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拖延的人,看起来总是一副拖拖拉拉、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其实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不完美的焦虑,尤其是无法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实。
圆环追求梦想的故事,想必你也听过。它着急忙慌地寻找着自己的理想之地,一路上什么都看不到,只听见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有一天,它不小心丢了自己的一部分,变得不完整了,再不能像从前一样快速地奔跑。可是,它看到了盛开的鲜花、流淌的小溪、飞翔的小鸟……圆环惊觉,自己费力地寻找着另外一部分,却忽略了如此多的美景。
其实,完美主义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直试图把事情做到最好,以避免来自他人和自己的批评,避免体验沮丧和失望。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不停地奔跑,一旦失败就构成了自己不够好的证据,这样残酷的现实令人难以接受。于是,拖延就成了一个最佳的防御工具:如果没有完成,那就没有成败可言。
人,只要勇敢面对真实的不完美,就不会对事情的结果进行灾难化的预期。考试,就只是一场考试而已;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报告,仅仅只是一份报告:这些成绩的高低、结果的好坏,不是评定是否有能力、是否值得爱和尊重的决定性和唯一性的指标。
考试失利了,工作没做好,报告不理想,不代表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你。你要做的,是想办法努力提升和完善自己,而不是终日忧虑如果没有完成会造成怎样的损失;你要做的,是承认这一次可能做得不太好,但至少开始行动了,而不是在任务面前蹉跎时光。
研究美国戒酒协会的第一人科兹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为《人不能背叛自己》。
他在文章中提到,以前酒徒们戒酒难于上青天,不管是吃药还是心理咨询,或是求助宗教,都无法让他们彻底告别酒坛。然而,戒酒协会却创造了奇迹,不用药物,不用心理咨询,不通过宗教,只是让酒徒们聚会,讲自己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就让他们重获了新生。
酒徒们在聚会上,经常会说这样两句台词:
“我是一个酒鬼,我不完美,我承认自己对酒精毫无办法,我很无能、很无助,我需要帮助。”
“你不完美,我不完美,他不完美,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不过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戒酒协会就是用这样的办法,让很多酒徒们告别了酒精。它的独特之处,就是让酒徒们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放弃头脑中那个虚幻的自我,重获心灵上的自由。
可以想象得到,如果酒徒们一直幻想着自己是完美的,过分强调“我不能喝酒”“我太没出息”,那么往往就会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没办法改变,无限拖延戒酒的行动。可当他们承认了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允许自己有短处,知道不一定能做到最好,但会尽力去做的时候,反而变得轻松了,也更容易做到。
有人曾说,人性之中那些丑陋的,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甚至是罪恶的东西,就深深地植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甩不脱它,也杀不死它,因为,那就是人的一部分。但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糟糕的,并不是人性中这些丑陋的东西,而是我们对丑陋的不接纳,不接纳的同时,又没有办法根除它。当我们承认了不完美是常态,接纳了那个有缺陷的自己,心里就不会再有拧巴的感觉了。
当你力求完美,用拖延来延缓焦虑的时候;当你钻牛角尖,为某些瑕疵纠结的时候,不妨对自己说:“你不完美,我不完美,他不完美,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当你对某件事物感到恐惧和不自信时,不要假装“我不怕”,你可以坦然地面对这一现实并对自己说:“我心里有点担心,不过没关系。”
当你萌生了贪婪、嫉妒的情绪,不要否认它们的存在,亦不要埋葬自己的感觉,你可以坦然地告诉自己:“每个人遇到类似的情形,可能都会如此,没关系。”
当你接受了不完美的真相时,会减少许多无益的抱怨,多了面对生活的从容。在做一件事时,你不会把结果当成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尺,而是会投入做事的过程中,享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在奋斗路上的美好感受,从而一步步地甩掉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