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花之心,人皆有之;自珍佳句,世代流传。
但凡文明社会公民,都懂得爱护公共园林花草果木。我曾在北美旅居多年,所到校园、公园无数,从未见过“请勿摘花”之类警示牌,因为已无此需要。有年暑假,到西北小城波伊西女儿家小住。当地有一规模甚大的玫瑰园,据说有名贵品种百余,日夜向公众开放,从未见有任意摘花者。
在美国有些州,环保意识特强,甚至连路边野生花草也给以法律保护。有一对中国老年夫妇初次赴美探亲,全家驱车出游,见郊外芳草如茵,山花遍野,遂停车摘花一束,不料有警车尾追而来,原以为是超车挨罚,却不料警察敬礼进言:“本州法律规定不得随意采摘野花”,但理解老年夫妇初次前来,仅给以规劝了事。本来是欢乐出游,却于无意中触犯他邦法律,归程中全家静默无语。开车的子女为了安慰父母,放送音乐解闷,却不料正是邓丽君的流行歌曲《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此事千真万确,是我亲身见闻,所以印象特深。
可是回国以后,每逢花开季节,我都要为校园花木担心。平心而论,最近几年校园风气确有明显好转,至少桂花连带枝叶任意攀折的情况已经基本绝迹。新建的桃李园、牡丹园也少见有人采摘。只有香气浓郁且体量较大的栀子花,仍然为少数贪婪者所垂涎,常有成束成堆肆意采摘者,嬉笑张扬,毫无顾忌。今年又逢栀子花盛开,但凡来到处难以见花;校园网上有同学反映,连花苞都看不到。可怜有些北方新生初到武汉,至今连栀子花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前几年我曾写过短文,为自己劝阻摘花无效感到无助。现今我更为栀子花遭此浩劫深感羞愧,号称百年老校的华师校园,连栀子花都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但我现在已经不再感到孤苦无助,因为有众多的青年学生奋起谴责随意摘花果者,他们以实际行动爱护校园,抵制不良行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子悠同学,这个19岁的小女子敢于仗义执言,虽被打受伤仍坚守正确立场。我为此感到欣慰,因为毕竟还有这么多同学与学校一起,努力营建并且保护美好校园,我在他们的身上看到希望,看到光明。我认为应该因势利导,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有关建设文明校园的深入讨论。和谐校园不等于不问是非,随波逐流,应该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与思想境界上,否则就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
坦率地说,这几年我所看到的随意摘花者不再是年轻学生,大多是30岁以上的“闲杂人员”,好像也不一定都是“教工子弟”(没有调查研究,所以很难作明确结论)。譬如北区有两位中年妇女,常公然提篮摘花到路边卖,就不大像教工家属。但由于无人干预,有些教工家属不愿“肥水外流”,也理直气壮地参加了摘花队伍,以致今年栀子花遭灭顶之灾。这就涉及校园管理加强规范的问题,大学应该有大学的样子,不能连普通街道社区都不如。听说为避免今后偷摘枇杷,有关部门打算采取“摘花限果”的对策。这岂不是面对不文明行为的退让?为免摘果就自行摘花,那么为免任意采摘,华师是否今后就不种栀子花?
我希望大家都能面对现实,正视问题,通过理性讨论明确是非荣辱,进行积极有效的爱护校园的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