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进化之道适应这个不确定的世界(1 / 1)

教育之眼 李志欣 1425 字 14天前

2021年对我来说,可以算是审视笃定,清醒盘点,认定思路的一年。很多发生的事情、经历的磨难、认准的坚持,可能是我整个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与定盘。

最近我看了一个短视频,是曾仕强关于规则的论述:“规则看似是规则,也不是规则,规则内外都是利于自己成长的机遇,如此,则无规则。”我深表认同,比如,一个单位要求员工必须八点签到上班,有些人会认为,自己受到了限制,抵制这项规定;而有些人,却拥抱这项规定:我可以早些起床,做到一切准备好,游刃有余;我可借此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吃好早餐;我也可以借助这个时间读读书,提升自我;可以与同事聊聊天。你看,哪有规则的约束啊?

我每天都会步行去学校一趟,哪怕是双休日、节假日。有人会把这个行为解读为我有多么敬业,爱校如家,其实,他们不懂,这是我真实的生活,一种很密切、融通、一体的行为。

我在单位,想的是工作,当然,还有与学校工作有联系的其他人的思想交流,这不是一种生活吗?工作、成长、友情都有啊。我在家,一般也不会沉迷于电视剧,流连于沙发软床,我更多的是在书桌旁,读书、写作,把一天的所做所思进行梳理、提升,这不是工作吗?

我与一位老教师交流,说都是知天命奔耳顺的年龄了,把生活与眼下的事情融为一体,享受做事的快乐,享受成就他人、与人为善的满足,足矣!

最近读了一本书,里面有则关于两位亲兄弟的故事:哥哥在一家知名的银行工作,收入可观且稳定,好像没有什么风险;弟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的收入不稳定。兄弟俩的职业看似悬殊,但是多年后,哥哥被辞退,五十岁失业了;弟弟的职业却一直延续下去,很稳定。也就是说,在这个日益发展的世界里,没有一成不变的稳定的事情,但是,看似不稳定、不确定的事情会坚强地持续下去。这是因为,不稳定、不确定,正是今后稳定、确定的前提,因为它会促使自己不断调整,寻求新的机遇与办法。这是大自然的法则,是进化的道理。

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和日新月异的时代,是故步自封,怀念过去;是把握变化,虚幻未来;还是接受震**,调整当下?这些都需要经过自身的心理斗争。说到斗争,我看身边的事情,都离不开斗争,什么我比你强,你比我高;什么制度对我不合理,对他们有利;什么我为工作付出太多,而他们太轻松;等等。于是,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产生了暗自的不正当竞争,甚至钩心斗角、暗度陈仓、隔岸观火。我看,这是大可不必的。其实,一个人真正的成长、真实的获得,依赖的是自己内心的坚定。其他的,你想想,是不是都是身外之物?只要抱着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做好自己,修炼自己,然后尽己之力,人生自然自由、神圣。

在写这篇文章之时,有几个老家的朋友与我微信交流,大多是阐明自己的困难与无奈。我回复他们的只有一句话:人生有输赢吗?

这就是我在2021年的深刻感悟:遵循大自然的选择。

今天是2021年的第四天,上午我去了一趟学校,学校的老师们依然很是勤恳敬业,值班、上课等都井然有序。下午我走进了毕业班的几个教室,发现老师们都在认真地处理问题,学生手头上的作业或试卷,都用红笔批阅过,这显然是老师的心血。我不想打扰他们太久,每个班待了两三分钟,就轻轻离开了。

回到办公室,收到后勤刘主任发给我的一篇文章,是他刚刚写完的。我认真读了一遍,感受不少。下面我把刘主任的文章分享给大家,我想大家读后会获得不少反思。

今天学校来了一位招投标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学校办理招投标手续。她找校长签字,但校长去密云镇办事去了,要半小时后才回来。于是,她就在我的办公室等着。

在她等校长的同时,我们开始了一些谈话。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她是黑龙江人,工作单位在北京亦庄开发区,距离密云150多公里。她早晨很早就开车出来了,四环堵车,快十点才到密云。后来我们拉起了家常,她说“我六岁时,父母就离婚了,自己和弟弟没人管,我每天要洗衣、做饭,要不弟弟就没有穿的、吃的。”我说:“你家里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多好呀,父母干吗要离婚呀?他们是自己谈的还是别人介绍的”?她说:“是人家介绍的!在我的记忆里,父母总是吵架,我特别盼着他们离婚。”我说:“孩子都怕父母离婚,你怎么盼着他们离婚?”她说:“因为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先在门口听听家里的动静,如果有大喊大叫的声音,我就不敢回家了,赶紧跑到同学家里躲着。家里的日子太累了!我爸爸总是打我妈。他们离婚以后,又都组建了新的家庭。我和弟弟都被判给了我爸,但他很少管我们俩。我妈忙自己的事,只好我一个6岁的小女孩儿,负责照顾弟弟上学吃饭!总算熬过来了。当年考大学,我特别不愿意当老师,就考了一所能学企业管理的大学,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死了!当老师多好呀,能够按时上下班,逢节假日就休息,哪像我们呀,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忙到夜里两三点是常事,几乎甭想按时上下班。现在我都35岁了,就是不敢要小孩。”我说:“为什么呀?”她说:“现在我们生活极其没有规律,一天到晚加班,吃不好、睡不好。再加上要小孩还得雇保姆,北京的保姆最普通的也要七八千元,哪里雇得起呀!我一个月也就挣八九千元。我虽然很喜欢小孩子,但真的不敢要!生活真的是太累了,我真羡慕老师!”

通过与她攀谈,我感觉到,教师的工作很辛苦,但是比起有些行业还是要轻松得多、幸福得多!我们可能会觉得工作很辛苦,那是因为没有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比较。我们真正走出去了解一下,会发现比我们辛苦的人多的是。有一次在大门口执勤,我通过与民警聊天得知,他们的工作量和难度真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庆幸当初我们的选择,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无独有偶,我收到了来自江苏省仪征中学谷虹老师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我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从去年暑假开始关注您的作品和您本人。最近在读您的新书《教育微创新:发现细节的力量》,在读到“你想三年内成为一名骨干教师,那就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阅读”时向您请教,没想到李校长竟将联系方式分享给我,如此平易近人,让人受宠若惊。

由于入行晚,之前的工作与教师行业无关,所以入职两年多以来,我钻研教材《牛津高中英语》的时间较长,分配给阅读的时间较少。现在慢慢地对教学比较熟悉了,我决定通过多阅读、多写作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近期学校举办读书演讲比赛,我将“教育微创新”写进演讲稿,把里面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大家都说不错,我也因此获得一等奖。真是对李校长很感激!

这只是个小插曲,我想接下来继续钻研李校长的书籍和公众号。您如远方的灯塔,给青年教师的成长指明方向;您是一位良师,做您的徒弟是如此幸运;您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校长,让学校里每一个孩子、每一位老师都感到幸福。

从两个人的生命样态中,我们可以看到“进化”不同的意义,都对我们自身有所启示。而我自己,之所以遇到他们的故事,知晓了他们生命变化的真实历程,与我终于明白了“进化”的内涵是有关系的。我们要适应选择、适应变化、适应规则,在这个不确定的、充满风险的世界里,从容而笃定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