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前196),汉初着名将领。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人。原为项羽帐下,由于不被重用而投刘邦,亦不被重用。后经萧何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此后,韩信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建汉以后,韩信因功而骄,又心存不轨,终被吕后设计所害。
忍辱负重终拜汉将
韩信出身寒门,自幼丧父,所以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是苦难的环境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他一心学习兵法,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沙场上披荆斩棘,建立一番功业。母亲去世后,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所以被许多人都瞧不起。一次,韩信在城下钓鱼,同在河边漂洗丝絮的一位老妇见韩信饿得可怜,便将自己带的饭分给他吃。一连数日都是如此。韩信便对这位老妇表示,自己以后一定会重重报答他。当时,淮阴城里的年轻人多看不起韩信,经常当面侮辱他。有一天,一个青年见韩信身佩宝剑走来,便故意侮辱他说:“你虽然身高体大,喜欢挎刀带剑,其实不过是个胆小鬼!”周围的人听了哈哈大笑,弄得韩信很难堪。这个青年越发得意,当众指着韩信说:“你要是好样的,不怕死,就拿剑来刺我;要是怕死,就从我的**爬过去。”说着,便叉开两腿。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爬了出去。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项梁渡过淮河北上时,韩信带着宝剑投奔他,在军中做了一个小官,但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韩信又归属项羽,屡次向项羽献策,都不被重视。刘邦入蜀,韩信离楚归汉,官职也不大,竟犯了法,论罪当斩。同犯14个人,13人都已斩首。轮到他时,他仰望监刑官夏侯婴将军,大声说:“汉王不是要得天下么?何以要斩壮士!”婴见他出言不凡,相貌也算轩昂,便把他释放。并推荐他当了治粟都尉,管理军粮。也正是因此,韩信和萧何有了几次接触,言谈之中,韩信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令萧何非常赏识。汉王军队到了南郑,将士们不惯陕南的地瘠民贫,纷纷逃亡,韩信也因为久居军中得不到重用而夹杂在其中逃亡。萧何闻之,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亲自去追赶。刘邦还以为连萧何都逃了,大怒。等到萧何把韩信追回来,萧何说明原由,并乘此极力推荐韩信,认为汉王欲东向取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刘邦答应用韩为将,萧何说必用为上将方可,且必须慎重授命。于是刘邦选择吉日,沐浴斋戒,设坛拜韩信为上将军。到这时韩信的坎坷命运总算奇峰陡转,从此扶摇直上,一帆风顺。
平定三秦偷渡破魏
韩信被拜为上将以后,就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刘邦作了一番比较,他因为项羽有勇无谋、吝啬赏赐、**百姓、坑杀降卒等特点,断定其必定落败。而刘邦具有任人唯贤、赏罚分明、严明军纪、约法三章等优点,因此,他到任不久,他就向刘邦提出了“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
汉高祖元年(前206)八月,刘邦趁项羽忙于镇压东方诸侯叛乱,无暇西顾之机,举兵东出,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平定三秦之地。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当时,要想进入关中,必须越过险峻的秦岭山,而通过秦岭的三条通道,由三秦王分兵把守,极不利于大军通行。因此,韩信特制定出“引兵从故道(今陕西宝鸡市南)出袭雍”的战略方针,以声东击西来力图达成战略进攻的突发性,确保首战成功。于是,韩信公开派出兵力,抢修四个月前汉王出关时烧毁的子午谷栈道,把三秦王的注意力引向秦岭的东段。子午谷的修复使三秦王放松了警惕和防备。汉主力部队则远远绕开子午谷栈道,西出故道,潜越秦岭,出散关,突袭并攻占了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雍王章邯慌忙领兵对阵,经反复激战,雍王兵败在废丘(陕西兴平)自杀。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见势相继迫降。韩信指挥汉军,势如破竹,连克数城,很快占领了关中大片土地,一举平定三秦,初战告捷,为下一步东进以争天下,创造了有利的态势。
汉王二年(前205)刘邦出关,收服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卬降汉;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四月袭取彭城,当时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立即自率3万精兵回救。而刘邦此时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彭城过起沉于酒色的生活,对项羽不加戒备,从而导致10万人马被项羽歼灭,就连妻子与父亲也被项羽给俘虏了。
刘邦兵败彭城之后,魏王豹以探母病为由回到封国后,封锁河关,切断汉军退路,叛汉与楚约和。刘邦派郦生说服魏王豹不成,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击魏。
公元前205年八月,汉军进入魏境。魏王豹得到汉军进攻的消息,加强了各地的守备,并派大将柏直将主力部署在黄河东岸的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封锁黄河渡口临晋关,企图阻止汉军渡河。韩信再次故技重施,用了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术,增加佯动部队,集中船只摆出要从临晋关渡河的架势。而在暗中却调动军队,向北进发到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作为主渡地段。当时,韩信筹集和制作了简易的渡河器材——木罂缶。这是一种口小腹大的木桶,泅渡时缚在士兵身上,借以增加浮力。就这样汉军神不知鬼不觉地越过黄河,奔袭魏军的后方安邑(今山西运城东)。魏王豹得到消息,仓惶回师迎战,被汉军杀得大败,被迫率残兵向东退却。汉军急追至曲阳(今山西安邑、垣曲间),又败魏军。九月,魏王豹在东垣(今山西垣曲西)被俘,韩信兵不血刃进入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然后,韩信又分兵攻占河东52县,将它改建为河东郡,并将被俘的魏军精锐送往荥阳增援守备。
背水破赵沉沙败齐
灭魏以后,黄河以北尚有代、赵、燕及山东的田齐四个割据势力。他们依附项羽,对抗刘邦。韩信针对这种情况,向刘邦提出:“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焚之粮道,两与大王会与焚阳”的计划。刘帮表示赞同。
公元前205年,汉高祖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大军准备突破井陉口(今河北井陉西北)攻打赵国。赵王和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来袭,便在井陉口部署了重兵,号称20万大军迎战。广武君李左车建议成安君采取断其粮道、深沟固守的战略,但成安君笃信儒学,宣称作战不能使用阴谋诡计,拒不采纳李左车的计谋。
韩信得知李左车的计谋未被采纳,大胆引兵前来,在距井陉口30里处扎寨。随后命令2000精兵每人拿一面红旗,到赵军营垒附近的山上埋伏。行前告诫他们说:赵军若见我军退败,必然会倾巢出动追击,你们则趁机攻取赵营,拔旗易帜。
正面,韩信以万军进至绵蔓水(井陉西)东岸,背水列阵。韩信命令三军说:“今天打败赵军,正式会餐!”诸将闻言,都不相信。要知道:背水作战在当时可谓兵家大忌,而韩信一反常规,铤而走险。就连赵军纷纷嘲笑韩信不会用兵布阵时,韩信派出一部汉军打着大旗前进,赵军马上发兵迎击。汉军交战后佯败,抛旗后撤到河边阵地。赵军见状,倾巢出动向汉军展开攻击。
这时韩信派出的2000精兵趁机攻入赵军空虚的营垒,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换为汉军的红旗。阵前的赵军与汉军交战后,发现汉军个个英勇无敌,视死如归,虽只有10000余人但与强大的赵军比起来,亦是不相上下。交战时间一久,赵军不能取胜,准备回师但一回头却发现营垒插满了汉军的旗帜,以为汉军已经破赵,军心大乱,纷纷溃逃。于是汉军前后夹击,彻底击败赵军,并俘虏了赵王歇。
汉高祖四年(前203)十月,韩信又指挥汉军,大破齐都。十一月,齐汉潍水之战时,韩信成功地运用沉沙断流,半渡而击的战法,借抽掉上游阻隔的沙袋而形成的河水冲击力,分割、消灭援战的楚军,并一举击败双倍于己的齐楚联军20万,齐王逃跑,齐将龙且战死。这次战役,重创楚军主力,阻断了楚军的粮道,使项羽在战争中完全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在荥阳前线处于进退维谷的窘境。
垓下灭楚荣归报恩
韩信连克魏、代、赵、燕、齐五国,战领了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和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如此辉煌的战绩使得霸王项羽十分担忧,他派盱眙人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反汉联楚,三分天下,但被韩信拒绝了。齐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局举足轻重的关键在韩信手中,于是用相人术劝说韩信,认为他虽居臣子之位,却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险。韩信虽然对蒯通的看法表示认同,但却不忍背叛汉王;同时又认为自己为刘邦立马汗功劳,他不会来夺取自己的齐国,于是没听蒯通的计谋。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在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兵败,用张良的计谋,把陈以东至傅海(靠近大海)之地割给韩信,睢阳以北至毂城之地封给彭越,征召韩信、彭越率兵会师垓下,与项羽决战。
项羽率楚军在垓下修筑营垒与汉军对峙,但因粮道被阻,粮草接应不上,形势岌岌可危。韩信率领着30万大军独当正面,孔将军居右翼,曹将军居左翼,刘邦领兵在后,周勃、刘武跟在刘邦的后面。韩信首先交锋,不利,向后退却,孔将军、曹将军纵兵夹击,楚军难以招架。韩信乘势反攻,楚军大败。为了进一步瓦解楚军,刘邦让四面包围着楚军的汉军在深夜里一起吟唱楚国的歌谣,勾起楚军将士无限乡思之情。听到歌谣后,楚军感到大势已去,纷纷逃离。
项羽率麾下800余精锐趁夜突围南下。汉军发现后令灌婴带领5000骑兵紧紧追赶。当项羽逃至乌江边时,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数十人。又与追兵奋力拼杀,杀死汉军几百人,身受10余处伤,便举剑自刎而死。
刘邦统一天下,在洛阳登帝位,封赏群臣之时,韩信被封为楚王,都下邳。下邳离韩信故乡淮阴不远,韩信衣锦荣归,找到施食的漂母,赠以千金以报当年她施舍之恩。又找到侮辱过他的恶少,竟拜他为中尉。有人问他,为何还要将此人提拔任用,韩信说:“当年他羞辱我,我可以杀他,但杀之无名,不值得,隐忍下来才至发愤图强,乃有今日,实在应该感激他。”
成败萧何冤屈而死
项羽兵败后,他的亡将领钟离昧因为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于是投靠了韩信。这引起汉帝刘邦的疑心,同时,又有人诬告韩信,说其有谋反之心。其实,那是韩信初到楚国,到各乡邑巡察进出都派军队戒严,这也为好事者落下了口实。于是,刘邦就认为他有造反的嫌疑。汉帝乃采陈平之计,在一次巡游云梦会见诸侯的场合中,把韩信擒拿,立刻绑在车后载回洛阳。韩信高喊:“果然如人们所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到了洛阳,刘邦查无实据,就释放了他,贬他为淮阴侯。后来一同到了长安,韩信心灰意冷,常称病不朝,见到周勃、夏侯婴、樊哙等小心翼翼伺候皇帝,常露不屑之色。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代地相国陈豨造反,自立为王,刘邦亲率大军北征平叛。这时,吕后闻报韩信欲勾结陈豨谋反,于是和丞相萧何定计将韩信诱骗至吕后所居的长乐宫,将其束手而擒,遂以勾结陈豨谋反罪名,立斩于宫中的钟室内,并被夷灭三族。
可惜韩信,这位军事奇才、建有盖世功绩、年轻的杰出将领,在功成之后,竟屈死于吕后之手。临死前他悔恨万分地说:“我真后悔当年没有听蒯通之言,不然也不会落入这小儿女子的圈套!