默契,日子过得井井有条。一年以后,小力妈妈回来,简直不敢相信,小力在打扫自己的房间!原来有些胆小的小力变得比以前自信多了。
孩子的自信与家庭教育方式、孩子自我认识和归因方式等因素有关。自信将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健康,自信的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有一个正确的视角看待生活,遇到问题会寻求积极解决的方法,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更好。不自信的孩子容易自卑自弃、妄自菲薄,未来出现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可能性更高,对生活的满意度也较低。塑造孩子的自信心,家长有相当大的责任。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1.给予孩子自主权和影响力
首先,家长应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在能力范围内,让孩子做选择,做决定,管理自己的事务,让孩子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权。其次,给孩子影响他人的权利。让孩子参与讨论,听取孩子的建议,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对家庭决策的影响力。再次,让孩子承担一定家庭责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生活的影响力。最后,让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锻炼孩子的组织协调能力,体验到自己对同伴的影响力。当孩子被赋予创建和改善生活的自由和权利,孩子就能够发现自己的力量和优势,给自信添加砝码。
2.给予孩子重要感和胜任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自信心主要来自于重要感和胜任感。孩子的重要感和胜任感与归因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有时候”“最近”等特殊情况下造成的结果,是短暂的、可以改变的,而习惯将好的事情视为“总是”,认为由于自身努力学习或讨人喜欢才使好事发生,那么孩子的归因方式就是乐观解释风格,这种孩子更容易获得自信心。如果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永远”或者“从不”,认为是永久的、不可改变的,而习惯将好事视为“有时候”或者“偶尔幸运”等特殊情况下出现的,那么孩子的归因方式就是悲观解释风格,这种孩子更容易丧失自信心。
3.给予孩子信任感和成就感
根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是构成其自信的要素。艾里克森认为儿童时期是孩子形成自信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孩子经历的最大危机是自信与自卑的较量,如果孩子成功地逾越这一阶段的危机,孩子就会对自己有积极评价,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新技能;如果发现自己不如别的孩子,则会产生自卑心理,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并撤退到一个熟悉的、没有过多挑战的环境中。为此,家长要给予孩子信任感,相信孩子能够做成事情,相信孩子能够良性发展。同时要给予孩子成就感。家长的赞扬和夸奖是孩子获得成就感的重要途径,比如,家长夸孩子漂亮,孩子也就觉得自己美;家长说孩子聪明,孩子就认为什么也不能难倒自己;家长说孩子性格好,孩子就知道自己讨人喜欢;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就容易保持这些优点;家长能够挖掘孩子的特长,孩子就能获得新的优点。
4.给予孩子责任心和约束力
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让孩子动手收拾学习用品,让孩子铺床叠被,让孩子洗洗碗筷,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能力,还可使孩子知道自己能做很多事,可以做好很多事。如果家长因为孩子年幼而包办代替,孩子就缺乏责任心和自我约束力,自信也就很难建立起来。
5.给予孩子上进心和竞争力
家长给予孩子上进心和竞争力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某一专长。比如,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于运动;有的孩子爱唱爱跳,擅长文艺;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爱绘画。作为家长就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专长,顺势加以引导及培养,促进孩子在某方面具备其他孩子所不及的优势。这样,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发努力,也能干出一定的成就来,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
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是良好情绪的基础,是一笔孩子终身享用的巨大财富。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正是有了自信,孩子才充满了睿智,孩子的心中才升腾起无尽的希望,才会主动地接受挑战,百折不挠地前进,直到实现预期的目的。家长恰当的鼓励、适时的赞美、榜样的力量,给予孩子自主权和影响力,培养孩子广猎知识,帮助孩子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孩子的人生之花就会开得更茂盛更灿烂,人生就会越过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