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一篇约稿,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周六、周日就这样被占用了。内心却很喜悦,因为在文字上跳跃的这两天,我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教育战场。虽然我已把过去的事情封存了好久,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与我一起奋斗过的同事们。我们曾经为了一个伟大的使命,竟然敢于去攻打“教育减负”这一教育壁垒,或者说是教育难题。
虽然很难用一些词语来评价这项改革是否成功,但其精神与意义向世人证明了改革的可能性。因改革,家庭作业假象被撕裂,一些学习的真相逐渐显现,并自觉被纳入改革的视野之中。
2021年1月7日至8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抓好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就为进一步探索家庭作业管理,寻找更加科学的导向、资源、途径和方式提供了信心与支持。
这也是我感觉喜悦的原因之一:当作业管理再一次被提出,放入全国重点强调之列,我感到了我们一直孜孜探索的价值与意义。
作为一名校长,我希望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从敬畏学生生命、挽救孩子的童年出发,以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使命,自觉地从根本上重新认识整个教育领域的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方式、管理制度机制、政策改革创新等因素,彻底地重构作业观念。只有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个领域,以整体的教育观念和系统的策略规划去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生态才能得到彻底改变,学生减负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还有一件事让我喜悦: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与我交流了一个下午,她愿意听我分享我的经历,包括成功与失败。我与她以不同的方式互动,我说,她听;她提出问题,我回答;互相质疑,互相认同。
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竟然对我的这些故事很感兴趣。本来不善言谈的她,起先不敢正视我的她,慢慢地与我双目相视,自然而然地畅聊起来。我们都有很多的收获。
我的喜悦仅仅源于一点,那就是关于我的故事能给她一点启发。我知道,我更需要向这样的年轻人学习。这位学生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是一名领导者,我对她抱有很大的信心。从她谦逊的态度,从她对一些事情的反应与提出的观点,可以看出她的潜力。我给她提了一个建议,就是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有相信“做好自己”的信心。
剩下的就是休闲的时间了。听着音乐,不知听了多少遍了,还是愿意听。回复着几个微信好友的信息,感觉到了价值观一致的妙处、互相信任与鼓励的力量。
我在简书上发了一篇文章,是我高中同学,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曰美为我的书撰写的序言,很短时间内就有不少朋友浏览并点了赞,阅读量很快就有400多次了,你说我能不喜悦吗?彼此在遥远的不同空间,却还能相互关怀,相互温暖,人世间的幸福就是这样不期而遇的。
突然记起“校长会”公众号转发了我的一篇文章一《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在于是否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书》。很短的几天里,阅读量竟然达到150⑻次,有十几家公众号都转载了这篇文章。有的标题是“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是什么?这位特级教师说透了”,有的标题是“想成特级教师,且听他来谈谈”。
我的著作已经第十次印刷了,马上又要加印。我的读书心得将被《现代教育报》发表。手头的书稿已修改完成。学校的运行很平稳,老师们都很勤奋,同学们都很快乐……
只要你的心是喜悦的,一切的喜悦的东西都会向你自然跑过来,不要都不行。最难得的是,我享受到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乐趣!
喜悦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修行,还是一种慈悲、一种期待!
打开手机,收到一个老朋友的信息,邀请我去他那里散散心。感念遥远的人如此关怀,心里觉得软软的。我也给老家的一个同学发了条信息,说对他的教研文化建设比较感兴趣,希望他能总结一下发给我参考。他说现在在高铁上,回家后就处理。这样能够爽快应答的朋友才是最珍贵的,生命之间的融合与期待,给了我满满的人生体验。
昨天下午,和几个跨界友人畅谈。我说我有时有一种幻觉:自己开着车,在一条宽阔的、两边也很平坦的大路上,一直往前开,前面就是大海、森林、高山。旁边的朋友说我这是在享受孤独。我则说,这也许是一种内心逃避压力的感觉吧。
好了,就说到这里了。外边的阳光毫无保留地照进我的办公室,这是希望,因为太阳每天都会如此慷慨。那自己的心,也应该像太阳,去感恩一切的惠泽,向着远方那清晰的目标,一个人,开着车,义无反顾地去奔波、赴会。生命需要温和而坚疋。
遇到这么多的喜悦之事,遇到这么多的同道之人之后,“价值”一词浮现在我的眼前。传统社会的关系网已经被不断撕裂,以价值分配为关系的新的链接正在形成,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进行价值传输;而你所处的地位和层级,是由你所带来的价值决定的。
当我们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时,我们就会产生价值感,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勇气,自己赋予自己各种价值。这预示着我们的身份不同了,也许自己的人生角色会有很大的转型。
随着生活、学习目标的更加清晰与执着,自己的性情开始更加温和,同时更加坚定了,似乎有一股强大的水流,从心底里冲击过来。我陷入一种自己终于回到原始大自然的想象,游散于宇宙中的生命力不断汇集于自身,带来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乐趣与灵感。
一个人越适应自然,生活就越快乐;一个人越追求简单,生命就越深邃。从现在起,用自己的智慧,在这个地球上,为自己创造一个天堂。
就像一个猎手以自然为家,饮山泉,宿野外,不避酷暑严寒,知道猎物何时以山脊上的坚果为餐、何时以山谷中的浆果为食;就像一个水手以海为家,能判断浅滩、辨别沙坝、识别天气、观察海底构造的变化。
我则会以教育为家,常读书、进课堂、研规律、成就人。知道自己的浅薄,因而不敢有丝毫懈怠的情绪;洞悉自己的短板,因而常怀不耻下问的勇气;理解自己的使命,因而永远遵循守正创新、抱朴求真的秩序。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我常对全体学生说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是美好的。”我喜欢山川、溪流、泥土,我也喜欢空气、阳光、星辰,我更喜欢那些不知名的花草树木、鱼虫鸟兽。这些,皆是自然。其出没、轮回、交替,预示一种规范着天地间一切形式的神圣自然法则的存在,使社会生活与自然的力量和睦相处。道法自然,这是生存的基础;尊重生命,这是健康的基础。
当你惊奇于他人无穷的潜力与真实的智慧时,所有的力量就会蓬勃爆发;当你迷恋于忘我的专注与持恒的目标时,一切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