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德育(1 / 1)

教育学概论 柳海民 718 字 14天前

本章概述

本章以“德育”为主线,围绕德育概念、任务、意义以及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对德育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进而,对德育过程的要素和规律进行了详尽阐述;基于此,介绍了主要的七种国外德育理论,其中包括杜威的经验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威尔逊的道德认知分析理论、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社会化理论以及价值澄清理论;最后,针对德育实施过程中的模式、原则、方法和途径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阐述。

结构图

学习目标

学完本章,你应该能够做到:

1.明确德育的概念、任务、意义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2.掌握德育过程的要素和规律。

3.了解七种主要的德育理论。

4.应用德育的模式、原则、方法和途径。

读前反思

学习本章之前,请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2.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教育实践中如何实施德育?

引导案例

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们通报学生在校的情况。当我想让大家看看一直贴在教室后面、记录学生各方面表现的“操行表现一览表”时,才惊异地发现这张表已经不翼而飞了。此事令我十分愤怒,这分明是无视班级纪律,有意干扰、阻挠班级的正常工作。我决定尽快查清“作案者”。种种迹象表明:是鲁方同学所为。该生学习成绩较好,但纪律观念不强,经常迟到,且个性偏执,疑心较重,曾经在周记上发牢骚,还曾在黑板和班级日志上乱写乱画。因此这件事发生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第二天中午放学后,我将鲁方留下来谈话。原以为我的判断无误,事情能很快解决,没想到,费尽口舌跟他讲了很多道理,他就是不承认。

下午再谈时,由于已经打通了“证人”,鲁方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尽管我严正指出这一错误的严重性,表明追查到底的坚决态度,但仍没有奏效,谈话只好又告一段落。

有人替我担心:搞不好,你难下台。

我反思后认识到,眼前的局面是自己准备不够充分、急于求成的结果,是工作上的一个失误,但如果这件事不了了之,会助长歪风邪气;如果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也达不到教育其本身的目的。于是,我决定将情况了解清楚一些,再做处理。

晚上,我分别找了几个平日与鲁方关系较好的学生谈话,了解到:鲁方在他们面前已经默认这件事是他干的,只是不愿意向我承认,他认为我对他有偏见,是有意跟他过不去。

这次调查使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那就是用诚意消除鲁方的敌对情绪,突破他的心理防线,用迂回策略打开他的心锁。

第三天上午,我与鲁方进行了第三次谈话。刚一开始,他很不耐烦,情绪非常激动:“你说是我就是我,行了吧!”等他冷静下来后,我耐心地跟他摆事实、讲道理……慢慢地,他不再辩解,最后终于低下头小声地说:“那你说该怎么办?”见此情形,我知道横在他心里的那道障碍已经松动……

下午放学时,他终于按照要求交来了一份颇为深刻的“认识书(检讨书)”。

资料来源:陈建筠.用真诚和睿智开启心锁——同一德育案例的两次反思.班主任,2007(5)

此案例的教师在经过反思之后发现了很多问题:这样的结局是最完满的吗?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自己真正做到公平了吗?为什么只重视事情的结果而不重视事情发生的原因?同一个教师面对同一个事件,前后认识和观念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主要是和处理问题的心态有关。要想开启学生的心锁,教师首先要用理智和勇气打开自己的心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