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山地防御(续1)(1 / 1)

山地作战的战术结果在战略上如何应用,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山地作为战场

这一点最重要,但必须从两个方面来研究。

第一,作为进行主力会战的战场。在山地进行的会战,军队的抵抗要被动得多,还击也无力得多,所以绝不能把这种会战中的防御变为单纯的山地防御,因为在这种会战中,防御的主要特点是军队在山地集中配置,所有的部队在一个统帅的直接指挥下进行战斗,并保持充裕的预备队,以便使会战成为一次决战而不只是单纯的抵御,不会变成只是在敌人面前举起盾牌。这是山地防御会战必不可缺的条件,但是人们很难达到这一点。

第二,作为从属性战斗的战场。同第一种情况相反,山地对从属性的和次要的战斗却极为有利,因为在这类战斗中不会实行绝对抵抗,而且也不会造成任何具有决定意义的结果。因为这种抵抗的目的很明确:其一,单纯为了赢取时间。其二,为了防御敌人的单纯的佯动或小规模的次要行动。其三,为了自己进行佯动。其四,山地适于部署那些不准备行使主力会战的部队。这类部队不容易受到奇袭,也不容易被迫面对决定性的战斗。其五,山地是真正适于民众武装活动的区域。

二、山地对其他地域的影响

兵力不多的部队,在易于通行的地区因会不断遭受危险而无法立足,在山地却十分容易确保广大地区的安全;当山地被敌人占领后,在山地的任何推进都将比在平原缓慢得多。基于这两个原因,可以得出结论:山地为谁占有,比同样面积的其他地区归谁占有要重要得多。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而形成的拉锯战中,防御者要力争摆脱敌人占据山地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设法占据并坚守为保障己方进攻的主要路线而必需占领且固守的一些山地。在此情况下,山地通常会成为双方相互发动小规模战斗的主要战场。但是,人们决不应该过高估计山地对附近地区的影响,不应该在任意场合都把这种山地看成是解决全部问题的关键,以及把占领山地看成是主要的问题。当一切取决于胜利时,胜利则是主要事情。一旦胜利在握,胜利者就能够根据自己主要的需求来安排其余的一切了。

三、山地作为战略之屏障

山地作为战略屏障也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同决定性会战相关。通常不应采用山地防御的手段来进行决定性会战。第二种情形,当山地成为屏障切断敌人的交通线时,将使敌人的军队陷人最为不利的态势。

四、山地对军队给养的影响

很明显,当进攻者被迫停留在山地,或者不得不把山地留在自己背后时,在给养方面,山地会给进攻者造成极大的困难,对防御者则有很大好处。

五、结论

上述分析已经证明:山地无论在战术范围或是在战略范围内,一般来说对作战防御都是不利的。当然,此处的防御是指具有决定意义的、其结果能影响到国土得失的防御。山地令防御者无法观测敌情,又妨碍向各个方向运动;山地将迫使防御者陷人被动,而不得不派兵把守每一条通道,如此,防御总是或多或少地变为单线式防御。故而,人们应该尽力使主力避开山地,把主力配置在山地的一侧,或配置在山前或山后。

但是,对于完成次要目的和次要任务的部队来说,山地却是一种增强力量的因素。山地对于弱者,即对于不敢再寻找绝对决战的部队来说,是真正的避难地,完成次要任务的部队可以利用山地得到利益。这也再次说明:不应当把主力用于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