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先生是当代中国一位德高望重的史学大家,马克思主义者——早前,人们敬称他为“国学名家”,后来,人们称誉他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他的著作为无数民众所喜爱,同时,也为毛泽东所褒重——传记作者陈其泰称其“并世没有第二人”。以“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术作风称誉于世的范文澜,同时也是黄炎培校长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更是一位善于教书、思想民主的教育家。
范文澜,字仲沄,号芸台,1893年出生在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浙江绍兴。良好家世、书香门第,是他以后在学术界大有作为的成长背景。他的父亲乃落第书生,为人甚为苛严,却十分博学,亲自执掌教鞭教育子女,令范文澜从小即熟读“四书”“五经”。父亲企盼儿子能够应试中举,然而,清末教育颓丧,清廷于1905年废除科举,断了科举之路,范父即把范文澜送入县立高等小学堂。之后,范文澜先后进入上海浦东中学堂、杭州安定中学堂学习。1913年,他进入北京大学文预科,次年考入文本科国学门,受业于著名学者黄侃(季刚)、陈汉章和刘师培。名师指路为他以后成为一位史学家奠定了厚实的学术功底。北大毕业后,他先后执教于天津、北京、河南;担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就职于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等;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观范文澜一生,他的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和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