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贝斯特(Steven Best),美国得克萨斯埃尔帕索大学哲学教授,其著作有《历史视野的政治学》一书;道格拉斯·科尔纳(Douglas Kellner),美国得克萨斯奥斯汀大学哲学教授,负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治·克纳勒教育哲学讲席,著有《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性》、《让·博德里拉:从马克思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及未来》、《电视与民主批判》、《波斯湾电视之战》、《传媒文化》等。《后现代转向》是两人合著的作品,该书获得了美国政治协会新政治学分会1998年迈克尔·哈林顿最佳图书奖。

本书选取了《后现代转向》一书的第二章《通向后现代之路: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和尼采》中的《马克思与对抽象的理解》。在此文中,他们将马克思视为通向后现代之路的三位代表人物之一(其他两位分别是克尔凯郭尔及尼采)。他们认为,马克思不但预见到了消费社会的出现和对商品无可避免的偶像崇拜的世界的到来,而且也预见到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体与客体关系的颠倒的实现。而这种颠倒恰恰也是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关系的根本颠倒。它出现的原因在于社会抽象化的过程。这种过程瓦解了具体和特殊,质的差异被分解为价值的量上的差异,物的使用价值被它的交换价值所覆盖,货币成为支配社会的最终力量与价值,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性不再是生产的目的和相关物。当抽象化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时,社会现实的本质也将被遮蔽,从而非人化趋势进一步被强化。他们认为,在马克思看来,这种颠倒过程的抽象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且在他们眼中,“马克思不仅看到了帝国主义和垄断的早期形式,而且也看到一个正在出现的消费社会和自我的最初表现形式”。他开启了后现代传统,并为后继的后现代理论家所发展。比如詹姆逊和哈维将马克思对商品化的论述推向了极致,而其主客关系颠倒的理论、主体性衰微的论调则被鲍德里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