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孩子虽有写好字的愿望,但由于缺少书写的方法和技巧,写字常会出现潦草出错等现象。有时作业本被字迹穿透,有时一有错字就拼命地擦,最后弄得作业本又黑又破;有时本子没有放正,歪着或趴着身子写字;有时头和书本的距离过近等;有时字的笔顺、笔画、结构掌握不好;有时为了及早完成作业,只求写完,不求写好,造成作业质量低下。

小琪,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小琪其他方面都很好,就是写字很潦草,经常写错别字。每次小琪写字时,总是蜷缩着身子,侧在一边,眼睛离作业本很近,握笔姿势也不端正,五指紧紧地抓住铅笔,不仅手腕在用力,手臂也在一上一下帮忙,看上去非常吃力。每次小琪写出来的字松松垮垮,有时甚至还要上下或者左右颠倒,有时超出了整个田字格,有时占了田字格一个角,看上去非常别扭。小琪妈妈反复对小琪说,要注意书写规范,也为此惩罚了小琪很多次,但是小琪依然故我。为此,小琪妈妈非常着急,不知道该如何养成小琪正确的书写习惯。

孩子书写不好可能与孩子对写字思想认识不到位、小肌肉发育不完善和手部精细活动不协调等因素有关。俗话说:“字如其人。”把字写好,是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一手工整、漂亮、规范的字体,能让孩子在别人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帮助很大。那么,家长应该如何保证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呢?

1.执笔正确坐姿好

家长要督促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执笔和坐立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两臂平放在桌面,眼睛离桌面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孩子写字时首先要把手掌心撑起来,然后再握住笔,注意三指(拇指、食指和中指)握笔端的位置,笔末端置于虎口贴食指根部位置,笔尖距指端3厘米。

2.书写认真讲规则

汉字书写有一定的笔顺规则,横平竖直、先撇后捺、先横后竖、从上到下……孩子写字时,家长要提醒孩子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即眼睛要看清汉字结构,了解每一个汉字的规范写法;心到,即字形要牢记心中,不能怎么写省劲、怎么写简单就怎么来。对于独体字,要找准主笔和每笔的位置,把握好每一笔的长短,注意笔顺;对于合体字,要注意部件比例,做到疏密匀称,整齐美观,比例适当,平稳庄重。

3.严格要求保质量

所谓“严格”主要是指对孩子的书写要求要严格,即对孩子应该达成的书写目标不降低,不迁就,不延期,确保孩子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达到预定的目标要求。只有家长严格要求孩子正确规范的书写,才能保证孩子作业、卷面整洁干净。

4.及时奖励增信心

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果,孩子的学习是否发生关键也在于强化。当一个操作发生之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时,那么这个操作的概率就增加。为此,家长对于孩子每一点书写取得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正面强化,让孩子享受到表扬的喜悦。这种喜悦会促进孩子更大的进步,是孩子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内驱力。

5.贵在坚持有恒心

成功在于坚持,坚持是最难的事,因为真正能做的,终究是少数人。正如古罗马著名学者塞涅卡所说:“不是因为这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信心,是因为我们失去信心,这些事才难以做到。”把字写好不难,难在坚持写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不断坚持,具有恒心和毅力,孩子才能写出规范整洁美观的作业。

孩子的书写能力不是天生的,主要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从小帮助孩子练就一手漂亮的汉字,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耐心地指导孩子书写,持之以恒地训练,做到课内练与课外练结合、专门练与平时练结合、学和用结合,天长日久孩子的书写就一定会取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