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观察学习(1 / 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班杜拉对观察学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证材料,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自此,观察学习正式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观察学习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一条便捷之路。

一、幼儿观察学习的内涵

(一)观察学习概念

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不必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就可以获得学习经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观察学习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的观察学习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幼儿观察学习的特点

1.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在自己尚未表现行为时就已经学到了如何去做,这样就可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如果只能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去学习,幼儿的生命都会有危险,如学习游泳、学习从高处跳下等。

2.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因为幼儿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习到复杂的行为过程,因此,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强化在观察学习中并非关键因素,没有强化,观察学习照样可以发生。

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幼儿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就能学到复杂的反应,这种学习无疑具有认知性。观察学习基本上是认知过程。幼儿需要利用内部的行为表象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学习活动必然包含内部的认知过程。

4.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

模仿仅指幼儿对他人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指的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观察学习既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

(三)幼儿观察学习的对象

观察学习的对象是榜样。凡是能够成为幼儿观察学习对象的,就可以称之为榜样或示范者。榜样不一定是活生生的人,他也可以是以符号形式存在的人(如动画片中的人)或事物、动物等。幼儿的榜样主要有三种形式。

1.活的榜样

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幼儿教师;

2.符号榜样

指通过语言或影视图像而呈现的榜样,如喜羊羊、灰太狼、大耳朵图图等;

3.诫例性榜样

即以语言描绘或形象化方式表现某个带有典型特点的榜样,以告诫幼儿学习或借鉴某个榜样的行为方式。诫例性榜样常被父母或教师用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范围很广,既可以是民族英雄,也可以是邻居孩子;既可以是积极的榜样,也可以是消极榜样。比如,某中班幼儿吃饭的时候吵吵闹闹,教师就会说大班的哥哥、姐姐吃饭的时候会特别安静,不乱说话,特别有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这时候中班的幼儿也会停止说话,向大班的哥哥、姐姐学习。

幼儿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进行的,因而榜样的条件会影响学习。理想的榜样应具备五个条件:榜样的行为对于幼儿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幼儿能够做得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榜样的示范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榜样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相信榜样做出某种行为是出自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具有另外的目的;榜样的行为要感人。

资料卡

最能引起儿童模仿的榜样

1.儿童们最喜欢模仿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上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比如父母和幼儿园的教师。

2.儿童们最喜欢模仿与他性别相同的人。在家庭中,女儿模仿母亲,儿子模仿父亲;在学校里,男女学童分别模仿男女教师。

3.儿童们最喜欢模仿曾获得荣誉或受到表扬儿童的行为。

4.同伴群体内,有独特行为、受到教师批评的,不是儿童喜欢模仿的对象。

5.同年龄、同社会阶层出身的儿童,彼此间较喜欢相互模仿。

(资料来源: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四)幼儿观察学习的类型

1.直接的观察学习

直接的观察学习是指幼儿对示范行为简单的模仿,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应用较多。教师往往会首先示范过平衡木的标准动作、拍皮球的标准动作、高台跳的标准动作等,让幼儿观察学习,以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和防止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抽象性的观察学习

抽象性的观察学习是指幼儿从示范者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在幼儿语言活动当中用得较多。教师往往先让幼儿学习一个句型,比如“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飞向蓝天,去触摸美丽的白云;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飞到花丛,去亲吻微笑的花朵;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飞到南极冰川,去拥抱那可爱的企鹅……”幼儿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出这个句型“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去……”然后进行模仿造句,并学会这个句型。

3.创造性观察学习

创造性观察学习是指幼儿从不同示范行为中抽取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创造性观察学习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加以合理引导,幼儿的创造性会得到开发。比如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画好了蝴蝶的轮廓,一边给蝴蝶涂色一边提问,还可以给蝴蝶涂上什么颜色呢?等幼儿回答出诸多答案后,让幼儿动手操作给蝴蝶涂色。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呈现出平衡台的一个玩法后,问幼儿还可以怎样玩,看谁有更好玩的玩法。

二、幼儿观察学习的运行机制

幼儿观察学习受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支配,这些过程是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其相互联系如图5-1所示。

图5-1 观察学习的运行机制

(一)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是幼儿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影响幼儿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榜样的特点,包括榜样的生动性、复杂性,榜样的人格魅力等;二是幼儿自身的特征,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逐步发展;三是幼儿与榜样的关系,如接触频率、特点相似,或榜样属于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等。

(二)保持过程

幼儿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保持依存于两个储存系统:表象系统、言语编码系统。表象系统把示范行为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这样在以后的某些场合,即使客观事物不存在,事物的表象仍可以被唤起。言语编码系统把一些示范行为的特征转换成言语编码的形式,能更准确地保持和再现。由于幼儿的记忆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具体形象和表象,幼儿的思维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幼儿的语言发展较表象发展来说比较缓慢,因此,幼儿观察学习的保持过程以表象系统储存为主,言语编码系统储存不断发展。

(三)运动再现过程

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来调整行为以作出正确的反应。事实上,示范行为能否再现取决于幼儿记忆中示范行为各部分是否完整以及幼儿是否具备再现这些行为的技能,而幼儿的监控和信息反馈能力则决定着示范行为的精确性。

(四)动机过程

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幼儿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班杜拉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幼儿再现示范行为:第一,他人对示范行为的评价;第二,幼儿本人对自己再现行为能力的评估;第三,他人对示范者的评价。这三种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分别称之为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这三种强化都是制约示范行为再现的重要驱动力量。

三、幼儿观察学习的指导

(一)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作用,同时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榜样的行为对于幼儿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可信任性、能共鸣。幼儿认知水平较低,但在成人的引导下,会对榜样产生不同的态度。例如,他知道榜样重要,就会加强注意;他觉得榜样有趣,也会不自觉注意;相反,注意就会分散。另外,教学当中多样的游戏活动、直观的教学模具、教师生动的语言都是吸引孩子注意的有效方法。

(二)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形象记忆的作用,同时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词记忆

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要优于语词记忆的效果,在幼儿早期由于语言能力欠缺,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在观察学习中对小班幼儿要多提供与孩子生活接近、熟悉的具体榜样形象,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对中大班孩子除了具体榜样外还可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介绍榜样事迹,通过让幼儿复述榜样的事迹,讲述自己对榜样的认识,促使幼儿对榜样行为更持久保持与利用。

(三)采用适宜的榜样、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多样化的练习等方法提高幼儿动作再现的能力

动作再现过程是观察者能否将榜样示范行为成功地转换成自己的行为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能力提供适宜的榜样,让幼儿轻松保持和再现。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他们能够记住某些东西,常常是因为一些事物本身引起了他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记住并自觉地转化成行为方式,因此创设故事情境,以幼儿喜欢的动漫造型呈现、生动的情节内容更能激发幼儿模仿的欲望,围绕主题多样的练习更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准确地进行动作的再现。

(四)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有效利用不同强化方式

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强化方式,抑郁质的幼儿感受性强、敏感、易紧张,当幼儿出现消极表现后可通过暗示或替代强化的方式促使其改正不良的行为方式;胆汁质的幼儿易激动、难约束,当使用奖励手段,肯定幼儿某一行为时,应逐步过渡到内在的强化。针对幼儿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当个别幼儿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方式,教师可通过表扬、奖励等外部强化的方式肯定幼儿的这一行为,激发幼儿以后继续出现类似行为,同时运用替代性强化让全班幼儿进行观察学习,促进全体幼儿的学习或行为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幼儿观察学习的评价

观察学习是幼儿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幼儿通过观察学习可以快速敏捷地获得他人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和学习经验。观察学习不需要特定的场合地点,不需要听课看书做练习,而是随时随地在人们的相互接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所以,这种观察和模仿学习对于幼儿的个性形成,生活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和社会性行为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间接经验不能完全代替直接经验的作用;幼儿易被示范者或示范事件的负面效果所影响;幼儿自身的素质会限制他们的学习层次和效果;观察学习的结果难以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观察学习是操作学习、体验学习和交往学习的基础和保障。也就是说,幼儿其他方式的学习离不开观察学习。例如,幼儿只有观察和分析操作材料,才能了解它们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只有观察成人或同伴的操作过程,才能进行有效操作和实践;也只有观察老师和同伴对自己的反应,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样,交往规则和技能的学习也离不开对榜样的观察。同时,观察学习可以运用到幼儿学习的各个领域,适合各年龄阶段婴幼儿的学习,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