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自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大陆之时起,经济全球化过程就已经开始。又有人认为,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联系的初始阶段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过程开始于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英国取得胜利的时候。所以,经济全球化并非一种新现象,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才在世畀经济的各个领域迅猛发展起来。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末到19世纪。自1492年开始,哥伦布多次远航美洲,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可以视为经济全球化的起始点,它不但打开了东西方之间商品交流的通道,使原先各自分离的区域性市场逐渐连接成世界市场,而且推动了“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发展趋势。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使工业生产由手工业转变为大机器生产,原材料不只是来自本国,还来自海外各地;产品也不仅在当地销售,还行销海外。这个阶段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原料与商品的跨国界贸易交流。与此相适应,国际金融活动也开始发展起来,但是规模并不大。
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大规模展开,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垄断资本主义除了继续扩大商品输出外,还大量输出资本,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到国际市场之中。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殖民地体系的瓦解、民族国家的兴起、国际分工体系的拓展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使世界经济迎来了20年的黄金时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生产经营跨国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科技与产业梯度扩散化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战”结束以后,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关系明显缓和,各国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上,这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信息技术、交通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世界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资、人员、消息交流成本大为降低,这就为资本、人员、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合理布局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至此,经济全球化已经发展成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为先导,涵盖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领域,囊括世界经济和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庞大体系。
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它们构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层层推进的关系。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起点,从19世纪开始,到“冷战”结束,贸易全球化一直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主要形式。生产全球化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贸易品种和贸易规模的扩大,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贸易成本差异的存在,世界范围内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生产全球化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日益成为一种潮流。与此同时,贸易全球化逐渐出现行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等新的形式。如果说贸易全球化对国际金融服务提出了一定要求,那么生产全球化则大大促进了金融服务全球化的进程。生产全球化加剧了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日趋扩大,在贸易全球化与生产全球化的合力推动下,对国际货币兑换、金融风险防范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金融是为生产和商品交换提供服务的,所以贸易全球化与生产全球化直接催生了金融服务全球化发展。
4.2.1 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过程开始于1870年,资本主义首先在英国取得胜利的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国内的市场狭小得难以容纳其生产的全部商品,市场需求的限制几乎成了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唯一障碍。于是,早期的商品开始走出国境,出现在全球的各个角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持下,世界各国先后进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内容越来越广泛的贸易自由化协议,并催生了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的建立。这样,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以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几乎覆盖所有国家、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高度统一的全球贸易大市场已现雏形。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扩展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不但规范了世界贸易的规则,而且降低了各国海关和市场准入的门槛。贸易合同的标准化也使国际贸易标准进一步趋同,大大降低了商品交易成本。贸易信息的网络化,更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
当今的国际贸易正在不断发生巨大的变化:国际贸易额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贸易品种不计其数,贸易方式不断创新,几乎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卷进了贸易全球化的旋涡。贸易全球化的过程,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国际交往成本与费用大幅度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总额更是不断突破新高,世界贸易整体上维持了相对均衡的增长态势。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日趋增强。目前世界贸易总额有45%属于跨国界贸易,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日趋多样化、复杂化。贸易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已经使全球商品市场形成一个整体。
4.2.2 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过程超越国界,形成日益密切的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的生产联系。当代社会的生产是高度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它既要求不断增加投入以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也要求分工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协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化、广泛化。这样,过去那种以垂直为主的分工变为以水平为主的分工,以往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发展为一系列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关系,从而使各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互相依赖,在国际范围内结成一个整体。随着纵向生产国际化程度的发展和加深,生产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呈不断升级的态势,整个地球俨然成了一个大工厂,各国经济不断融合、互补,形成新的嫁接优势。同时,产业地区转移和投资国际化的加速,促使横向生产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不同程度地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都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有一定位置,互相交织、互相融合,密不可分。
生产全球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获得长足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①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跨国生产成本,特别是全球通信费用的大幅度降低,大大降低了跨国经营各个环节的交易和管理费用,便于跨国公司生产各个环节的协调,有利于生产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生产分支机构。因此,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全球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统筹生产有了技术保证。
②各国政府放松外国直接投资管制及具有国际投资自由化的双边多边协议的谈判为生产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广泛开放金融、电信产业,鼓励服务贸易。而发展中国家逐步从严格限制外资流入向鼓励外资流入转变,它们除了广泛开放保护性行业外,积极订立、颁布多种形式的国际投资保障与投资促进协议,减少国有垄断行业的数目,同时大幅度取消70年代被发展中国家用于保护民族经济的对外资的股权比例限制,甚至还推出大量财税优惠措施,鼓励外资进入本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③企业在更广泛的市场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是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使参加生产全球化的经济主体有了保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进入生产线,进入人们的生活,以至于人们将这个时代称为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产品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加快了更新的节奏,从而使产品生命周期进一步缩短。加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日益增长,企业的产品在某一个目标市场上往往成本还未收回,就进入了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将研究成果向全球各地输送,以利用各地市场生命周期不完全同步的规律追求利润最大化。涉及技术诀窍,企业往往不愿意通过专利买卖形式转入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控制专利和技术诀窍传播路径的公司内贸易则成为较优的选择。这一切是企业积极参与生产全球化过程的根本动力。
4.2.3 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之一,是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样,金融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主体所从事的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发展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张。推动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动因是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信息技术、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要求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过程导致金融市场向全球开放。金融自由化还推动了金融领域里的创新活动,使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不断涌现。
金融全球化有如下特征:
①发达国家及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金融资本雄厚,金融体系成熟;调控手段完备,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以发达国家为基地的跨国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与之对应,全球金融规则也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些规则总体上有利于其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
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技术通道。当代发达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全球性金融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货币的普及,网络银行和网上交易将突破国界在全球铺开,全球金融市场越来越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金融市场的同质性进一步提高。
③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竞争的需要,同时亦为规避限制性法规和风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率先出现金融创新活动。这既包括制度的创新,又包括工具的创新,如信用制度的创新、股权衍生工具的创新等。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一方面,融资证券化趋势大大加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和不确定性。
④金融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短期游资与长期资本并存。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参与全球化的金融主体越来越多,全球金融资本不断扩大。在这其中,既有长期投资的资本,也有短期投机的资本。应该说,长期资本的投入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短期游资的逐利和投机则易引发一国的金融动**。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世界各国利弊兼而有之,机遇与风险相伴。现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导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其相伴的蔓延效应会使金融危机迅速扩散,产生巨大的波及和放大效应,国际金融动**已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